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非适应性行为也称行为障碍,是各种心理过程障碍的结果。在中国学习和生活期间,来华留学生在思维模式、社会交往和生活学习等方面会产生行为障碍。针对来华留学生行为障碍的表现和原因,应从跨文化思维、心理援助及创新留学生教育模式等方面采取应对策略,以促进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来华留学生管理上存在发展速度快软硬件不协调管理不能及时跟进,留学生汉语水平低适应中国学习生活的准备不足和管理人员队伍建设落后能力构成不尽合理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需要把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列入学校国际化战略规,划加强来华留学生汉语和中国文化的教育,加强来华留学生管理队伍建设,优化管理人员能力结构。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渐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来华留学生教育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我国政府非常重视接受外国留学生工作,越来越多的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种族的留学生来华学习,他们带了各国丰富多彩的文化,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注入了活力.本文以我市178名印度、尼泊尔学生在我校就读MBBS(临床医学)专业为切入点,对其留学生的社会行为的跨文化适应意识等问题进行探讨,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状况,揭示影响其跨文化适应意识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的对策性思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家,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以3名来华高校留学生为调查对象,对来华留学生在跨文化适应过程中的压力应对展开定性研究。研究发现来华留学生需要半年至一年的时间来适应新环境,遇到的困难主要有汉语学习及交流障碍、生活环境不同以及文化沟通上的差异。面对这些困难,在华留学生通常会采取自我调节和寻求帮助两种积极的应对压力方式。  相似文献   

5.
做好留学生跨文化学习适应工作有助于推动高校国际化建设进程。近年来,来华留学生规模大幅提高,但国内高校和学者对留学生来到中国以后的跨文化学习适应状况、来华留学生教育对高校国际化进程的影响、采取何种措施促进来华留学生跨文化学习适应从而推动高校国际化建设进程等相关问题缺乏深入研究。文章以沈阳高校俄罗斯留学生跨文化学习适应为例,采用调查问卷与追踪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以上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6.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入推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日益频繁,来华留学生人数不断上涨,出现了来华留学生在跨文化心理适应中的系列问题.通过对福建省高校的来华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他们在跨文化适应上主要存在心理压力大、社会脱轨与学业休克的困境,并提出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搭建社会支持网络与创新教学模式等措施来进一步促进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心理适应.  相似文献   

7.
对高校来华留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是趋同管理中"异中趋同"原则的应有之义,"同中存异"原则要求留学生事务管理者认真对待留学生群体存在的社会制度、文化背景、思想观念、风俗习惯差异,对来华留学生进行不同于国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教育。帮助来华留学生在了解中国历史与现实的基础上理解中国,认同中国现行的政治经济制度,逐步消除因为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体制差异带来的各种适应障碍与抵触情绪,可以更好地促使他们遵守我国法律与校规校纪,更快地适应在中国的学习与生活,从而成为连通中国与友邦的友好使者。  相似文献   

8.
留学生心理健康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影响来华留学生的心理状况主要在于文化适应的问题,其因素包括与中国文化接触的时间长度,母语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距离,同胞和当地社会文化成员的社会支持程度,留学生自身的认知方式、知识、技能、应对策略和期望,留学生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为来华留学生维持良好心理健康,应营造多元文化环境社会支持网络,开展多元文化交流,心理援助,以及多元文化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渐增强,外国人想要了解中国、认识中国的热情持续高涨,学习汉语的激情也在不断升温,也推动了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和研究,其中尤其以中亚留学生的学习教育情况最为突出。因此,为了深入探讨来华中亚留学生的教育学习状况,笔者结合心理学、教育学、跨文化交际学等多种理论进行研究分析,以中亚留学生的教育生活状况为视角,总结其中出现的教育适应性方面的问题,探索中亚留学生在教育适应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而指出完善中亚留学生教育的措施,以期为增强学习能力和提高教育水平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张思  吴文英 《海外英语》2013,(3X):226-228
据统计,截止到2010年底,来华留学生的数量已突破了29万人次,而且每年都有数十万名留学生来中国高校进行长期或短期的学习。随着其数量的增加,其突发事件频发,建立相应的应对机制迫在眉睫。该研究将结合一定的来华留学生突发事件案例处置,以文化差异和危机管理为理论基础,分别从留学与留学生之间,留学生与中国学生之间,留学生与中国管理人员之间,以及留学生与学校管理制度之间分析来华留学生突发事件的产生原因、实际应对中的问题及相应的应对机制,旨在为高校应对来华留学生突发性危机事件提供参考,同时丰富公共危机管理的理论。  相似文献   

