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社会标签理论认为对于存在越轨行为的学生来说,他人尤其是重要他人或群体对其作出的否定性评价和处置措施,在学生越轨行为的形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管理者要慎重,防止轻易给学生贴标签,同时更要教育学生学会客观看待自己的行为及别人的评价,提高自身抵御贴"标签"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标签理论是社会心理学用来解释人的越轨行为的一种理论,该理论重点研究了越轨行为产生的过程,人一旦被贴上“越轨者”的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那种人。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角度出发,探讨问题学生如何不被帖上标签,以及标签理论对于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理论界对于"教育评价的本质与目的"仍然存在比较大的争议,主要表现为目标导向和过程导向的纷争、个体导向与社会导向之间的纷争、一元导向与多元导向之间的纷争、现实导向与未来导向之间的纷争。在强调多元开放的社会里,我们应多元地认识"教育评价的本质与目的",在价值尊重的前提下展开价值协商,并进行价值引导。各种关于教育评价本质与目的的理论纷争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在实践中,我们要根据评价的不同需要选择不同功能、模式和方式的教育评价。  相似文献   

4.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以生为本"课程理念。从不同学习理论的视角来解读"以生为本"课程理念得出不同的结论,人本主义理论解读为"以生命为本",行为主义理论解读为"以生动为本",认知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解读为"以生长为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从不同的角度将其解读为以生命、生动和生长为本。  相似文献   

5.
殷凤 《现代教学》2014,(11):47-48
在本次事件中,教师给予的是顺着小A提出的答案让他来还原课堂的"平静",正是这一次"转交",朱老师也有了"借题发挥"的机会,从另一个角度教育了其他学生。 朱老师对这次课堂事件处理得之所以比较得法,究其原因,我们不难看出,是对教师既有教育观念的冲击。长期以来,大多数教师都不自觉地对学生贴了标签,划分了"三六九等",其划分的依据自然是学生的成绩。然而,成绩代表的只是学生在某一阶段的学习成效,按理不能将其作为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的唯一指标。但是,在没有更好的评价指标的情况下,大多数教师自然只能“以成绩论英雄”。  相似文献   

6.
标签理论认为,个体演变为罪犯,其主要原因是被社会贴上"越轨者"的标签。标签理论视阈下越轨行为的相对性,贴标签过程的选择性,被贴标签后的固化性以及由于被贴标签而形成的非正式群体等都为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因此,要充分借鉴标签理论,做好高校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7.
徐星 《上海教育》2011,(19):28-29
建校近80年来,服务教育已成为香港喇沙书院的一个独特"标签",学校致力于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献身精神的新一代,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服务,同时,在为别人提供服务时抱着慷慨、开放的心态。  相似文献   

8.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我们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主要是把陶行知思想与当今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分析研究教育规律,以便更好地为教育发展服务。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的内涵陶行知先生在其"生活教育"理论中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的内容,详细阐明了生活与教育的关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时刻重视"寓教于乐",坚持"教学做合一"的理念,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职教育"重技术、轻人文"的现状,研究者提出"理论和实践并重,技术与人文融通"的办学模式,通过建立由课程体系、实践体系、评价体系构成的"三大教学体系"和人文教育团队、实践平台、人文职业校园建设构成的"三大保障体系",把人文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在实践中产生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理论研究对于"教育社会定位"往往采用一个"二元结构"分析框架,即或者把教育归结为上层建筑,或者把教育归结为经济基础。不同的教育社会定位往往会形成具有不同价值取向的教育政策。社会"三元结构理论"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认识教育社会定位和教育政策的新视角。教育政策的基本功能是管理和调整教育领域的社会关系和解决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1.
教育病理学是运用社会病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教育中的病理现象.从教育病理学的角度看,幼儿园教师的失德行为使教师教育职能的发挥受到了阻碍.其背景是“教育的歪曲条件”,本体是“教育功能障碍”,表现是“教师脱轨行为”.应对教师失德行为的策略要从社会大环境与教育系统内部小环境入手,严格入口,抬高门槛,杜绝不合格者进入幼儿教师队伍;科学评价,让幼儿教师有成就感;合理出口,及时将不合格教师清理出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2.
本土课程与教学论是指本土原生的适应本土的具有本土特色的课程与教学论,特指我国传统课程与教学论。我国本土(传统)课程与教学论的体系是以儒家课程与教学论思想为主线,包括“以学论教”的教学本质论、“君子成人”的课程教学目的论、“教学相长”的教学主体论、“仁礼文行”结合的课程论、“启发诱导”的教学模式论、“知行结合”的教学过程论、系统完善的教学原则论、发达实用的学习方法论、知能结合的教学评价论以及系统成熟的教师论所组成,具有独特的话语表达方式和概念范畴。我国本土课程与教学论是围绕“教学”而非“课程”、围绕“学”而非“教”、围绕“实证”而非“思辨”、围绕“经验”而非“理论”建立起来的,这就与西方课程与教学理论的发展路径明显不同,使它在概念范畴、理论体系、建构方法等方面有着不同于西方课程与教学理论的特色。  相似文献   

