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蒙语电视翻译工作主要指新闻翻译、专题翻译、电影和电视剧等三种翻译。这里,我总结十几年翻译专题片的实践,谈一谈关于翻译专题片的几个问题。 电视节目的翻译归根结底以配合图像达到宣传欣赏目的。这是它与其它翻译工作的不同之处。两个不同语言之间进行的技术翻译与图像结合向观众传授主题、以达到宣传效果。 这三种翻译有自己的特点。新闻翻译是翻译新近发生的事实,对真实性和时间性有严格的要求。电影电视剧的翻译涉及人物典型性格、事件的发展、艺术的特点。所以翻译的要求应体现艺术性、创造性。 而专题片的翻译是新闻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2.
张玲 《东南传播》2016,(12):122-123
关于专题片和纪录片,有人说专题片就是纪录片,有人说专题片从属纪录片,也有的说专题片和纪录片是两码事,更有的说专题片是国外纪录片在中国的变种等等,我用近三十年从事电视专题片编导工作的认识与朋友们交流,现在的电视节目制作方式多样化,专题片与纪录片制作真没有很严格界限,如果要说有区别的话,只能是在于文学性与纪实性二者倚重的比例差异,主要原因在于美学观念不同,专题片是先立题偏重情感主宣传教化,纪录片是后立题注重纪实偏人文价值,所以我想就美学观念,谈谈电视专题片与纪录片的差异,与大家一起做个探讨。  相似文献   

3.
张馨 《新闻传播》2006,(8):68-68
当前企业电视专题片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出现干干巴巴的说教现象。笔者认为,造成这样的原因不仅与错误地将专题片看作是急功近利的政策宣传工具有关,也同电视台的传统运作方式和人员素质有关。笔者就结合在企业从事多年电视专题片的实践,谈几点制作电视专题片的经验体会。  相似文献   

4.
周吉 《声屏世界》2016,(5):45-46
随着中国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人物专题片作为一种节目类型,已成为各家电视媒体宣传本土历史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人物专题片在展现自身内容的同时也需要更好的为外宣工作服务。作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外宣类人物专题片的工作要点进行探讨,供广大电视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企业专题片(TV-SHOW)如同一张企业名片,是塑造、展现企业形象的最佳手段。广泛用于企业形象宣传、产品推广;生动直观,信息量大,有着广泛的社会接受度,让公司形象和产品得到图像和声音互动的宣传成效。  相似文献   

6.
陈振仕 《新闻实践》2006,(12):39-39
温州广播电视总台新闻综合频道在做好日常时政新闻报道的同时,各类电视专题片的宣传也做出了特色,做出了影响。一、做好发现典型、树立典型、宣传典型、推广典型的宣传,以典型宣传重点工作,以典型塑造榜样。在日常的新闻节目中,每天都有大量的主题新闻报道。应该说,  相似文献   

7.
季东山 《视听纵横》2004,(5):114-114
绍兴电视台对外宣传栏目《中国绍兴》开播以来,通过中国黄河电视台在美国斯科拉电视网中播出的专题片、特别节目等,已累计达到1000余部(次),这样的成绩,据了解在全国地市电视台凤毛麟角,仅此一家。2003年,在美国斯科拉电视网播出《中国绍兴》67期,共计312部专题片,比上年增长56%,居全国各理事台(省级卫视)首位。  相似文献   

8.
政论专题片一直以来都是宣传主流思想重要手段,在融媒体时代,政论专题片也成为集体记忆的重要表征。8集政论专题片《必由之路》通过图像修辞、声音修辞、宏大主题的个案切入、融媒体跨屏传播等路径,从视觉到听觉、从过去到现在、从国家到个人、从宏观到微观,实现了对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一历史跨越全面再现,而受众在这一过程中也完成了记忆的参与、回顾和创造,国家意识形态得到深刻认同,这正是政论专题片对集体记忆的建构路径。  相似文献   

9.
一、积累原始素材,做好档案宣传工作   以数字信号和磁带为载体的城建声像档案,具有现场性和重现性等其它载体档案所不具备的特性,在档案宣传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作为声像档案中的精品--城建专题片,集城市建设全景于一身,聚城建档案之精华而倍受青睐,它是对城市发展变化最直观、最真实的永久性记录,是研究城市历史的重要依据之一,可以说一部好的城建专题片就是一次科研成果.我觉得要做好档案宣传工作,必须注重对素材的广泛积累.……  相似文献   

