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审美艺术感受里,各种感觉的彼此联系、互相沟通,即所谓通感,是修辞学和文学艺术的奇异花朵。作为一个象马克思说的“以全面方式”来感受生活的“整体的  相似文献   

2.
通感又名移觉,它是一种独特的修辞格.通感原是指心理学上的概念,指各种感觉互相沟通,也叫“感觉移就”.作为通感修辞格,它是指写作时,赁借人们的各种感觉能彼此沟通的现象,把适用于甲类感官的词语去描写乙类感官的感受,使听觉、视觉、味觉、嗅觉、触觉沟通起来.通过几种感官的感觉共同表现一个事物.  相似文献   

3.
“通感”不仅是一种具有丰富表现力的修辞方式,也是一种汉语词义引中和词汇生成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以“清”为例,通过使用“通感”,“清”“从原有描述视觉感受的“明朗”义分别引申出了描述听觉感受的“清脆、空灵”义和描述触觉感受的“冷、凉”义,并进而形成了相关复合词。其它如“亮、尖、苦、厚、圆滑、逶迤”等词也均通过“通感”而发生了词义引申并生成新的复合词。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通感呢?通感的定义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简单地说.通感就是指文学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之间的互相沟通.如“冰冷的月光”.仿佛视觉和触觉相通:“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仿佛视觉和听觉相通。  相似文献   

5.
艺术通感是指在审美活动中五官感觉、感觉互相激发、互相挪移的现象。艺术通感在创作及鉴赏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试从艺术通感的类型及作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感受与欣赏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要让学生在音乐熏陶中实现审美通感能力融合发展,从而有效提升音乐育人效益。应明确音乐审美通感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心理机制,审美通感能力的教学目标,依据“知、情、意、行”审美过程和教学内容分布特点,构建“音乐认知”“音乐怡情”“音乐炼意”“音乐笃行”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的审美通感能力。  相似文献   

7.
人的感觉是通过感官产生的。眼、耳、鼻、舌、身是分别司视、听、嗅、味、触的五种官能。这五种官能分工明确,但各官能之间往往可以互相沟通,彼此相生。所谓“通感”,就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沟通交融。古典诗歌中巧妙运用通感的佳作很多,如陈亮《水龙吟·春恨》:“闹红深处层楼,画帘半卷东风软。”“闹红”是写繁盛的春花在争奇斗妍,好像在喧闹欢嬉,使人在视觉里获得了听觉的感受,无声化为有声,  相似文献   

8.
戴佳毅同学问:讲《荷塘月色》的“思考和练习四”时,老师说“用诉诸听觉的音乐来比香味,来比光与影的组合”就叫做“通感比喻”;现在《明湖居听书》的“思考和练习二”里的4个句子,老师又说都是“通感比喻”。但课本中从未介绍过“通感”,究竟什么是“通感”?“通感”都有哪几类? 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里说: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往往可以打通或交通。……譬如我们说“光亮”,也说“响亮”,把形容光辉的“亮”转移到声响上面。就仿佛视觉和听觉在这一点上无分彼此。在视觉里仿佛有听觉的感受,在听觉里仿佛有嗅觉的感受,这些就是“通感”。但张寿康等语言学家又称这种修辞方式为“移觉”,并解释说:“移觉”就是人们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把人们某个感官上的感觉移植到另一个感  相似文献   

9.
标点符号可通感湖南/刘炳麟标点符号是语言文字的有机组成部分,它通过借助于语境,借助于词语这种特定的条件,除了表示每句话的停顿和语气外,还具有通感的作用。从生理基础的角度说,可以使“五觉”感受彼此打通,使词语描述的主体事物蕴含着延伸着关于音响、色彩、气...  相似文献   

10.
通感浅析     
通感 ,作为一种修辞方法 ,指用形象的语言 ,将一种感受的感觉转移到另一种感受上。“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宋朝宋祁的名句 ,其中的“闹”字画龙点睛 ,将视觉中的红杏花迁移到听觉里 ,使人仿佛从耳朵里看到其花之繁盛。运用通感 ,是用感觉来说明感觉的。从心理学的角度看 ,两种感觉是通过类似联想或接近联想而引发出来的。所以通感大体来说可分为两类 :由类似联想构成通感的两种感觉之间有相似点 ,可称之为因类而及的通感 ;反之 ,两者之间没有内在的相似性 ,只因某种外在的环境而相互联系起来 ,是由接近联想而产生的 ,可称之为因近而及的通感。…  相似文献   

11.
通感艺术手法的运用王礼民提起“通感”一词.人们或许感到陌生.然而决非高深莫测。它是人们在客观世界中感受事物的一种并不鲜见的方法,即各种感觉─—如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互相联系沟通的现象。这种方法常常运用于文艺创作中,于是.就形成了一种颇具特色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通感,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来说,是指创作(或欣赏)过程中各种感觉(视、听、触、味、嗅等)彼此联系、沟通、互相感应的心理现象。我国历代文论家对于通感描写不乏十分精辟的论述,但他们大都只是捕捉到了通感的神韵,并没有明确指出什么叫通感,我觉得明朝的杨慎对此讲得比较清楚。《升庵诗话》卷七“香云香雨”条:  相似文献   

