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微博元年",在宜黄拆迁自焚事件中,新闻事件主角利用微博,把事实真相以最快的速度上传到网上,普通公众近乎零距离接近事实真相,了解到事件的来龙去脉,吸引了公众的"眼球",加速了事件解决的进度,最终促使宜黄  相似文献   

2.
刘卉 《传媒观察》2011,(2):45-46
2010年9月10日上午,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凤岗镇强拆钟家房屋引发自焚事件。事件结果,钟家一户三人烧伤,一名伤者因抢救无效死亡;江西对宜黄强拆自焚事件做出处理,宜黄县委书记、县长被免职。实际上,在江西宜黄拆迁自焚事件发生一周后.  相似文献   

3.
袁燕 《新闻窗》2012,(3):15-17
一、“钻石模型”取代“倒金字塔” 过去的两年,中国网民在微博上第一时间围观了大学生王凯对舟曲泥石流灾难的报道、江西宜黄拆迁自焚案当事人钟如九的微博以及学者于建嵘发起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等活动,让公众充分意识到微博的自媒体和社会动员功能。但是真正让公众清清楚楚地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的,还是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财经这样的传统媒体。  相似文献   

4.
公民社会视角下中国微博舆情的发展与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微博在中国的发展仅仅是这两年的事,但其产生的影响却不可忽视。公民以微博为渠道参与的公共事件成为中国公民社会崛起的重要因素,促进了中国公民自身话语方式和与官方对话方式的形成,让"草根"的声音被更多人听见,也更有价值。本文从分析微博在公民社会中的角色入手,引出对微博舆论情况的讨论,并以"江西宜黄拆迁自焚事件"引发的博友的关注为例,说明微博上舆论的基本概念、特点和生成机制等。最后论述微博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和启发。  相似文献   

5.
对突发事件中微博传播效应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9月16日,江西宜黄拆迁自焚案伤者家属钟如翠钟如九两姐妹进京接受采访,遭到当地官员机场截访,并被逼进女厕。事发后,此事经微博直播,迅速发酵成为公共事件。12月25日,浙江省乐清市寨桥村村民钱云会遭一辆重型工程车碾压当场死亡。三个公民调查团赴乐清开展调  相似文献   

6.
李东  高雪新 《新闻世界》2013,(5):181-182
从"宜黄拆迁事件"到"表叔事件"等,微博成为舆论监督的阵地,一时间围观就是力量成为一句激励人心的口号。本文对微博监督的功能做简要的分析,以期微博能成为一种有效的监督工具。  相似文献   

7.
凝固的肖像     
徐斌 《新闻实践》2011,(4):F0003-F0003
在今年的人民摄影报“2010金镜头”新闻摄影作品评选中,《潇湘晨报》记者杨抒怀拍摄的反映江西宜黄抗拆迁自焚事件的《宜黄钟家姐妹》(附图一),得到评委们的一致认可,获得了年度最佳照片。  相似文献   

8.
从2009年作为一种网络"时尚"出现在公共领域开始,3年来,微博从网民的狂欢逐渐变成公众介入公共事务最强大的工具.①从Web2.0到Web3.0,技术革新使得这一工具的使用者在一定程度上绕开了"把关人"的监控,从而填补了传统媒体在舆论监督上的相对缺失.回顾今年的重大微博事件,越来越多的公众敏感议题被微博平台推上风口浪尖,从"宜黄拆迁自焚"、"360和QQ大战"、"我爸是李刚"到"唐骏学历门"等,几乎涉及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因拆迁引发的社会冲突性事件可谓层出不穷,为此,国务院通过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明确取消了行政强制拆迁。距离该政策修订时间点最近的江西"宜黄强拆事件"在推动相关政策修订方面可以说具有标志性意义。2010年9月,江西宜黄县境内发生一起村民自焚抵制  相似文献   

10.
李春雷  姜红辉 《当代传播》2012,(5):39-41,53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促进了不同利益主体的觉醒,原先处于社会边缘的弱势群体日益引起关注,其心理问题随之显现并对社会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社会公器的大众传媒,其在维护社会稳定和服务公众方面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也理应对弱势群体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和疏导。本文以2010年发生的"宜黄拆迁自焚事件"为实证调研对象,将弱势群体与大众传媒的关系放在较为宽泛的社会变迁背景下考量,从新闻专业主义的视角对宜黄事件中的媒体表现进行审视,给出媒体合理的定位。  相似文献   

