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贾楠 《今传媒》2013,(4):98-99
不少个人、企业或组织为了在短时间内获得丰厚的回报,得到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效益,利用网络炒作推广公司、网络推手、网络水军、网络打手等网络炒作从业者对自身进行炒作,用夸张的形式去哄抬和炒作一些没有什么新闻或社会价值或者价值很小的事件内容,甚至为了炒作目标不惜编排事件内容,完全凭空捏造出一个“真实”事件.网络炒作者甚至为了获得预计的网络炒作效果不惜采用违背法律和道德的手段.网络炒作现象目前的泛滥,不仅危害了网络,更侵害了现实生活.对此,通过对网络炒作产业链的梳理,充分把握网络炒作的生成过程,以便后期能够制定有效的决策,将网络炒作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小化.  相似文献   

2.
翟一晓 《新闻世界》2013,(7):162-163
【摘要】近几年“网络炒作”现象日益突出,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在网络空间中网络红人令人应接不日殴,我们所熟知的凤姐、犀利哥、兽兽等,无一例外都是借助“网络炒作”而一夜成名的。本文通过对“网络炒作”的背景、特点和成因的分析,指出了过多、过滥的“网络炒作”对公众生活和思想道德领域所产生的负面影响;针对网络炒作所带来的伦理缺失,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和路径,旨在为杜绝恶意网络炒作现象、构建健康和谐的绿色网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网络炒作日趋泛滥,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本文分析了网络炒作现象出现的背景、类型与动机,以及社会影响,并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4.
郝希汉 《新闻世界》2012,(11):82-83
近年来,网络推手不仅炒作网络红人,策划网络事件,而且开始涉足商界。本文分析了网络推手的特点,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就如何规范网络推手的运作,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网络炒作随着近几年新媒体的迅速发展而成为屡见不鲜的现象,从犀利哥到凤姐再到小月月,随着这些草根人物的迅速走红,网络炒作现象也日益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本文以"hold姐"的网络走红为例,分析新媒体时代网络炒作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就此现象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6.
赵胜南 《报刊之友》2014,(3):121-122
网络舆论正处于一个高度自由、自发有序的状态,看似平静的网络环境下却隐藏着一股的“暗流”---“网络水军”,这股暗流在很大程度上操纵着网络舆论,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本文以“网络水军”为研究线索,把网络水军的炒作分为人物的炒作、商业利益的驱使以及网络刷票三种表现形式。分析网络水军传播过程中对媒介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网络公关的危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公关也称网络炒作,是一种近些年来在我国互联网上频繁出现的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其人为地制造各种网络热点、网络红人和网络事件,炒作各类网络话题,制造虚假的社情民意,通过影响社会舆论导向误导大众和政府的决策,给我国互联网行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正常的舆论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危害。本文试图通过对此现象进行系统的分析,找到应对网络水军的办法,使人们能够理性、客观、清醒地看待网络炒作,不被其公关和误导。  相似文献   

8.
邢瑶 《新闻世界》2012,(9):136-137
伴随着网络的发展,作为网络营销的新生力量——网络推手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网络推手利用虚假、低级的信息制造噱头,来获得网民的关注。这种炒作行为使网民对网络媒体信息传播的信任度大打折扣,混淆舆论视听,甚至触及道德、法律的底线。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垃圾信息、网络炒作、网络暴力、网络欺诈等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危害,对净化网络传播环境提出行之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从网络信息的爆炸状态、网络宣传成本和网络炒作三个方面提出网络宣传方式存在的隐忧,最后分析读者对图书网络宣传方式的接受程度。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传播的高速性和便捷性让我们处于一个信息拥堵的时代,网络作为第四大媒体在当今社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网络也萌生出各种社会现象,媚俗、炒作、炫富、审丑等等这些都成为网络时代的标签。“民星”的不断推广与炒作、道德底线的不断突破等,都是对传统文化的不断冲击,社会价值的不断缺失、信仰危机这些都是消费主义盛行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12.
温济聪 《今传媒》2010,(8):69-70
一、网络炒作之刍议从"网络恶搞"到"火星文"盛行,从"人肉搜索"到"全民偷菜",从"贾君鹏回家"到"犀利哥走红"……近年来,"炒作"成了网络上的一个时髦的名词。纷繁复杂的舆论漩涡在扰乱人们视听之际,使得互联网上真假信息难辨,网络媒体的公信力遭遇了空前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甄真 《新闻世界》2011,(1):60-61
网络传播的便捷性使我们进入到了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透过网络人们可以了解各种信息,但由于网络信息的参差不齐,一些媚俗、炒作等丑陋现象也随之而来。本文针对现今存在的网络红人以及媒体的跟风审丑现象,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并提出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4.
容志豪 《大观周刊》2012,(26):75-76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生活逐渐成为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也影响着我国民主的发展。近年来,“躲猫猫”事件、“郭美美”事件以及明星名人的各种绯闻炒作此起彼伏,在社会上形成了难以预料的影响。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网络监管,消除当前群众监督网络化对社会民主的消极影响,更好的发挥其积极影响,成为了各监管主体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网络水军近年来逐渐成为了影响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进程中的毒瘤。微博平台是近年来出现的重要网络舆论阵地,网络水军借由平台肆意散播诽谤、抹黑、炒作等言论,造成舆论引导失范。治理微博平台上的网络水军成为迫在眉睫的网络社会问题,应该从法律法规建设、网络公关行业与微博服务提供商的行业规范与网民自律等方面来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传播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无厘头"文化现象呈现在大众面前,刚刚平息的"贾君鹏事件"更是把这一现象推向了顶点.这是网民的行为艺术还是商业炒作手段?本文从网络推手、网民、媒体三者及其之间的互动剖析这一现象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分析网络名人"凤姐"的成名历程,探究其成名的推广策略,对如何进行网络推广做出思考,提出需找到并反复强化核心炒作点,策划有创意的故事,并审时度势,在不同阶段巧妙地利用不同媒体进行造势等几种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分析网络名人"凤姐"的成名历程,探究其成名的推广策略,对如何进行网络推广做出思考,提出需找到并反复强化核心炒作点,策划有创意的故事,并审时度势,在不同阶段巧妙地利用不同媒体进行造势等几种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9.
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使互联网不仅成为了网民娱乐互动的平台,更成为了利益者进行宣传营销的新栖地。基于网络媒介的强大效果和网络管理上的漏洞,诞生了一支有目的、有组织的"网络水军"。在网络传播中,"网络水军"不仅遵循了传播规律,还将宣传策略运用其中,以宣传话题、炒作事件、获得利益为目的,形成了一条严密的产业链条。  相似文献   

20.
宽带网络建设已从最初的炒作时期进入到全面发展的阶段。随着宽带网络技术的发展,干线传输及交换技术经过不断的更新和发展,已经基本满足宽带网络发展的要求,但最终用户的宽带接入技术,也就是所谓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一直是业内争论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