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瓦尔登湖》——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工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人类进人了前所未有的全球生态危机时代,生态文学由此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认可.通过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本身等关系的描写,生态文学表现了人类所面临的自然生态危机及其背后所蕴涵的深层的精神生态的危机,以期唤醒人们去正确面对和解决困境.  相似文献   

2.
由于人们对计算机网络的误用和滥用,导致所谓的“网络生态危机”。文章从网络生态危机及其实质入手,以文化的视角阐述了网络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对拯救危机中的网络生态系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杨东昌 《大观周刊》2013,(8):279-279
生态社会主义是当代生态环境危机、资本主义危机和自然科学新发展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因此,分别对这三个方面的情况作一些梳理和探讨,对于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把握生态社会主义的内涵和实质以资借鉴,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2014,(7):17-20
在现代风险社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生态危机时有发生,人类的社会生产活动需要转移到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径中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新闻媒体大有作为,应当积极扮演好生态知识的传播者、生态政策的宣传者、生态文明的监督者和生态风险的沟通者等多种角色。新闻媒体为了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应当在提高生态风险意识等路径上采取行动。  相似文献   

5.
张文娟 《现代传播》2005,(3):129-130
21世纪在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方面发生了生态性危机,具体表征为:自然生态危机、社会生态危机、精神生态危机、文化生态危机。就影视传媒文化而言,在精神生态和文化生态危机方面有不可忽略的症候。一、电子媒介传播与精神平面化在全球化进程中,一味的竞争和金钱至上改写着人们的精神家园,从而出现精神金钱化、信仰虚无化、人性扭曲化、道德沦丧化等诸多精神生态失衡状态,产生价值平面感、意义失落感、精神颓丧感,加之两方的价值观、信仰观的不断进入,人们的文化生态和精神生态的深层问题日益显露出来。应该说,20世纪电子…  相似文献   

6.
稿酬制度和作家的生存状态直接相关,给作家的文学生产提供了物质基础.但由于稿酬制度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密切相关,稿酬性质、稿酬形式、稿酬标准高低背后都隐藏着操控文学的各种社会力量,因此稿酬又成为了操纵文学生产的工具,其不合理之处必然影响整个文学生态和作家心态,带来文学的生存危机.因此,合理的稿酬制度对健康的文学生态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生态学的角度对网络媒体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构建一种新型的网络媒体生态系统结构,包括内生态和外生态系统两级层次。在此基础上,从系统控制的角度出发寻求网络媒体生态危机的解决方案,并进一步提出网络媒体生态的系统控制策略,最终达到打造绿色网络媒体,营造健康网络生态空间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当代人类社会的总趋势是在不断离散的基础上整合发展,“文化就是力量”的提出是以此作为出发点的。既竞争又互补的生态关系是宇宙的根本秩序,所谓文化是人类的生存方式,与对宇宙秩序同构。本文描述了当代科学与人文、人的内外发展以及社会和不同文明之间生态关系的发展,介绍了当代哲学对生态关系发展的反映。本文把这个为止的人类社会概括为普遍物化的物质社会,而人类社会正在走向普遍“文”化的文化社会,与此相伴的将是物质范式向文化范式转变。“知识就是力量”是物质社会的旗帜和物质范式的口号,“文化就是力量”是文化社会的旗帜和文化范式的口号。人类当前正处在空前危机和空前大转折的关键时期,乌托邦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网络时代文化传播的潜伏危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网络时代文化传播的特点,重点探讨了网络时代文化传播所潜 伏的危机。本文认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信息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知识经济 的到来,人类社会在进入21世纪所遭遇的首要问题将是不同形态文化碰撞而引发 的文化冲突。由于Internet给文化传播带来极大的快捷与便利,在一方面大大促进 不同形态文化交流的同时,另一方面又由于西方文化传播的霸权性、颠覆性和所产 生的新的不公正、不公平,以及网络时代文化传播所出现的工具理性无限膨胀与价 值失落和终极关怀的匮乏,使网络文化传播潜伏着内在的危机。忽视这种危机,将 加深人类社会固有的矛盾,使人类文化交流与传播受到阻碍。因此,正视危机是解 决危机的前提条件,人类不应有了网络而束缚自己,而应通过网络创造人类社会更 加美好的新生活、新文化、新世界。  相似文献   

