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称性是人们在观察和认识自然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观念.对称性可以理解为一个运动,这个运动保持一个图案或一个物体的形状在外表上不发生变化.在自然界千变万化的运动演化过程中,运动的多样性显现出了各式各样的对称性.在物理学中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的对称性:一类是某个系统或某件具体事物的对称性,另一类是物理规律的对称性.物理规  相似文献   

2.
在各种物理模型、物理现象、物理规律中,普遍存在着和谐而优美的对称性。对称法就是利用给定物理问题在某一部分的特征,来推知其对称部份相同的特征。利用这一思路来分析和求解问题,可使分析问题的思路变得清晰,解决问题的步骤变得简捷。而且还可把一些表面上不具对称性的问题转化成具有对称性的问题,以便于求解。中学物理中的对称可有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3.
物理学中存在大量的对称现象,如光路、电路的对称;电场、磁场的对称;物体运动的对称;物理模型结构的对称等等,根据对称性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叫对称法,运用对称法是研究物理问题的常用的方法,其关键在于寻找事物的对称性并使之显示出来,再利用对称规律求解,例举以下几例,以资说明。  相似文献   

4.
在物理学习中,尤其是研究力学问题时,物体的受力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学生在最初接触到受力分析的时候,普遍感到困难,经常是主观臆断,想副一个力画一个力,凭经验“猜测”,“想当然”的情况屡见不鲜。这样就为进一步正确地解决问题带来了困难。因此,怎样让学生学会正确的进行受力分析是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们认为,要让学生正确地进行受力分析,至少要让学生解决以下两个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5.
浅议受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物理学习中,尤其是研究力学问题时,物体的受力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学生在最初接触到受力分析的时候.普遍感到困难,经常是主观臆断,想到一个力画一个力,凭经验"猜测","想当然"的情况屡见不鲜.这样就为进一步正确地解决问题带来了困难.因此,怎样让学生学会正确的进行受力分析是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们认为,要让学生正确地进行受力分析,至少要让学生解决以下两个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6.
林显斌 《物理教师》2013,34(6):35+45
对称是一种自然美,很多事物具有对称性,分析研究对称性,有利于深刻认识事物的性质,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无论是力学、电学或光学问题,我们都可以利用对称性简化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7.
0.引言“属性”与“特性”是初中物理教材中出现的常用以表征事物某些物理本质特征的词。“属性”指事物所具有的性质特点;“特性”指事物特有的性质。仅就解词释义看,两者近义,差别无几。但在物理学中,我认为两词在阐述、揭示物理本质上却不尽相同。下面谈谈我的理解,以求同仁见教!1.两词阐述、揭示的物理实质不同“属性”主要用以揭示物体的某些性质特征。就属性而言应是物体本身所固有的、不依据外部条件改变而改变的一种永恒的性质、特点。这种性质和特点,完全摆脱了时空的约束,在经典力学范围内,也摆脱了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物体一旦…  相似文献   

8.
在用物理规律解决物理习题时,所涉及的往往不只是一个单独的物体或一个孤立的过程.这时,如果把所涉及到的多个物体、多个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这种以整体为研究对象的解题方法称为整体法.整体法的思维特点:整体法是从局部到全局的思维过程,是系统论中的整体原理在物理中的具体运用,它把一切系统都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通过整体法分析物理问题,可以弄清系统的整体受力情况和全过程的运动情况,整体上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变化规律,而不必追究系统内各物体的相互作用和每个运动阶段的细节,从而避开了中间量的繁琐推算,简捷巧妙地解决问题.在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时,善于用整体法,恰当地用整体法,往往使问题简化,解题带来方便.本文通过一些例子来说明在用重要力学规律解决物理问题时,整体法的妙用.  相似文献   

9.
有关浮力的计算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重点,也是一难点。浮力的计算习题多是综合题,解答这类题不仅要掌握和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还要熟练地综合运用力的的分析、二力平衡、密度公式、压力和液体压强公式等知识点。此论文针对物体浮沉的三种状态的一些问题进行从物理上教学进行深入的剖析,了解问题的本质,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指导学生利用超重和失重知识分析有关的力学问题,会使物理概念十分清晰,问题变得很简单,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超重和失重的概念质量为m的物体以竖直向上的加速度a运动时,它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N(或对竖直悬线的张力T)大于物体的重量,等于m(g+a).这种现象叫物体超重.常说物体超重了ma同理,物体以竖直向下的加速度a运动时,上述压力N(或张力T)等于m(g-a).这种现象叫物体失重,常说物体失重了ma.如果a=g则压力N(或张力T)为零,我们说物体完全失重. 例如,在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中的物体,由于它竖直向下的加速度a就是卫星所在位置的重力加速度g,所以该物体对卫星底板的压力为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相似文献   

