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联网以其独到的方式,不断消解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地理边界,人们正在体验作为地球村成员的现代化信息社会生活的便利。但由于互联网所具有的个人主义文化特性,网络的使用带来的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连接节点的增加,更进一步促进了个体独立型自我构念的发展,减少了传统的社会交往,使得社会隔离的程度也在增加,值得传播学者关注和警惕。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以其独到的方式,不断消解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地理边界,人们正在体验作为地球村成员的现代化信息社会生活的便利.但由于互联网所具有的个人主义文化特性,网络的使用带来的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连接节点的增加,更进一步促进了个体独立型自我构念的发展,减少了传统的社会交往,使得社会隔离的程度也在增加,值得传播学者关注和警惕.  相似文献   

3.
跨文化交际中的冲突与面子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文化冲突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无法避免。面子在交际过程中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如果双方产生冲突时,能够注意顾及自身和对方的面子,则有利于双方的进一步交流;而如果交流双方不顾及自身和对方的面子,则不利于交流的进行。文章从高低语境、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权力差异、自我构念等文化变量出发,分析跨文化冲突及冲突的解决类型、面子及面子协商理论,试图通过“面子”问题来解决跨文化交际产生的冲突,从而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解释信息行为动力的MOA模型源自于传播学和营销学领域对信息接收行为的研究。MOA模型由动机(Motivation)、机会(Opportunity)、能力(Ability)3个核心构念组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共同作用推动了特定行为的发生。由于模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对行为的预见性,MOA不仅适用于对信息接收行为的解释,在公共管理、社会资本、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管理等领域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20,(3)
在所有关于互联网治理方式的讨论中,互联网自治是一个常常被提及且拥有大量拥趸的观点。网络组群通讯软件的广泛应用推动广大的互联网用户由个体走向联合,塑造出以网络社群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结构,这种鲜明的自组织倾向使互联网社会具备了自我秩序化的潜力。就当前而言,互联网社会的自我秩序化在形式上可以概括为三种:互联网行业组织的自我管理、网络服务平台的自我管理以及网络社群的自我管理。互联网社会的自我秩序化契合了我国关于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时代命题,在满足网络社会秩序化需求的同时,也为社会治理体制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培养具有自治技艺的社会民众。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与媒介一体同构背景下,信息传播体系成为当今社会的有机连接和能量交换平台.以新闻传播为核心的社会信息传播体系与以政务信息传播为核心的国家治理体系,将达成治理即传播、传播即治理的一体同构状态,助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现代系统科学已从结构、原理和功能角度诠释了两者之间的一体同构性.信息传播体系正通过成为社...  相似文献   

7.
国家的现代化开启了新时代,电话和网络普及、农民工大潮、城乡差距缩小……种种因素造就了今天的互联网时代,冲击着传统乡村生活.与此同时,我们国家迎来了文化遗产时代,非遗保护逐渐进入常态化.互联网时代与文化遗产时代的相遇产生了一系列文化现象:文化物流、文化流变、文化融合、文化同质、文化衍生、文化功利……这些为非遗传承带来挑战.国家在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中不断实施新政策、新方案,尤其是文化部与教育部自2015年起开展的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计划,成为近几年非遗传承工作的重要举措.非遗传承与保护实践工作的推进,让我们思考互联网时代的传承该如何由文化自发转向文化自觉.大学非遗、社区非遗、少年非遗、海外非遗等传承的关键词,应当在这个传统与现代不断碰撞的时代引发我们的思考和实践.  相似文献   

