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高考作文的评分细则虽然很多,但大体可以说就是立意、结构、语言三方面。通过训练,学生基本不会出现跑题的情况,结构上能符合议论文的基本模式,语言也能出现亮点。但要拿高分仅仅这样是不够的,那么我们和优秀作文的差距在那里呢?看下面这篇高考优秀作文:面对大海(上海考生)清代张潮《幽梦影》中有言:"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为知己。"当面对着海,面对着这片蔚蓝,我不禁想到:海以何人为知己呢?  相似文献   

2.
面对大海     
清代张潮《幽梦影》中有言:“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为知己。”面对着大海,面对着这片蔚蓝,我不禁想到:海以何人为知己呢? 海与大河不同。河流缓缓流淌,如老聃的“清静微妙,守玄抱一”;而大海变化万千,如庄周的“洞达而放逸”。海水的  相似文献   

3.
<正>【真题回放】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一书中,有过如下一段议论:天下有一人为知己,可以不恨,不独人也,物亦有之。如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为知己;莲以濂溪为知己;石以米颠为知己;茶以陆羽为知己;鹅以右军为知己;鼓以祢衡为知  相似文献   

4.
《新作文》2002,(33)
清代张潮《幽梦影》中有言:“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为知己。”面对着大海,面对着这片蔚蓝,我不禁想到:海以何人为知己呢? 海与大河不同。河流缓缓流淌,如老聃的“清静微妙,守玄抱一”;而大海变化万千,如庄周的“洞达而放逸”。海水的磅礴之势,海水的傲视天下,海水的宁静微澜——面对这样的海,我听到的是孟德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我  相似文献   

5.
赏读2002年中考优作的结尾,可以发现它们不仅具有内容上的点化功能,而且能优化结构,在文末留下浓浓的诗意使人陶醉。优化结构功能主要表现为: 一、首尾遥应呈圆合之美。2002年重庆市中考作文题为“以面对‘批评’或‘表扬’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有位考生拟题《‘交流’栏目的一次直播》,以模拟电视直播的形式再现批评教育和鼓励教育对学生的不同影响,文章这样开篇:“观众朋友们,欢迎收看‘交流’栏目,我是主持人爱莎。今天请到我们演播室的嘉宾是著名教  相似文献   

6.
话题作文作为一种新型的作文命题方式走入中考作文 ,已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那么如何写好话题作文呢 ?在这里 ,我就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点滴体会与同仁们商榷。一、沉着冷静 细心审题1 .注重“提示语”的剖析。提示语往往能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话题 ,更有效地打开思路。例如话题“绿” ,其提示语是 :“‘绿’是广受人们青睐的色彩 ,‘绿’被人们赋予众多含义 ,‘绿’还被众多文学家写成脍炙人口的写景美文。时下 ,也风行‘绿色’ :‘绿色’食品 ,‘绿色’材料 ,‘绿色’奥运……”从这段提示语我们可以看出 :①“绿”为人们青睐 ,因为它是大…  相似文献   

7.
2002年高考结束后,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邀请著名作家魏明伦按照当年的高考题目及要求写一篇作文,看看语文教师能给多少分。魏先生写了一篇题为《考场思考》的“应试作文”,结果得到的评价是:“文章是好文章,可以打满分;但作为应试作文跑题了,应得低分。”“文学作品与高考之间毕竟有一定差距,魏明伦虽然文采飞扬,思路创新,但今年高考作文话题为‘心灵的选择’,着眼点在‘选择’上,而魏的作文通篇都是对心灵的思考,到最后也没有作出明确的选择,显然扣题不紧,我给22分。”(2002年7月21日《文摘报》)无独有偶,2003年高考评卷结束不久,就…  相似文献   

8.
1995年11月14日《文汇报》报道:华中理工大学一项测试表明,大学生母语水平堪忧,新入学的硕士、博士生平均分竟不及格,“从随机抽取的答案看,有一半以上的考生写不出一些常用成语中的字,如‘罄竹难书’的‘罄’字,‘越俎代庖’的‘俎’字,‘动辄得咎’的‘咎’字”。1995年12月上旬,笔者在一所区重点小学搞丁一项调查。抽查五年级2个班100名学生的作文《我喜  相似文献   

9.
孙长江  冯岩 《学子》2009,(12):45-46
读清代张潮的《幽梦影》,总有着别样的感受。他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昔人云:‘若无花月美人,不愿生此世界。’余益一语云:‘若无翰墨棋酒,不必定作人身。’”他到底为了什么来讲这番话的,我是不管的;但我读出来的却是我们的考场作文里是必须要有“花月美人”“翰墨棋酒”。  相似文献   

10.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试验修订本·必修 )第三册有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的名篇《赤壁赋》 ,课文中有几个注释或不正确 ,或解释较为含糊不明确 ,现分别简单分析如下 :一、几个不正确的注释1.“举酒属客”中的“属”。课文注为“属 ,通‘嘱’ ,这里指劝人饮酒”。“属”有解释为“通‘嘱’”的 ,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属予作文以记之”中的“属”。《辞海》里也有“通‘嘱’”这一义项 ,但解释为“托付 ,请托”。同时 ,《辞海》里又有“倾注 ,引申为劝酒”这一义项 ,并引用“举酒属客”为证。徐中玉先生主编的《大学语文》(华…  相似文献   