13.
对于艺术通感的研究,研究者或从语言描写中的修辞角度,或从相关艺术的共同审美特征角度出发去揭示通感美的奥秘。现今,随着现代心理学、文艺心理学对联觉和通感现象认识的发展,仍有必要对诗的通感美作继续的理论探索。 在诗歌创作中,诗人的审美创造必须借助于多种心理感受方式,审美通感便是其中之一。当诗人进入艺术想象的“神游”境界,五官感受消除了彼此的界限,相互替用,彼此相生,从而嬗变自如地拥抱生活,拥抱五彩斑斓的物象世界,心灵又自然叠合起过去、当前的知觉经验,通过表象联系、转化与想象,结果便孕育、生成、物化出了时空交叉的复合感觉经验的形象,产生了  相似文献   

14.
杨萍 《儿童音乐》2010,(3):54-55
通感是指人们的感觉器官,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之间的相互感通。在“艺术通感”中,最活跃的是视觉和听觉,通常人们把它称之为“视听通感”,即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借助一种美感沟通另一种美的感觉。艺术最大的特点就是互通互补,音乐课如何通过艺术的“通感”,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将音乐、美术、文学等多种艺术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15.
谈通感     
在中学语文课本里涉及运用通感这一特殊修辞格的地方很多,特别是在那些更多地直接表现作者主观感受的作品里. 节选的刘白羽的《长江三峡》开头一句,“这一天,我象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这一句话从句子的语法成分看,似乎是用“雄伟而瑰丽”的壮观景象来修饰、描绘交响乐曲,而实际上,就作者的感受说,是由三峡的壮观景象联想到交响乐曲,由视觉感受移到听觉感受,或者说用听觉形象来描绘视觉形象——这是由视觉到听觉的通感.  相似文献   

16.
“移用”修辞格,就是两个事物相关连时,把原属甲事物的修饰语“移植”过来用在乙事物之上的修辞方式。“通感”修辞格,就是人们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把人们某个感官上的感觉移植到别一感官上,凭借感觉感受相通,以启发联想,使读者产生如临其境,如睹其物,如闻其香,如聆其声,如品其味,如身受其冷暖等实感,从而获得丰富的艺术享受。移用与通感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三点:一、从修辞功能来看。通感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听觉、视觉、嗅觉、触觉、味觉等,沟通起来,借某一感受来写另外一种感受,从而加深某种感觉的意义,使具体的感受变得更加具体形象,一般的是后一句为前一句服务,后一句引申并深化前一句的含义。  相似文献   

17.
高中音乐欣赏是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审美能力的培养,往往需要教师在音乐欣赏课中,有意识地让学生产生和形成和审美通感。美学中,通感是指感知的一种特殊形态,是指不同的感觉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联系、互相交流,由一种感觉影响并引起别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例如: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关于“知音”的传说。钟子期从伯牙的琴由中能感受到“巍巍呼,若泰山”或“洋洋乎,若江海”就是从听觉转化为视觉的通感现象,是对音乐内涵的审美体验。如何激发学生的审美通感,进而达到审美体验呢?1明确目的,细心聆听音乐欣赏…  相似文献   

18.
清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论宋祁的《玉楼春》和张先的《天仙子》时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其实,王国维这里讲的就是“通感”问题。春天来到,红杏枝繁叶茂,春意盎然。“春意”,是人的一种内心感觉。“闹”,声音热闹,是听到的。宋祁的诗句把听觉与内心感觉沟通了。风吹云破,月光普照,花影在地。“化影”,是看到的,“弄”,属于触觉范畴。张先的诗句把视觉与触觉沟通了。尽管王国维这里没有明确提出“通感”这一名称,然而他是在说不同类型的感觉可以互相沟通,而且这样的沟通能够产生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9.
通感是散创作中常见的一种修辞现象。在散创作中作家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把通感这颗看不见的种子,经过加工、培养,使之与视觉、味觉、听觉、触觉、意觉等相碰撞,蹦射出美丽的通感之“花”,进而铸成一个和谐的、自成一体的“世界”,以此来渲染并深化散的意境,勾起人们美好的联想,表现着散深邃幽远的通感美,展示着散创作的永恒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0.
在人们的心理活动中,打破各感觉间的界限,使一种感觉向另一种感觉挪移,即让两种感觉互相沟通的现象,通常被称为“通感”。通感在语言中的运用,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它是不是一种独立的辞格,或者是不是某辞格的一个小类,在修辞学界,目前尚未取得一致的意见。好些人认为通感主要通过比喻而表现,应是比喻的一种。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