8.
根据对人民日报“城管”议题104条微博的统计分析和时序考察,本研究解释了城管“污名化”背后的传播机制在于跨时期的网络舆论铺垫效果的构念启动与使用过程。基于这一时间跨度超过1年的样本数据的统计分析,整个舆论议题演化爆发的形貌犹如从孤峰高耸之下看清低处群峰林立的样貌;对样本数据的时序考察后还发现,在五大类舆论议题轮番上演的阵势中,一旦出现涉及暴力议题的重大突发事件之后,整个舆论基调基本被此类议题所主导,从而掉入了“铺垫效果”形成的认知涡旋当中。“城管”议题标签上的“暴力”底色,揭示了舆论生成演化过程中出现的一时引爆,其实与长期暗流涌动产生的铺垫效果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9.
媒介、社会真实与新闻文化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介呈现社会真实的研究很早以前就已经引起了诸多学者的兴趣,学者们重点针对新闻媒体内容与社会事件关系的探讨。台湾学者翁秀琪指出,社会真实是由三个部分构成的:1、客观真实:不容置疑的真理,不须验证,也验证不来;2、符号真实:以符号来描述的真实;3、个人主观真实:个人对真实的了解与信仰。关于个人主观真实,李普曼在1922年《公共舆论》中就已经指出多半得自社会情境及媒介的建构而形成了个人的“脑中图画”,即新闻媒体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互联网平台功能的增扩与延伸,其自身呈现出多样化的身份定位。然而多样化的属性认知并未消除平台社会责任划分的复杂性,反而加剧了认知难度。从媒介进化的视角出发,以“媒介”作为理解互联网平台的逻辑起点,同时引入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框架,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致力于厘清互联网平台的社会责任维度,构建互联网平台社会责任的新理论模型。作为基础设施的媒介和作为组织机构的媒介共同勾画出了平台社会责任之维,前者着眼于普通用户的数字化生存,不存在较高的身份门槛;后者关注从事平台劳动的生产者,仍然具备深入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2017,(7):63-72
公民意识是社会文明进程的内驱力,在中国探讨公民意识总是不可避免地需要与互联网联系在一起。文章以CGSS2013为数据来源,研究互联网使用、社会资本与公民意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群体因素对公民意识的政治态度和民主意识均存在显著性影响,互联网使用正向影响公民政治态度和民主意识。此外,社会资本、心理因素对公民意识也具有重要意义,二者从多个方面对公民意识产生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向的影响,但并不会削弱互联网使用对公民意识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国互联网成为同性恋者活动的重要空间和话语的大本营,同性恋也已成为网上最突出的亚文化现象之一。本文采用传播学内容分析法,考察网络媒体对同性恋的表达状况,尤其是其中所反映的传媒价值观、社会认知和社会态度等。  相似文献   

13.
莫亚茹 《视听》2022,(8):21-23
在数字融入的浪潮中,较高的文化接入门槛使得老年群体逐渐被边缘化。短视频媒介的出现,为老年群体融入互联网提供了全新的契机。当具有明显特征的老年用户群体活跃在互联网平台时,便形成了银发网红的传播现象。银发网红群体在利用短视频记录生活、助推经济的同时,也存在过度作秀及消费老年文化的现象。应从社会帮助老年表达、平台引导老年发声、政府带动老年发展三个角度规划银发网红的发展。同时,重新定义老年群体,发展夕阳产业,助力老年群体开启“第二人生”。  相似文献   

14.
随着传播技术的更新迭代与移动终端的普及,短视频成为大众获取信息、娱乐休闲的热门视听影像产品,而短视频市场逐渐饱和,粗放型快餐内容也很难持续满足受众的观看需求,以记录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的Vlog(Video Blog)作为短视频的纵向补充开始瞄准了下一个风口。以约书亚·梅罗维茨的媒介环境学观念为研究线索,因循"媒介-场景-行为-社会"的路径,结合欧文·戈夫曼"拟剧理论"与马歇尔·麦克卢汉媒介视角,分析Vlog文本中的前前台、中区、深后台行为展现,并尝试探讨Vlog广泛传播后所带来的社会互动变化。  相似文献   

15.
张晨阳 《今传媒》2016,(12):162-164
信息时代,互联网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结构,家庭关系作为基础的社会关系之一也必然被重构.本文以梅罗维茨的媒介情境论为出发点分析网络如何塑造新的社会场景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行为变化,在考察了互联网对家庭总体情感关系的复杂影响后,重点讨论了情境变动所导致的角色、行为及社会化的改变与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的平等化倾向之间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新媒体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在近年智能手机的快速使用普及之后,很多生活模式或者行为模式也有很大的变化。本文基于媒介环境学的视角分析新媒体在当下社会中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区别于以往图书馆文化的研究视角,以职业性别隔离为切入点,通过解析现有图书馆文化不完善之所在,从另一个视角探讨图书馆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图书馆文化的研究提供新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8.
任何一种新的传播技术,都无法逃脱政治的纠缠,作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自然概莫能外。本文从技术的历史根源、技术发展中的权力博弈以及媒体政治属性等角度论述了互联网与生俱来的政治秉性。  相似文献   

19.
媒介时间是媒介研究中的一个独特景观,早在20世纪初国外学者就有论述,但并没有形成完备的体系。文章从媒介时间与文化和社会的关系入手,着重论述了媒介时间的社会影响和文化偏向,并试图归纳媒介时间所构建的新的文化景观,以推进媒介时间在理论层面的纵深研究。  相似文献   

20.
赵梦溪 《新闻世界》2010,(11):184-185
本文在媒介环境学视野下,首先梳理了作为新兴传播媒介的微博的传播特征;进而从传播方式的统合、传播内容的偏向两个方面重新审视这一具体媒介形态,探讨其对整个媒介环境的变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