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设立了立案登记制度后,大量案件涌入法院,对解决司法实践中呼声很高的"立案难"问题大有裨益。但应明确的是立案登记制并非是专属于民事诉讼的制度,其对于刑事案件受理后如何审查、登记,尤其是刑民交织的自诉案件如何进行管理也有一定的适用性。立案登记制的改革为完善我国刑事预审制度提供了契机。因此,在明确目前我国预审程序存在的问题的前提下,借鉴西方刑事预审制度设置的经验,以期完善我国的刑事预审程序。  相似文献   

2.
预审制度是在法院正式开庭审判前对刑事案件进行的预备性审查,以决定是否起诉或正式开庭审判的制度。法、意、英、美四国的预审制度在设置和改革中既有自身特色又各有侧重。通过对四国预审制度发展的分析比较,总结它们预审改革中相同的价值追求,即追求程序公正、诉讼效率和人权保障。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有关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引入预审法官制度的讨论一直在进行.尽管预审法官在很多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国家也都有规定,但我国刑事诉讼模式与这些国家有着相当大的差异,在我国引入预审法官制度既不必要也不恰当.无论是基于犯罪嫌疑人权利保障,还是提高诉讼效率的考虑,强调和重视检察机关和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和职能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公诉案件预审制度的合理运行是刑事诉讼运行中程序正义和诉讼效率价值的具体体现。然而,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典并未设置专门的公诉案件预审程序与独立于实体审判法官的预审法官,新近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虽然将非法证据排除等重要事项纳入了审前准备程序,但却依旧存在"预审内容"和"预审法官"的规定空白。我国的香港、澳门、台湾三法域都在刑事诉讼立法中明文规定了公诉案件的预审制度,其中设置独立于庭审法官的预审法官、完善公诉案件庭前审查程序、增设庭前预备会议程序等许多立法制度与司法实践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  相似文献   

5.
公诉案件的预审程序是在检察机关提起公诉与人民法院正式开庭审判之间设置的由预审法官对公诉案件进行事先审查的程序。通过考察西方主要国家的预审制度的具体设置和运行机制之现状,从人权保障和公正、效益的诉讼理念方面分析,预审制度对于防止庭审法官的事先预断和对公诉案件进行筛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反映了诉讼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有其存在之合理性和必要性,结合我国的公诉案件庭前审查程序的现状,对于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公诉案件预审制度提出了具体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预审法官制度是大陆法系职权主义刑事诉讼模式的重要标志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有关国家或地区的预审法官制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预审法官制度的最大缺陷是赋予预审法官侦查权,赋予预审法官司法审查权则值得肯定。我国刑事诉讼法再修改应当引进预审法官制度,但必须进行适当改造。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域外民事审前程序的考查入手,联系我国关于民事审前准备工作的具体规定以及中国的现实情况,探讨建立我国民事审前程序的思路和具体方案。笔者认为:创新案件分流机制、创设法官助理或预审法官制度、建立健全证据开示与交换制度、建立答辩失权制度、开设预审庭等是切实可行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8.
《孙子兵法》是一部重要的古代兵法著作,其深刻的战略战术思想对应着预审的对立性、不确定性、层次性。在宏观上,务求全胜和"知胜有五"等战略思想能够成为预审的基本立场。在微观上,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实施主导预审、避实击虚、务求变化、留足出路、宽严有度、虚实结合、分化离间等战术。在《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及对程序合法性更加强调的背景下,侦查预审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孙子兵法》对于建立和拓展预审谋略体系,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公诉案件的庭前审查程序,西方国家大多称之为"预审程序",是衔接公诉与审判的重要环节,也是目前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必经程序.重构我国庭前审查程序,应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立法.考虑到我国目前的制度背景和现实条件,我们应采取"两步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作为"把关人",编辑的角色也在发生转变.编辑在媒介预审活动中应遵循"有限预审"的原则,以杜绝媒介失语,避免媒介审判,并保护公众的隐私权、名誉权.  相似文献   