11.
《新闻窗》2010,(5):1-1
相信大多数人对江西宜黄拆迁事件的详细了解,是通过微博,因为相当多的媒体都是通过微博来了解这一事件的进程,并予以报道。一家著名的电视台在对这一事件进行深度剖析时,所有的新闻切入点都来自于事发当天的微博。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2010年至2011年3月的24个"微博事件"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了什么是"微博事件",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微博事件在发生地域、所涉群体、事件类型、意见领袖、集体动员、微博舆论、传播状况等方面所表现出的一系列特征。  相似文献   

13.
2009年被称为我国微博元年。短短两年时间,微博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微博事件层出不穷:从我爸是李刚事件到江西宜黄强拆自焚事件,从上海高层住宅大火事件到腾讯与360大战事件,从唐骏学历门事件到周立波与网民对骂事件,从后宫优雅事件到郭美美事件,从四川会理县领导悬浮照事件到江苏溧阳卫生局长微博开房事件,微博已经从单纯的网络社交工具,成为社会舆论的集散地和民主政治的多棱镜。当政府官员令人腆赧的媒介素养和微博的巨  相似文献   

14.
2010年12月23日,互动百科发布2010年互联网十大热词榜单,其中微博名列第一,其被评价为:从玉树地震到上海火灾,从宜黄拆迁案到李刚门,微博成为推动力。  相似文献   

15.
2009年被称为我国“微博元年”。短短两年时间,微博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微博事件层出不穷:从“我爸是李刚”事件到江西宜黄强拆自焚事件.从上海高层住宅大火事件到腾讯与360大战事件。从唐骏“学历门”事件到周立波与网民对骂事件,从后宫优雅事件到郭美美事件,从四川会理县领导“悬浮照”事件到江苏溧阳卫生局长“微博开房”事件,微博已经从单纯的网络社交工具,成为社会舆论的集散地和民主政治的多棱镜。  相似文献   

16.
如果把2009年看作微博元年,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微博这个网络社交平台已经成为舆论的重要集散地,关注就是力量围观改变中国,正是当前语境下微博效应的经典描述。从唐骏学历门到江西宜黄强拆自焚事件,再到最近的郭美美事件,诸多热点事件在微博上酝酿、发酵,以郭美美事件为例,关注人次超亿,搜索超800万次,超越以往任何娱乐事件。本文中,笔者以郭美美事件为切入点,从舆论监督角度出发,分析基于微博平台上的舆论监督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陈建 《传媒》2011,(4):58-60
微博作为社会化媒体的一种,继博客、社交网站后迅猛发展,给我国的媒介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和变化。从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的灾情呈现到江西宜黄拆迁事件的求救信  相似文献   

18.
微博舆论即公众借助微博这一传播媒介表达出的对于身边社会话题的公共意见。自2010年中国"微博元年"以来,在温州动车事故、药家鑫案、北京暴雨等各类公共事件上,微博在其身后3亿用户的推动下,成为网络舆论的主场域。网民通过微博得以高效地介入公共事件传播,拥有了发声权,也找到了参与感。  相似文献   

19.
姚超 《新闻世界》2012,(7):175-176
随着微博时代的到来,几乎每一个拥有手机的人都能随时随地编辑、浏览和转发身边的每一件奇闻异事。微博铸就了不少"草根记者",同时还颠覆着当下社会舆论的产生和发展,至今为止也造就了不少公共事件。由微博时代带来的"大众传播"模式的舆论缺陷也亟需各界理论的探讨和研究。本课题的研究主要从记者微博如何进行合理的议程设置为切入点,结合公众议程的相关理论,力求从传播学的角度为当下由微博引起的公众舆论失控状况做出正确的导向性启示。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宜黄事件"过程的梳理总结出网络,事件的一般传播路径。网络和传统媒体的互动,微博,网络和媒体互相设置议题都在舆论的生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地促进了网络舆论的生成,直接影响了事件的进程,促成了政府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