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和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论中的根本问题。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的对话与敞亮,只有通过交往方可了解事务本性,进而获得真理。雅斯贝尔斯的教育交往观为我们审视"师知,学不知"、"师知,学知"、"学知,师不知"以及"学不知,师不知"四种教学认知关系提供了一种新视角。教学共生是雅斯贝尔斯教育交往观之于现实教学的启示。其中,师生人格平等是教学共生的前提,教育爱是教学共生的纽带,师生学术对话则是教学共生的实质。  相似文献   

2.
教授的坚守     
雅斯贝尔斯是德国思想家,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1910年他和一个护士结婚。然而不幸的是,纳粹上台后,雅斯贝尔斯因妻子的犹太身份而受到当局的迫害,这位德国最著名的海德堡大学哲学教授随即失去了工作,他的著作被禁止出版。他的妻子不想连累丈夫的学术前途而要求丈夫放弃自己,尽管雅斯贝尔斯随时面临被送到波兰集中营的危险,但他却说:"我如果这样做的话,我的全部哲学没有任何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雅斯贝尔斯哲学的特征和基本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雅斯贝尔斯哲学的特征和基本倾向袁义江一、雅斯贝尔斯的生平与著作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Jaspers,1883-1969)是20世纪德国第一个存在主义哲学家。他出生于奥登堡,从小多病,少年时患有支气管扩张症后导致心率失调,医生曾预言他活不过40...  相似文献   

4.
哈贝马斯和雅斯贝尔斯建构了各自的交往理论 ,他们的共同之处都把“交往”范畴置于其理论的核心位置 ,并且都认为人类只有通过良好的交往才能达到理想社会的境界。本文对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评析 ,并在简要分析雅斯贝尔斯交往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两者之间的主要异同  相似文献   

5.
导写一、对话与对话式作文所谓对话,其浅层意义是指人际交往过程中所运用的“交谈”方式;对其深层含义的理解,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曾解释为:“对话是探索真理与自我认识的途径。”这种对话是深入灵魂深处的对话,雅斯贝尔斯称之为“一种在灵魂深处的激动、不  相似文献   

6.
雅斯贝尔斯运用哲学存在主义观点从精神自由的全人、爱的对话和交流平等三个角度阐述了他对师生观的理解。他的师生观对于人之存在的现实遮蔽的师生观具有一定的揭示作用,计划教育、注入式教学及有差等的爱等问题亟待解决。雅斯贝尔斯存在主义师生观对探赜培养自由全面发展的现代学生、营造对话爱的氛围、建立平等交往的师生观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7.
论大学的本性与大学教师本性的流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是什么?这个问题涉及到大学的本性与职能。原北京大学校长、高教界泰斗式人物蔡元培认为:“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认为:“大学是研究和传授科学的殿堂,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是个体之间富有生命的交往,是学术勃发的世界”。从大学发展的历史及其内在命脉来看,以上两位学者的回答不能不说是对大学内涵的真知灼见,为我们在现时代深刻把握大学的本性提供了具有普遍意义的理性参照。大学的本性,是指大学这一类事物必然具有的、能区别于…  相似文献   

8.
雅斯贝尔斯所有的运思都聚焦于喻示自由选择、自我超越、运命自承的“生存”,并借着对生存的追问探寻着现代人的精神出路.对他而言,艺术是言说生存的密码,进而强调了艺术对生存的澄明作用.他贬低所谓的“纯艺术”,认为这种类型的艺术无法承担生存超越的责任,无法对生命的超越之维发生作用.雅斯贝尔斯个人遭际所引发的生存意识和临界体验是其形成这一艺术观的关键因素,也是其艺术运思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要正确理解和评价雅斯贝尔斯的大学理念,应将其置于其生存哲学理论体系中全面把握.他的大学理念的理论核心是"生存",大学是"求真的生存共同体",即只有在其生存哲学体系框架下才能对其教育哲学核心概念作出剖析.而本着中国哲学的传统,结合中国教育的历史与当代的精神现状对雅斯贝尔斯的大学理念进行释读与扬弃也是颇具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研究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对大学理念进行厘清与探讨。雅斯贝尔斯的《大学之理念》和金耀基的《大学之理念》是比较有代表性的阐述大学理念的著作。通过分析两本著作的写作背景和两位学者对大学本质、科学及人文和通识教育看法的对比解读,我们能探寻出大学这一学术组织的理念真谛。  相似文献   