10.
社交媒体平台下的网络生态正在发生显著变化,信息污染、信息安全、信息过载和文化危机的不断出现对内容管理提出了挑战,而传统的媒介管理和信息控制在应对网络生态危机方面存诸多"短板"。网络生态学为社交媒体平台的内容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鉴。通过将参与主体与社会技术环境有效融合在一起,网络生态系统视角下的内容监管主张转变思路方式、体现平衡观念、重视通力合作、发挥社交民众监管力量,从而构建良性的网络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1.
论网络伦理与网络空间的营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当前网络空间遭到高科技产物的“垃圾”、“病毒”等污染,出现“网络生态危机”的现状,阐述了网络伦理的概念、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生态危机和社会公共危机事件的频发,给全社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稳定。细究危机的起源,除了一般意义上的人类偏执于理性的自负而对自然无尽掠夺导致了自然报复外,还有中国特有的历史条件和当下经济高速发展所引发的一系列生态失衡、资源紧缺、贫富分化等复杂原因。破解发展和危机的深层矛盾,不但关乎人类的眼前生存,而且直接关乎人类的未来。在发展道路上高歌猛进中的中国人,面对这样困境,恐怕得多一些自我反省和危机意识了。胡粲然  相似文献   

13.
作者福斯特通过考察20世纪最后10年间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应对环境危机的经济措施,试图对生态与资本主义、生态与人类的和谐这一课题加以阐释,为我们认识当代西方社会开了一扇窗。  相似文献   

14.
生态博物馆—经济与文化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关于生态博物馆生态博物馆 ,是一种全新的博物馆的概念 ,是顺乎时代主题的转变而应运而生的新的博物馆形态。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发展到后工业文明 ,伴随着的是一个对自然资源肆意开发、对生存环境肆意破坏的过程 ,带来的是一个环境污染日益加深、自然资源日益枯竭、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生态平衡日益失调的惨重后果。伴随着后工业文明的发展 ,人类开始认识到人与自然界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意识到人类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危机性与重要性。 1971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行了“人与生物圈”计划 (MAB) ,包括中国在内的 10 0多个国家结成了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15.
危机管理研究源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军事和外交上危机事件的处理。具有现代意义的危机管理研究起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对危机的处理拓宽到了整个社会及个体组织所面临的危机。危机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本文所讨论的危机具有更多的社会性色彩,笔者将其界定为社会危机。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人类社会中,突发社会事件——也即社会危机无处不在,近年来的SARS事件、南方暴雪、手足口疾病及现在牵动无数人心的四川大地震无不表明突发事件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16.
张瑞 《大观周刊》2011,(41):19-20
文学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它是一种特殊的人类活动.又是这种人类活动的产物。文学活动不孤立于社会.而是在人类社会中产生并且作用于社会。在人类社会中自成一个系统.即作者一作品一读者。这三者也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有着密切联系的一个整体。作者创造出作品,作品为读者说认知,接受。研究后反馈给作者,作者再进行新的文学创作。三者之间以文学作品为纽带相互作用.呈循环之势。  相似文献   

17.
媒介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所谓媒介生态学(Media ecology),是指用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来探索和揭示人与媒介、社会、自然四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媒介生态学是人类在处理"人——媒介——砒会——自然系统"相互关系的生态智慧的结晶。它既反映了人类对媒介生态现象和媒介生态规律的漫长认识过程,也反映了人类对媒介生态经验和媒介生态知识的逐步积累和系统建构。  相似文献   

18.
危机传播研究的基础理论研究相对较弱,一些基本问题尚未得到充分的论证。本文对危机传播研究的缘起、危机的概念及危机传播的研究对象这三个问题进行了仔细辨析:危机传播研究的源头,是1947年美国国家安全会议之下的危机小组;从传播学角度理解危机,可以认为危机是与事物的根本目标相悖的一种破坏性的变动,具有变化的剧烈性、高度的关联性等特征,会形成重大的社会影响和关注;危机传播的研究对象是与危机相关联的社会信息系统及其各部分的结构、功能、过程及互动关系,探索、发现和克服危机领域的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科学方法,找到社会信息系统良性循环的机制,以此来减少危机给人类社会所带来的损害。  相似文献   

19.
邹玲平 《大观周刊》2012,(15):5-6,10
生态美学在经济领域映照了低碳经济理论,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与城市成为了人类所面临的最直接的问题,城市生态美学应运而生。在人类长达数千年的城市史上,城市一直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高级空间形态而存在着。城市作为低碳发展的载体,在生存城市的发展道路上如何较好地融入低碳的理念以构建低硕生态城市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本文以长沙为例,对生态城市的发展模式进地了比较详尽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历史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的角度,提出征集、研究、陈列人类标本的重要性。阐述了人类是自然界和社会的主人,人的活动“给自然界打上自己的印证”的论点。提出在历史的陈列中,应采取社会生态的观点,注意展现人类自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