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星 《海外英语》2012,(7):194-195
托尼·莫里森是美国文学界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宠儿》、《爵士乐》和《天堂》是她八部小说中最为典型的三部,是完成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代表作,称之为"历史三部曲"。托尼·莫里森作为一个黑人女性作家,将目光放到了本土文化的历史中,运用了黑人女性独特的视觉,阐述那段不愿被人们提及却无时无刻不影响着黑人现时生活的历史,体现了黑人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和自我价值的肯定。正如有些学者指出:"美国黑人女性作家正立足于黑人女性所处的现实矛盾,她们通过积极构建黑人女性主体意识,提升自我的种族地位,并要求实现性别平等。她们为自己被多重边缘化的集体发言,为黑人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做着努力,使之构成黑人女性精神传统的重要主城部分,为黑人女性主义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精神支柱和现实起点。"  相似文献   

2.
昨日,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院士在该校同济医学院毕业典礼上的演讲《未来》,几乎重演去年毕业典礼一幕:平均1分钟响起1次掌声;16分钟的演讲结束后,现场千余名学生起立连续高喊了20余声"根叔"。去年,被学生亲切地称为"根叔"的李培根,因自撰2000多字的演讲稿《记忆》,在该校201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把国家大事、学校大事、身边人物、网络热词等融合在一起,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根叔旋风",全国高校频现"根叔式演讲"。  相似文献   

3.
前几天中央电视台《看到》节目中,播出了一个年仅九岁的儿童——辽宁省抚顺市四年级小学生杨心龙,被网民称为"演讲帝"的真人真事。同时,一部被称为"天才儿童演讲合辑"的杨心龙的演讲视频在百度贴吧等论坛广为传播。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位令人瞩目的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他带领受肤色歧视的黑人展开民权运动,并发表了至今仍然被传颂为经典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然而,他的演讲虽然激动人心,却仍然没能成为全民的偶像,而是成了部分白人的眼中钉,最后,他带着他的梦想遗感离去。  相似文献   

5.
托妮·莫里森在《宠儿》中不乏对记忆的思考,刻画了黑人个体及集体在"记"与"忘"之间的伦理选择。本文聚焦主人公丹芙,沿着塞丝母女回归黑人社群这条伦理线,试图分析基于"记"与"忘"体现的伦理意义。认为长久以来丹芙铭记家族创伤、忽略与他人相关的记忆加剧了自身被隔绝的伦理困境。而重构家族记忆、接纳黑人集体记忆有助于丹芙伦理身份的重塑,在"记"与"忘"的平衡中做出正确的伦理选择。通过对文化记忆及共同记忆的回溯,黑人社群重新凝聚为具有伦理关怀的共同体,对宠儿的集体哀悼折射出在铭记历史的前提下忘却创伤情感的伦理观照。  相似文献   

6.
《我有一个梦想》(I Have a Dream)是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博士的一场极为著名演讲的称呼,得名于他在该次演说中,强力且有说服力地描述了他对于黑人与白人有一天能和平且平等共存的远景时,不断重复使用的"I have a dream"一句。该演讲促使美国国会在1964年通过《1964年民权法案》宣布所有种族隔离和歧视政策为非法政策,促进了人权主义的发展,让人们认识到了权利平等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理查德·赖特的短篇小说《住在地下的人》,开启了美国非裔文学中"地下人"文学主题的书写。拉尔夫·埃里森在赖特的直接影响下,创作长篇小说《看不见的人》,故事表达了居住在纽约地下室中无名无姓的黑人青年探索自我身份的心理诉求。此后,沃尔特·莫斯利在易兹·罗林斯系列作品中塑造了黑人侦探易兹,他发迹之后,逃税避税,将自己的经营所得严严实实地隐藏在白人法律监视之外,该形象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地下人"主题。本文拟从这些作品来分析非裔美国文学中"地下人"形象的创作传统,并通过梳理《蓝衣魔鬼》的隐喻空间来探讨"地下人"主题在当代黑人作家笔下的表现和超越。  相似文献   

8.
<正>《她总是叫我"连科哥"》一文,选自小说家阎连科在台湾"世界华文小说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演讲的一部分。虽然是演讲,但我以为演讲也是散文,而且不是一般的散文,是有声音的散文,是看得见作者样子、也看得见读者(听众)样子的散文,是有现场感染力和征服力的散文,比如马丁·路德金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等等,既是好演讲,也是传之久远的好散文。同样,阎连科的《她总是叫  相似文献   

9.
艾丽斯.沃克一生都在致力于探讨黑人女性的命运和前途问题,她是黑人妇女的"辩护士"。而文章依据黑人女性主体意识之多寡,对《紫颜色》中的"传统型"女性即沃克所说的"身心受到凌辱的女性"进行简单解读。  相似文献   