11.
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德国著名哲学家、神学家、精神病学家,是存在主义以及存在主义教育学派的集大成者之一。雅斯贝尔斯最为著名的教育哲学丛书——《什么是教育》,以"存在、自由、超越"的存在主义为哲学基础,集中反映了他的人本主义教学思想,对教育方法、教育本质、教育使命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指出教育的真谛是对灵魂的唤醒和本性的回归,详尽、深入地阐述了他对教育的看法和认识。尤其是雅斯贝尔斯在本书中提出的文化教育、自我教育以及师生平等等教育理念,对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解决教育中的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论文从雅斯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出发,深刻解读了本书有关教育的理论和思想,探索和追溯教育的真谛及本质。  相似文献   

12.
为跳出西方历史上对人存在问题的认识桎梏,雅斯贝尔斯试图用“交往”来解析人存在问题的本质,并对教育交往活动进行论析: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本真的教育即通过主体共在的精神交往促进主体灵魂转向的实践活动。雅斯贝尔斯教育交往理论对教育交往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与借鉴价值,未来教育交往史应加强对教育交往中共同体的关注与体认,加深对教育交往中苏格拉底式对话的还原和解读,加大对教育交往中主体共在精神交往活动的挖掘和探究,进而牵引着教育交往史研究者不断深度剖析交往主体中的个体及共同体,解读历史中“精神交往的人”与“人的精神交往”,解析现实中“变革的教育”和“教育的变革”。  相似文献   

13.
中国作为雅斯贝尔斯精神的第二故乡,却始终是雅氏的想象性虚构,他一方面借中国完成了自己的哲学建构,另一方面借中国以寻求西方文化危机的出路。雅氏对中国文化尤其是孔、老的解读充满了生存哲学的意味,雅氏文本中的中国图像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任何社会要维持其正常运行,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规则和权威效应,学校也不例外。雅斯贝尔斯(Jaspers·K)甚至认为,“对权威的信仰首先是教育的唯一来源和教育的实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一书入手,对其“教育之本真思想”进行了分析.同时反思了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状况.初步探讨了雅氏“教育本真思想”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教授的坚守     
张全民 《学习之友》2012,(12):10-10
雅斯贝尔斯是德国思想家,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1910年,他和在医院里做护士的女子结婚。然而不幸的是,纳粹上台后,雅斯贝尔斯因妻子的犹太人身份而受到当局的迫害,这位德国著名的海德堡大学哲学教授随即失去了工作,  相似文献   

17.
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本文分析了雅斯贝尔斯交往教学理论的主要观点和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对雅斯贝尔斯的交往教学思想对新型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在哪些方面可以提供借鉴和参考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对于何为教育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找到很多答案。在《什么是教育》中,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指出:"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  相似文献   

19.
林高明 《师道》2007,(3):18-21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忧心忡忡地提出,谁要是把自己单纯地局限于学习和认知上,即便他学习能力非常强,那他的灵魂也是匮乏而不健全的。  相似文献   

20.
雅斯贝尔斯坚信大学是一个追求真理和学术自由的地方,其生命力在于理想信念的确立及师生在知识传授中的思想碰撞。在他看来,大学存在的重要价值是要有效约束社会和人的精神沦陷,而不应在学术研究和教学活动中过于投社会与公众之所好,将注意力仅盯在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上,教师更为重要的职责是教育学生该以什么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就此,对今天落陷于精神信仰危机中的中国大学而言,这不啻一针清醒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