13.
任何理论都有其独立的命题网络。但教育学并不拥有自己的命题网络,倒是充满了各种争论性的话题。这些话题中,有些是其他学科"观照"教育的结果,本不属于教育学,也不是教育实践的核心关切,包括教育的起源、发展史、教育与其他事物的关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所谓的教育规律和教育原理、各种教育的影响因素等等;有些话题无所谓结论,话题的争论本身似乎比结论更有吸引力,包括教育教学的本质、各种对象的构成要素和功能、教育是科学还是艺术、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教育是否具有相对独立性等等;有些话题只具有抽象的形而上学意义,比如教育的终极目的、各种教育主张以及相应的批判;有些话题只是职业行动规范及其解释,却被描述成了理论的样子。教育学拥有如此庞大的话题体系却让人体验到一种理论上的虚弱感。从性质上看,这些话题无法衍生出理论命题,这使得这个话题体系已经由曾经的学术成就转变为教育学难以摆脱的学术包袱。  相似文献   

14.
在国家示范院校建设过程中,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创新性地将新生"入学教育"发展为"新生入职教育",并在具体实践中以"鱼骨理论"为指导,以"项目团队"为保障,以"双元考核"为抓手,以"九步操作"为流程,以"四个一"成果为载体,形成了集"规划设计—组织实施—即时考评—总结积累"为一体的立体式教育管理体系,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淮南子》是一部以道家思想为主旨、融合儒法等家思想的汉初集大成之作,其教育目的也体现了这一"以道统儒"的特点。其"主道员"、"臣道方"的教育等级论对君主和人臣提出了不同的目标期望;其"返性""去载"的教育目的论基于道家人性论的立场,借鉴儒法等家的学习思想,提出培养不同类型的、为维系统治和国家发展服务的人才的教育目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认为,王夫之的童蒙教育以"性日生而日成"的人性论为理论基石,以对儿童身心成长的特点与规律的认识为前提,以先入为主、以预为先、蒙以养正和施之有序为原则,致力于启发引导、培养儿童的自觉精神,重视儿童志向及兴趣的培养,主张运用"因材而授"的教学法,大力倡导唯物主义的知行观———"行可兼知",重视教师嘉言善行对儿童潜移默化的影响等等。这些思想对加强当代中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公民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廉为政本"、"吏为廉先"、"廉政为民"为主要内涵的儒家廉政思想,汇集、诠释着儒家学者们以礼治国的感悟和政治智慧。当前大力推行反腐倡廉建设,剖析思想和理论,儒家廉政思想为其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借鉴儒家"道德教化"理念,从树立"廉政"理念、进行"立志"教育、重视"知耻"教育三方面着手,强化党员干部公仆意识,有力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从哲学层面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以人为本为“核心”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发展方式,核心论是对中心论的发展和超越。中心论方式下的发展,是粗放式、外延式的发展,是见物不见人的发展,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天人关系及人我关系的日益紧张。核心论方式下的发展,是内涵式、集约化的发展,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其发展的结果是让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更加和谐的状态。因此,就中国发展方式的转变而言,用核心论统领中心论,用人的全面发展统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已是摆在我们面前唯一正确的抉择。  相似文献   

19.
古今中外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都明言或隐含着某种对人的假设,从而构成了从“内发”到“外铄”两个极端间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序列。新课程改革理论和实践的背后同样也隐含对人的假设:人的本性是向善的,人是具有学习心向的,人是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这种假设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李泽厚从马克思的“自然的人化”观出发,通过“积淀”、“文化心理结构”、“新感性”等理论阐释美学、美、美感与艺术,回应中外各派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