11.
刑事诉讼法再修改将庭前审查程序中案卷移送的方式回归到全案移送,其存在着无法防止不当公诉和排除法官预断,以及难以实现案件繁简分流和辩方庭前参与的弊病。究其原因,这是由于我国刑事诉讼程序中尚无司法审查制度支持,对检察权和司法权关系定位不当,以及受传统诉讼观念影响所致。就此,我国应该逐步建立预审法官制度,完善配套程序,以实现庭前审查程序的过滤、分流和保障被告人人权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刑事庭前审查是相对于法庭正式审理而言的,是位于检察机关提起公诉之后,法庭正式开庭审理之前的中间程序。作为一种司法审查活动,刑事庭前审查程序对于刑事审判的顺利进行以及对司法资源的优化利用有着重要意义。为此,对现行刑事庭前审查程序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比较,从而尝试构建适合中国司法实践的刑事庭前审查程序。  相似文献   

13.
高校发展大学生党员,必须扩.好“入口关”。预审工作是保证新党员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做预审工作要把好“六关”,即:通过群众考察了解,把好“群众基础关”;通过理论考察把好“党的基本理论和党的基本知识掌握程度关”;把好入党动机关;把好政治审查关;把好对待工作学习成绩关;把好各种档案材料的审查关。  相似文献   

14.
《教育信息化》2005,(7X):34-35
2005年6月8日,教育部教育政府采购中心(教育部外资贷款事务中心)发布2004-2005年度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设备招标采购供应商(集成商)资格预审结果公告,随后,各项目省(市,区)的采购工作陆续展开,项目省和资格预审合格企业,到底如何看待“资格预审合格”?预审合格企业如何配合参与项目省(市,区)的具体实施方案和工程建设;各重点项目省(市,区),在中央宏观指导下,如何结合本地的实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并组织工程建设?在中央统一的招标投标资格预审工作结束后,各个项目地区的规划和动向是怎样的?为帮助读者对2004-2005年度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整体工作部署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本刊特组织了部分相关项目省和资格预审合格企业的访谈。  相似文献   

15.
立案登记制实施以来,行政诉权得到有效保障,行政诉讼案件数量呈上升态势,但伴随而来的是行政争议实质化解偏差现象日趋严重,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诉源治理制度设立的初衷。当前,司法实践探索的诉前调解、速裁审理、府院联动在推进解决争议纠纷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作用仍有限。在诉源治理大背景下,如何进一步优化行政审判资源配置,充分保障行政诉权有效行使,推动行政争议实质化解,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在能动司法理念指引下构筑行政诉讼预审程序,有助于整合利用有限的行政司法资源,保障行政诉权的有效行使,以规模效应推动整体行政审判质效的提升,进而实现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  相似文献   

16.
刑事立案程序是我国刑事诉讼的启动程序,加强刑事立案监督程序是建设法治国家的要求。通过剖析我国刑事立案监督程序存在的诸多问题,在立足司法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刑事立案监督程序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本针对建筑工程招投标中的“最低价中标”可能出理的问题,论述了产生此问题的原因。并从明确概念、发挥造价师的作用、资格预审及引入风险管理四方面提出了实行“最低价中标”原则的一些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确理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指标结构和字段内涵,将有助于提高评估专家的预审效果,促进评估实效的提升。这就要求被评估高职院校和评估专家要把握好评估指标与平台指标的关系、平台整体与平台指标的关系、平台字段与字段之间的关系、注释内容与字段内涵的意景。  相似文献   

19.
程序性违法是刑事错案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刑事审讯作为公安机关侦查办案中获取犯罪嫌疑人言词证据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受到公安机关和办案人员的高度重视。在"口供"至上的刑事办案理念的影响下,为了获取侦查破案的所谓"关键"证据,办案人员在刑事审讯时不惜违反程序法的相关规定。通过对刑事错案成因的考察,在刑事审讯过程中,较为典型的程序违法行为有:讯问地点违法,超期羁押,自创程序,假借合法程序名义非法讯问等等。强化办案人员的程序法定理念,确保刑事审讯的程序合法是预防刑事错案的良策之一。  相似文献   

20.
刑事申诉,作为刑事再审程序的启动方式之一,对于刑事再审程序有着重要意义。刑事再审程序的改革,自然也离不开刑事申诉的改革。一个完善的刑事申诉程序,必然是以保障人权为出发点,将一事不再理原则作为基础理念,在保持既判力的基础之上维护法律的正义。然而,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申诉与国际公认的准则相比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文章对刑事申诉改革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使其更趋于合理和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