11.
外国留学生来华攻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可以有效地解决本土教师匮乏的问题,我们运用跨文化适应理论,以一名德国来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个案为研究对象,揭示该生就读期间的文化休克问题以及应对措施,为来华留学事业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提供经验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随着“汉语热”和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外国留学生在中国的生活学习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为分析来华留学生的生活学习状态,针对黄山学院外国留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当前新升本科院校留学生管理与服务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陈静 《现代技能开发》2010,(Z1):165-165
随着教育国际化趋势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到中国高校进行学习,来华留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外事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来华留学工作对推动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留管干部素质以及提高留学生生活服务水平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来华留学生比例进一步增加,留学生教育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是帮助国际学生适应中国生活和学习。文化认同是文化适应性的基础,针对留学生的中国文化认同问题和文化素质发展研究有助于发现来华留学生文化适应中存在的问题。文章通过定量研究,了解来自江西三所高校230名亚洲和非洲国家的本科留学生的留学动机、语言状况、文化传播渠道、中国文化认同情感因素和中国物质文化认知程度对留学生文化素质发展的影响,以期提高留学生中国文化素质和文化认同,顺利完成学业,把未来职业发展和两国间的友好往来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5.
来华留学生普遍存在跨文化适应问题,本文重点讨论了留学生在生活、学业、社会文化及个人心理方面的适应问题,分析了导致跨文化适应问题的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帮助留学生平稳解决跨文化适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现来华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赵以榄 《考试周刊》2014,(55):166-166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更多的国际学生选择来华读书。留学生来华学习由于自身适应能力、社会支持系统、教师和当地居民的态度、教育方式不同等因素不可避免地经历跨文化心理适应阶段,影响其在华学习生活。留学生辅导员应关注留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帮助留学生顺利度过跨文化心理适应阶段。  相似文献   

17.
中亚来华留学生的文化冲突与适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中亚来华留学生文化适应状况、文化冲突的原因及中亚文化与汉文化的冲击聚焦点,文本以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学历留学生(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学生)为研究对象,从中亚来华留学生的语言适应、学业适应、日常生活入手,探索影响文化适应的方式差异及影响因素、寻找文化冲突的因素,为留学生尽快适应在中国的学习提供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18.
谢晓伟 《海外英语》2023,(8):185-187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不断深入,来华留学生的数量持续上涨,对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研究越来越重要。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来华留学生难免出现各种跨文化适应问题。基于对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社会适应问题的分析,将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社会适应分为人际适应、环境适应和学业适应三个方面,探讨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强调跨文化体验、趋同化管理、外部支持以及建设来华留学生管理队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对来华留学生们来说,适应中国社会与文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其适应性的高低决定了其在中国生活和学习质量的高低。本文通过对一定数量的留学生进行调查访谈后,总结他们来到我国后在日常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文化等方面的适应情况,以更深地认识学习者动机和需要,以及教育过程中的社会关系和环境对其学习生活的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提高留学生教育的教学与管理水平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针对高校来华留学生管理工作常见的三种问题——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管理工作的成效问题以及趋同化管理程度问题,结合各高校的管理实践经验,总结应对以上问题的策略。可通过编写《留学生手册》、开展道德与法纪教育讲座、重视跨文化交际培训来缓解跨文化适应问题;可提倡教管合一,健全留学生服务机制来提高管理成效;通过完善留学生管理制度,逐步趋同化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