11.
2002年高考作文话题是“心灵的选择”,当时,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邀请著名作家魏明伦按照高考要求写一篇作文,看看语文教师能给多少分。魏先生写了一篇题为“考场思考”的“应试作文”,结果得到的评价是:“文章是好文章,可以打满分;但作为试卷跑题了,应得低分。”“文学作品与高考之间毕竟有一定差距,魏明伦虽然文才飞扬,思路创新,但今年高考作文话题为‘心灵的选择’,着眼点在‘选择’上,而魏的作文通篇都是对心灵的思考,到最后也没有作出明确的选择,显然扣题不紧,我给22分。”(2002年7月21日《文摘报》)  相似文献   

12.
中学作文教学的地位如何?北京刘锡庆老师在《略论“中语”教学中的作文问题》《(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11)中说:“现在,在教学中,在相当多的学校里,‘语文’课不受欢迎,‘作文’更几乎成了‘阅读’课的‘附庸’或‘尾巴’。”对此,我深有同感。同语文老师攀谈,他们说语文老师在家长的眼里被看作可有可无———因为语文不像数学或其它学科,一道题不会,老师一讲就会了,水平容易提高。而语文,特别是作文,讲一讲,让学生去写,还是写不好。语文水平不是那样容易提高的。翻翻语文教师的教案,讲读课文大都非常重视,非常规范,一个学期,阅读课有几篇…  相似文献   

13.
中学作文教学的地位如何?北京刘锡庆老师在《略论“中语”教学中的作文问题》(《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11)中说:“现在,在教学中,在相当多的学校里,‘语文’课不受欢迎,‘作文’更几乎成了‘阅读’课的‘附庸’或‘尾巴’。”对此,我深有同感。  相似文献   

14.
赏读 2 0 0 2年中考优作的结尾 ,可以发现它们不仅具有内容上的点化功能 ,而且能优化结构 ,在文末留下浓浓的诗意使人陶醉。优化结构功能主要表现为 :一、首尾遥应呈圆合之美2 0 0 2年重庆市中考作文题为“以面对‘批评’或‘表扬’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有位考生拟题《‘交流’栏目的一次直播》 ,以模拟电视直播的形式再现批评教育和鼓励教育对学生的不同影响 ,文章这样开篇 :“观众朋友们 ,欢迎收看‘交流’栏目 ,我是主持人爱莎。今天请到我们演播室的嘉宾是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畅快先生。”作者在记述了两次现场采访过程并通过“畅快教授”…  相似文献   

15.
潘洋 《山东教育》2002,(35):55-55
《美文》杂志2002年9月下半月版“2002年全国高考满分作文展示”栏目加了编者的话:“编完今年的高考满分作文专辑,我们有一种感觉:高考作文‘八股化’的趋向越来越严重。这种‘八股化’的突出特点表现为:1.技巧模式化。比如开篇点题,多用排比句,多用反问句,篇尾升华。这几乎成为目前高考作文的定式。2.作文脱离生活,以知识代替生活。学生所选材料多为课本知识,比如屈原、岳飞、杜甫等是学生作文的主要取材对象。无论  相似文献   

16.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改文,业至辛勤,苟学生弗晓其故,即功夫同于虚掷。”(《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727页)他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一文中又说:“‘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怎样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呢?毫无疑问,只有让学生进行自改作文的实践,在实践中才能逐步形成这种能力。我在指导学  相似文献   

17.
纵观中考佳作,有的富有哲理,蕴涵深刻,令阅卷老师玩味沉思;有的感情真挚,富有诗意,使阅卷老师沉醉其中;有的机智幽默,出语诙谐,使连续读卷、眼睛已十分疲乏的阅卷教师,会在一笑中进入那特殊的谐趣境界,被你征服,慷慨地打出高分。江苏盐城市2002年中考作文的话题是“靠”,有位考生拟题《战“痘”记》,叙写治疗令人烦恼的青春痘不能“靠”乱投医,只能“靠”科学疗法的经历,文章结尾写得风趣极了:“镜子中,我脸上的‘小痘痘’‘大势已去’,只有三个‘残兵败将’还在‘坚守阵地’。看来与之道一声‘再见’,为期不远了。”多…  相似文献   

18.
戴元枝 《学语文》2003,(4):51-51
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曾经指出:“语文教育在普通教育工作中恐怕算得上是一个‘老大难’,而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要解决作文教学这个“老大难”,教育部颁布的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论语〉十则》中的第十则“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和《三点一测丛书·七年级语文》(科学出版社)都把“一言”翻译成“一句话”。把第十则翻译成“子贡问道:‘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吗?’孔子回答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对此我表示怀疑。我特意查了字典,《康熙字典》有“一字为一言”的注释,《现代汉语词典》(1997年北京,商务印书馆)有“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言诗、万言书,全书近二十万言。’”的注…  相似文献   

20.
读了《中小学管理》2002年第6期的卷首语《班子应该有“异己”》(以下简称“《班》文”),又读了同刊2002年第l0期的《班子应该有“异己”吗?》(以下简称“《吗》文”)。笔者认为,《班》文和《吗》文中的观点都有欠妥之处。此句名言为何意?“眼睛里不能有沙子,班子里应该有‘异己’。”对这句由中学校长高度概括地提出来的至理名言,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呢?第一,从语法句式上说,这句至理名言应该是一个对偶型的语法句式。至理名言前一句中的“眼睛”一词应该是“班子”的代名词;“沙子”一词应该既可以指“‘沙子’型的‘领导’”,又可以指“‘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