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教师角色期望的内容不仅仅是教师角色行为,还包括教师的个人特征、职业地位、社会权利以及社会作用等方面内容。教师角色期望的实然维度包括:个人特征、教学过程、知识能力、职业道德、职业地位、人际关系管理、教育目标关注、职业成长、教育管理共九个维度。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中教师士气涉及教师的职业认同与职业卷入两个构面,从职业周期、学历、职称及性别为四个维度进行分析,研究结论如下:中小学教师士气呈现“低认同、高卷入”的“剪刀差”态势;从职业周期维度来看,30-40岁、进入职业稳定期与整合期的中小学教师处于士气的最低点;从学历维度来看,具有大专和本科学历的中小学教师士气最低,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士气最佳。  相似文献   

3.
教师作为学习者,是基于教师发展的主体立场提出的新命题,既契合职业本性,也适应时代精神。教师作为学习者,目的维度是"学以成人",内容维度是"学致广大",动机维度是"学起内需",过程维度是"学于互动"。成就教师作为学习者,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以增加教师自由时间为宗旨制定政策,学校要以激发教师真实学习为目标规划发展,教师本人要超越功利化学习重建"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和职业成熟度的特点及其关系。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总体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不高;年级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女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得分在选择目标、问题解决两个维度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学生的总体职业成熟度水平不高;男女生职业成熟度得分在职业价值和职业参照两个维度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职业成熟度城乡差异不明显。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职业成熟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关注学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之一,也是教师的职业行为特征之一.学生行为观察是学生关注的直接体现,学生的直接行为、间接行为以及行为环境都是观察的重要对象;教师对于学生行为的观察以意义单元为单位进行,意义单元与特定的教育目标相关联,科学的行为观察要求将行为划分成多个维度的意义单元后进行.  相似文献   

6.
受教育者的意愿、需求、状态、目标等因素是影响甚至决定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选择是他们诸多诉求的集中表达。研究通过对教师职业魅力、师范院校招生、师范专业就业三个维度分析教师教育的个人选择意愿,以期从教师需求和职业发展立场为教师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教师道德评价的二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教师道德的认识和评价存在着一个矛盾的现象:社会大众认为现在教师的职业声望下降了,而一些教育理论界人士却大声疾呼不要给教师过高的道德要求。教师道德由教师职业伦理与教师个人道德组成,对教师道德的评价应该从教师职业伦理、教师个人道德及两者的相互关系入手。这一矛盾现象源于传统教师道德观没有区分教师道德的两个维度:社会大众针对职业伦理,而教育理论界针对个人道德。当代教师专业化发展趋势以及教育的去道德化现象使得人们对教师道德的评价越来越忽视个人道德维度。由于教育是一种道德实践,所以教师道德评价的个人道德维度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对教师道德的评价不仅要认真考虑职业伦理维度,更要关注个人道德维度及其与职业伦理维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2003年,澳大利亚教育部颁布了教师专业国家标准框架,该标准提出了一个专业发展模式,在这模式中嵌入了职业发展和专业素养两大维度,职业发展维度主要界定了教师发展的阶段及相关的特征,专业素养维度界定了教师所应具备的专业要素。  相似文献   

9.
中职教师是决定中职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已有研究表明中职教师的职业认同与教师的专业发展、职业探索、职业动力、职业成功等密切相关。本研究对某直辖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认同状况进行调查,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得到职业认同的衡量结构包括职业动力、职业情感、职业目标三个维度。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调查发现中职教师的职业认同处于中上等水平,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不同职称、岗位、收入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描述四川省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心理枯竭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探索有效降低中小学教师职业心理枯竭的对策。方法:采用测量法,对四川省182名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心理枯竭现状进行测量分析,并系统考察四川省中小学教师职业心理枯竭的特点及对策。结果:四川省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心理枯竭与参照值相比情况较为严重,主要体现在个人成就感和认知枯竭两个维度上;职业心理枯竭的个人成就感维度在所教年级因素上存在差异;职业心理枯竭的情绪衰竭、去人性化、认知枯竭三个维度在有无辞职想法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职业心理枯竭的个人成就感维度在是否担任班主任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四川省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心理枯竭状况较为严重,同时教师的职业心理枯竭还具有受多种因素影响和心理枯竭状况普遍存在的新趋势和新特点,亟待社会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