11.
对称性有物体的形状或几何形体的对称,除此之外,还有更深层的“对称”,这就是事物发展变化或客观规律的对称性。在物理科学中,对称性具有如下定义:“对一个事物进行一次变动或操作;如果此操作后,该事物完全复原,则称该事物对所经历的操作是对称的。”不同的操作,对应不同的对称性。而每一种对称操作,都会对某一类物理问题做出合理科学的解释,也就是说:对称性与物理规律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内在联系。对这种深刻联的认识应是从爱因斯坦开始的。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的“论动体的电动力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并深刻领悟了对称性的威…  相似文献   

12.
初中物理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门重要学科,在学习单滑轮问题时,学生需要运用受力分析原理来理解物体之间的关系和作用,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文章通过运用受力分析原理解决初中物理中的单滑轮问题,帮助学生理清物体之间的关系,破解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很多物理问题常与图像相结合,通过问题与图形两种信息的转换可有效解答图像类综合计算题。这类题多年来都是中考物理命题的一大热点。下面谈一谈此类题的解答。一、力学图像综合计算题此类题图像的两个物理变量都属于力学量,如反映弹簧所受拉力与伸长量关系的ΔL-F图像,反映物体所受浮力与物体浸入液体深度关系的F-h图像。【例1】为锻炼身体,小刚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设计了一个电子拉力计,图1甲是其原理图。硬质弹簧上端  相似文献   

14.
对称性广泛存在于各种事物之间,例如点对称、轴对称、结构对称、物像对称、时间对称、空间对称等等.分析解决问题时,抓住事物的对称性采取一些变:通,常常会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相似文献   

15.
杨立君 《高中数理化》2003,(4):25-25,34
当物体在竖直方向上有加速度的时候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绳的拉力 ,将小于或大于物体的重力 ,这就是失重或超重现象 .当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 (或向下的加速度分量 )时 ,物体就处于失重状态 ;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或向上的加速度分量 )时 ,物体就处于超重状态 .利用失重和超重的规律去定性分析判断有关问题 ,在很多情况下比直接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要简单很多 .例 1 如右图所示 ,质量为m1 的斜面体始终处于静止状态 ,当质量为m2 的物体沿斜面下滑时有 (   ) .A 匀速下滑斜面体对地面压力等于(m1 m2…  相似文献   

16.
田培根 《物理教师》2003,24(2):60-61
我们对物理问题的分析 ,不是简单地评判它的对与错 ,而是看我们对物理问题的分析过程是否符合现有理论 (人类目前对宇宙已经取得的认识 ) ,以及解得结果是否合理 (物理现象或人类根据现有理论的推理 ) !对物理问题的求解 ,不能以得到结果为终止 ,还需对所得结果进行检验和判断 ,不断修正分析思路 ,直到得出合理结果为止 .图 1例 1 .如图 1所示两细绳与水平车顶面夹角分别为 60°和3 0°,物体质量为m ,当小车以大小为 2g的加速度向右匀加速运动时 ,绳 1和绳 2的张力分别为、 .解析 :选物体m为研究对象 ,受重力G、绳子 1、2的弹力T1和T2 ,并…  相似文献   

17.
1.利用容器底对水平面增加的压力 例1 某物理兴趣小组在测量一个实心小物体的密度时,采用了如下的实验操作:首先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m0;然后在小烧杯中装入一定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  相似文献   

18.
类比法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在教学实践中应用类比法,对同一领域物理问题和不同领域物理问题的物理过程、数学形式、情景图象的类比分析研究,找出各个物理事物之间共有的相同性,用熟知的物理事物去对照描述未知的物理事物,使物理规律简洁明了,易于学生掌握。。同时为培养学生学会应用类比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创新思维能力提供教学参考途径。  相似文献   

19.
正2013年12月10日,为期两天的南通市初中物理优质课评比在众人的翘首期盼中拉开帷幕,这次的参赛课题是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第一节《物体的质量》.一位年轻老师的课堂,让观摩者眼前一亮,评委不时颔首赞许,一致亮出最高分.这是一堂"生活·生动·生态"的物理课!一、品生活课堂物理离不开生活,从身边的事物出发研究现象、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物理知识就变得有血有肉,和学生就有了亲近感.如果列举的实例"高、大、洋",似乎在说明一个与学生无关的内  相似文献   

20.
初中物理教学是青少年进入物理知识宝库的入门和启蒙,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具有初步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是每一个初中物理教师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