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采用以传感技术为主的实验方法,多角度探究了AgCl在水中的溶解状况、溶解平衡的存在和移动,期望用实验事实来帮助学生建立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概念,促进学生认识方式的转变。同时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提出了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提供了相应的教学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一、“问题链”教学设计内涵“问题链”的启发引导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设计“问题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启发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解概念的本质[1]。在学习沉淀溶解平衡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平衡以及溶解、结晶等相关知识,为沉淀溶解平衡的学习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储备,使沉淀溶解平衡的教学适合学生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对沉淀溶解平衡教学中教学设计、教法学法、过程和教学效果几方面进行了反思,深化学生对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和化学反应本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溶液”一章共六节,有溶液、溶解度、结晶和溶解等二十多个概念,有浓度和溶解度的计算,以及十一个演示实验、三个学生实验、两个选做实验。本章重点是:溶液、结晶和溶解、溶解度及计算。难点是:用溶解平衡的观点解释结晶和溶解,有关溶解度的复杂计算。在教学中如何掌握重点,突破难点,试谈几点粗浅体会。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采取提出问题、阅读课文、双边活动、作出结论的方法,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思维,还可以使学生多接触书面语言,巩固记忆,同时节省课堂讲授时间,加强课堂练习,当堂解决问题,减轻学生负担。例如第一节,学生阅读课文后,对悬浊液、乳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高中化学如何开发演示实验来突破分散系、气体摩尔体积、离子反应、沉淀溶解平衡等难点知识,通过直观的演示实验透视微观变化,提高教学的直观性;通过合适的对比实验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传统化学实验教学不够精确、直观和高效的问题,满足学生体验构建概念或原理过程的需求,教师将虚拟实验工具与传统实验融合开展主题教学,引导学生“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从静态到动态多角度、多层次实验与探讨”,帮助学生有效建构核心概念。实践证明,科学应用虚拟实验工具开展“水溶液中离子反应与平衡”等主题教学,可以精确表征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间的关系,助力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实现实验的精确定量分析,破除认知障碍,提高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7.
<正>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为提高化学教学的效果,必需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通过情境创设、探究实验等的运用,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以“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为例,探讨高中化学以实验为依托,借助动画使微观教学可视化,突破概念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一、学情分析与教学目标的探究  相似文献   

8.
在化学教学实践中促进学生化学观念转变的难点在于,能否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适当的方法改变或完善学生固有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态度。针对化学观念形成困难的原因,基于符号互动理论,进行这一难点突破的教学实践。以"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一课为例,课堂设计分为三块内容:①创设情境,引入易溶电解质(以食盐为例)的溶解平衡;②通过易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模型,建立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③用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解决实际问题。针对以上内容分别提出相对应的教学策略,采用"POE策略""四重表征法"教学,促进学生化学观念的转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沉淀溶解平衡的教学过程中,仅从宏观实验的视角让同学去体会离子的变化,学生是较难信服的,而通过电导率的测定,能直观的揭示微观世界变化,让同学直接"看到"难溶物的饱和溶液中存在极少量的离子,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沉淀溶解平衡的存在,化解传统实验教学难以直接说清的难溶物饱和溶液中存在离子的微观问题,充分地发挥数字化实验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水能溶解别的物体》是一节实验课。其目的是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认识溶解现象,初步建立溶解概念,知道水有溶解别的物质的性质。在认识溶解现象的基础上建立溶解概念是本课重点亦是难点,我们采用实物投影、演示对比、学生动手检验等实验方法,提高学生兴趣,增强求知欲,使学生从感性材料中获取知识,较好地完成了本课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1.
正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是生活中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现象,沉淀溶解平衡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难点,也是近年来高考常见的一种题型。在高中化学沉淀溶解平衡学习中,为了能够使学生掌握沉淀溶解平衡知识和原理,巧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高考难题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研究主要通过一些典型的试题分析沉淀溶解平衡解题思维及其方法。1、关于沉淀溶解平衡中的溶质浓度的计算  相似文献   

12.
李鹏飞 《科学课》2008,(6):56-57
在教学《食盐在水里溶解了》一课时,我事先将食盐、沙和面粉等材料放在学生的实验桌上。教学中,我让学生先做食盐和沙放入水中的实验,以巩固对溶解的认识。学生开始实验后,我发现很多小组提前把面粉放入了水中,而把食盐  相似文献   

13.
一、实验设计思路溶液是中学化学重点知识内容之一。其一,溶解平衡:固+液V1V2液+固当V1>V2,溶解;V1相似文献   

14.
《怎样加快溶解》一课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在认识溶解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知道搅拌、加热和把要溶解的物质研碎等方法可以加快溶解。这节课的难点在于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溶解的快慢,从而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仔细观察、善于思索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5.
《怎样加快溶解》是小学自然教材中的经典内容,各版本中均有此内容,苏教版安排在第五册《食盐哪里去了》一课后进行。此课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实验知道搅拌、用热水和把要溶解物质碾细等方法可以加快溶解,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溶解快慢的方法,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比较概括能力以及仔细观察、善于思索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6.
沉淀的生成可以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得到证实,而沉淀的溶解及其在溶液中存在平衡关系,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因此,创设难溶固体沉淀溶解平衡的探究实验,通过实验现象的分析建立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得出溶度积常数,并利用溶度积常数定性或定量判断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小,解释生产、生活和自然界的现象,让学生明白学以致用,享受学习成功的乐趣。  相似文献   

17.
《怎样加快溶解》一课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在认识溶解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知道搅拌、加热和把要溶解的物质研碎等方法可以加快溶解。这节课的难点在于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溶解的快慢,从而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仔细观察、善于思索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8.
沉淀溶解平衡是继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后的又一个平衡理论,它是中学化学基础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近年来高考的一个热点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对沉淀溶解平衡概念的认识存在偏差,究其根源,是因为学生未在头脑中形成化学学科观念.实施学科观念建构的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深入理解,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微粒观是学科观念核心要素,学生微粒观建构将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的教育价值,有利于解决当前化学知识的相关问题.本文基于微粒观的视角,结合“沉淀溶解平衡”的课堂教学,探讨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学科观念教育,以达到对化学知识的深度理解。  相似文献   

19.
一、研究背景《怎样加快溶解》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的内容,由四个实验活动组成,即:“怎样使肥皂溶解得快”、“搅拌与不搅拌哪种溶解得快”、“热水与冷水哪个溶解得快”、“研细与不研细哪个溶解得快”。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活动中的科学内涵和教学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理念,指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自行探究,自行研讨,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与思维的能力。本课的重点是“搅拌与不搅拌哪个溶解得快”的对比实验活动,难点是在做对比实验时如何控制变量。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自行设计的对…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建立和影响因素,并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沉淀溶解平衡的相关问题。2.初步理解并应用溶度积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