10.
非洲塞内加尔诗人桑戈尔在《还乡笔记》中最先提出以"黑人性"来关注黑人问题,后来,"黑人性"成为黑人文化运动的一个代名词,其目的就是为了将黑非洲文明发扬光大,让黑人民族能够重新站立起来。爱丽丝·沃克以《紫色》中茜莉的自我成长经历来强调"黑人性"文化在民族自信心中的重要作用,将桑戈尔的"黑人性"文化精华彰显出来。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上海教育》杂志编辑沈祖芸老师在微信公众号"教育能见度"上发起一个很有意思的活动——"看视频谈感受"。沈老师在微信中挂了安徽卫视《超级演说家》的三个视频:李承远演讲《厚德载物》、刘媛媛演讲《寒门贵子》、林义杰演讲《人生需要急转弯》。和大多数朋友一样,看完三个视频,第一时间震撼我心灵的是刘媛媛和李承远,一个是寒门女孩、北大高材生的成功励志故事,一个则用"愤怒""呐喊"的方式传授"厚德载物"的做人道理,但一周以后,依  相似文献   

12.
《中文自修》2010,(4):52-53
1963年8月23日,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183;路德&#183;金,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发表著名演讲《我有一个梦想》,宣扬黑人民族平等,对美国甚至世界影响很大。但是,1968年4月4日他竟被暗杀了。触发了全美一百多个城市的黑人抗暴斗争。从1963年到2009年,事隔近半个世纪,一个肯尼亚部落的后代,有过辛酸童年生活的黑人,只有10年从政经历的奥巴马,竟当选为美国总统!正因为如此,  相似文献   

13.
<正>《所罗门之歌》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目前唯一一部以黑人男性为主人公的小说。作品主要展示一个叫"奶娃·戴德"(Milkman Dead)的男性黑人青年如何去寻求黑人历史文化之根和自身精神独立的成长过程。在《所罗门之歌》中,通过描述奶娃在成长过程中对种族意识的获得,莫里森表达了美国黑人应该通过回归传统文化和寻求种族身份来获得平等地位的理念。而奶娃的成长经历,则展示了美国黑  相似文献   

14.
在2011年即将结束之时,一则《北大校长称美国教育一塌糊涂》的新闻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北大校长周其凤因此遭到一些媒体的批评和网民的指责、围攻。后经证实,周其凤在长沙市一中所作的演讲内容被有关媒体"断章取义",被定性为"假新闻",随后的媒体评论便纷纷调转  相似文献   

15.
《黑人高等教育期刊》最近发表一篇报告说,一纸大学文凭对黑人的价值高过了白人,而两者的中学文凭的差异就不那么明显。该杂志根据1990年的人口普查资料发现,大学学位为黑人增加的收入比为白人增加的收入多11%。受过大学教育的黑人,其收入中位数增加了14335美元,即从11328美元增至25663美元,比高中毕业黑人的收入多出127%。白人的收入中位数则增加了12964美元,比高中毕业生多86%。全美教育协会前主席玛丽·哈伍德·傅特  相似文献   

16.
<正>周一班会的主题演讲环节,有一位女生说想聊一聊最近看过的TED演讲——《一个性工作者的诉求》。她说之所以要谈这个话题,是因为大家生活中接触的心灵鸡汤太多了,那些虚空无聊的故事很容易让我们忽视对真实世界的关注。尽管"性"是一个敏感话题,尤其是在中学阶段,但我们不可回避,更不能被无知和偏见所误导。在TED的演讲  相似文献   

17.
黑人自传是美国自传文学极具特色的一部分,尤其是黑人女性自传。因女性身份、肤色原罪等群体特征,黑人女性自传揭示了多重自我、呈现了“我”与“我们”的代表与被代表关系。然而,近年来被关国文学界重新发掘的黑人女作家赫斯顿的自传《路上的尘埃痕》,却打破了黑人女性自传揭示群体性自我的传统,通过消解“我”的种族身份、女性身份而构建了“纯我”,而其现实生活中“真我”却被作者以迂回式叙事策略而遮掩了。“纯我”与“真我”在自传文本中以复调式叙述结构、以此消彼长的延展而达到最终的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隐藏人物》获得了包括奥斯卡金像奖、金球奖等在内的13项全球知名大奖的提名,被众多影评人称为"最不容错过的、以黑人为主角的电影"。相较其他义愤填膺的黑人电影,《隐藏人物》里的权利斗争异常温和。三位黑人女性成长轨迹迥异,但共同的目标让她们  相似文献   

19.
托尼·莫里森在小说《秀拉》中创造了一个主流社会主宰下的黑人社区——“底部”,书写了“底部”的黑人勇士秀拉、伊娃、夏德拉克等挣脱白人压迫、建构主体身份的艰辛努力。在巴赫金狂欢化理论视域下,小说《秀拉》的三个狂欢化特征——狂欢化的"边沿"时空、狂欢化的怪诞人体和狂欢化的死亡形象,深化了作品的批判性主题,彰显了作家的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20.
非洲黑人随着奴隶贸易的暴力"书写",被贩卖到美洲大陆为奴,备受奴隶制的奴役和严重的种族歧视。在梦魇的历史和历史的梦魇纠缠的岁月长河里,黑人自发组织社团帮助黑人自己走出苦难,树立黑人民族的自信心,成为黑人民众心中的精神家园。在黑人社团的精神援助下,黑人们终于在白人主流文化中构建了自己的位置,黑人的传统文化和白人文化因此达成妥协性的"共生",并共同构建着美国当今社会的多元文化。本文拟从托尼.莫里森作品《宠儿》、《最蓝的眼睛》和《苏拉》来分析黑人社团形成的不同历史背景和原因,以及黑人社团产生的凝聚和指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