10.
大型理论电视专题片《沧桑正道——科学发展观纵横谈》是江西电视台在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广电局领导策划组织下拍摄的一部重点理论片。该片播出后.在观众中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被誉为宣传科学发展观的电视力作。专家们认为,《沧桑正道》这部专题片以高度的政治洞察力和政治敏锐性把握了时代脉搏,适时、准确、生动、形象地宣传了科学发展观.为普及宣传科学发展观作了贡献。作为本片的总编导.我想在这里谈谈《沧桑正道》的创作体会。  相似文献   

11.
武陵逶迤,明山叠翠,座落在青山绿水中的芷江古镇,出了个被周恩来称赞为“法国通”的李风白,一位中国共产党的忠实党员,曾担任外文图书出版社法文翻译室主任,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一生留下大量的翻译作品,为我国对外宣传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外宣翻译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媒介,重要性不言而喻。外宣翻译不同于一般汉译英,译者在翻译中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原文进行"手术":增补、删减、编辑或改写,使译文清晰易懂又符合译语习惯,以达到对外宣传与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近日,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引发了舆论高度关注和热议,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本文以该纪录片为例,从主题、内容和媒介三个方面来解析新时期如何以新思路做好主题宣传。  相似文献   

14.
一、积累原始素材,做好档案宣传工作以数字信号和磁带为载体的城建声像档案,具有现场性和重现性等其它载体档案所不具备的特性,在档案宣传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作为声像档案中的精品——城建专题片,集城市建设全景于一身,聚城建档案之精华而倍受青睐,它是对城市发展变化最直观、最真实的永久性记录,是研究城市历史的重要依据之一,可以说一部好的城建专题片就是一次科研成果。我觉得要做好档案宣传工作,必须注重对素材的广泛积累。1.抓城市建设事件,及时跟踪录像。一名合格的摄像工作者要养成善于跟踪收集资料的习惯,对重大城建…  相似文献   

15.
于纪胜 《声屏世界》2012,(12):21-22
城市形象宣传片与专题片、记录片的呈现方式不同。作为城市视觉文化的传播载体,它不拘泥于事件、真实自然人的揭示、记录,而是通过对自然环境、城市面貌、文化习俗、价值观念等大视觉、大概念的影像展示,达到宣传城市特色和优势的目的。其视觉形象通常以某种城市定位为基准,通过具有代表性影像符号,以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力来达到塑造、传播独特、唯一的城市形象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电视专题片是影视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深入、集中地宣传与报道,这种高效、准确、快捷的传播形式能清楚地反映社会现象。因此,影视后期制作人员应注意电视专题片的剪辑,严格遵循剪辑原则,掌握剪辑技巧,制作出精彩的专题片。  相似文献   

17.
邱静 《新闻爱好者》2012,(16):76-77
专题片,是指以解说词阐述某种主题、理念、观点作为主要结构方式,附以画面、音乐元素进行说明、写意、升华的一类纪实性电视节目的统称。一部电视专题片,不仅因为它宣传的名山、名水、名人、名胜而名扬于世,更重要的是创作者  相似文献   

18.
党建专题片的直接功能就是对党员进行党性和先进性教育,但是,党建专题片要遵循电视宣传创作规律,适应受众日益变化的需求.否则,节目吸引力不强,党员干部群众不爱看甚至不愿看.笔者以创作党建专题片《回家》为例,认为以受众的审美意识和心理体验为出发点,充分调动电视各种表现手法,把政治性理念艺术化、把思想性的内容形象化,才能提高党建专题片的可视性,增强作品的吸引力、感染力.  相似文献   

19.
信息交流     
‘上海世博杯’——世博会与有声有色的广电宣传有奖征文活动评选结果揭晓。本期《征文》栏目选登了三篇获奖作品。叶汀撰写的文章对世博专题片中的资料导演工作的  相似文献   

20.
我们肥城电视台1987年12月31日正式建台开播,经过几年的发展和完善,在抓好新闻改革,办好本县电视节目的同时,一直重视以内保外、以外促内,相得益彰。从1991年到1996年,每年都向上级台提供大量真实、生动的新闻片,在中央电视台上稿5条以上,在山东电视台上稿100条左右,在泰安电视台上搞300条左右。我们还独立采制或与中央台、省台合作采制并在上级台播出了多部专题片。特别是专题片《桃乡肥城》,1995年在美国洛杉研熊猫电视台播出后,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这些在上级台和国外播出的节目,有力地宣传了肥城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