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植物育种是生物学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而育种材料的获取来源于植物种质保存库,即植物“基因银行”.鉴于目前重视育种的研究,而轻视乃至忽视植物种质保存研究的实际,因此,本文拟就植物种质及其保存的作用、重要性、方法和技术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植物育种是生物学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而育种材料的获取来源于植物种质保存库,即植物“基因银行”,鉴于目前重视育种的研究,而轻视乃至忽视植物种质保存研究的实际,因此,本文拟就植物种质及其保存的作用、重要性、方法和技术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不断增加群体的压力要求改进和发展新品种。然而,由于为获得新植物种积极研究和新植物种的数量迅速增加,保持或保存目前育种上尚不需要的原种不仅很困难,而且时间上也划不来。一些重要性可能不大而将来有潜势的种质,因而被舍弃或丢失。对于有绝种危险的原种来说尤其如此。现有的植物种质库通常表现为收集种子。虽然种子是遗传材料的一种  相似文献   

4.
植物种质资源保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研究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植物生物技术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办法,同时提出了种质保存中需要注意的几个常见问题。  相似文献   

5.
植物种质资源研究概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概述了植物种质资源研究的内涵与方法及我国种质资源研究的概况,针对种质资源的研究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认为在现阶段应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网络信息技术来加强植物种质资源评价力度,提高种质创新的强度,为植物种质资源研究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生物分子标记技术的概念及其分类,以及在植物遗传多样研究、亲缘关系分析、数量性状的基因定位与遗传图谱构建、品种改良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研究中的应用与现状,提出了当前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植物资源保存、繁殖、利用研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7.
文章综述了分子标记技术的迅速发展,指出RAPD(random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 DNA)技术已经在植物品种或种质鉴定,分子系统学研究和系谱分析,杂交种子遗传纯度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体细胞杂种、突变体等的鉴定,连锁图谱的构建(分子作图),种间基因流动分析和外源导入基因追踪,基因标记,育种过程追踪等方面得到了广泛而有效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植物种质资源多样性,是良种繁育的物质基础,通过相关资料的分析总结,概述了园林植物三角梅和樟树的种质资源多样性研究情况,为今后的资源多样性研究及其育种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苹果属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苹果组织培养在育种、快速繁殖、苗木脱毒、种质资源超低温保存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对苹果快速繁殖了特别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
在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工作中,当务之急是要组织开展全国林木种质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和濒危情况的普查,尽快制定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名录,同时,加快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保存、开发利用的体系建设,建立种质资源保存库(基因库),建立种质资源开发利用评估体系,以保证林木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开发。对此,由中国林科院林业所顾万春研究员主持完成的“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利用研究”,围绕林木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测定、评价与利用,历经“七五”立项、调研和论证,“八五”至“十五”国家攻关,耗时19年,研究创建了我国林木种质资源保存研究体系、保存技术体系与保存库体系,赢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1.
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桂容 《高教论坛》2007,(3):119-121
本文介绍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快速繁殖、植物育种、人工种子、种质保存及次生代谢物生产等方面的应用及取得的进展,指出植物组织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植物人工种子是指将植物离体培养中产生的体细胞胚或能发育成完整植株的分生组织,包埋在含有营养物质和具有保护功能的外壳内,形成的在适宜条件下能够发芽出苗的颗粒体。完整的人工种子包括3部分:胚状体、人工胚乳、人工种皮。植物人工种子技术主要包括体细胞胚的诱导与同步化、包埋方法、人工种皮制备、干化、贮藏及防腐等。人工种子具有可工厂化大规模制备、贮藏和迅速推广优良种质资源等优点,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3.
Mutation breeding is based on the induction of genetic variations; hence knowledge of the frequency and type of induced mutations is of paramount importance for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mutation breeding program. Although γ ray irradiation has been widely used since the 1960s in the breeding of about 200 economically important plant species, molecular elucidation of its genetic effects has so far been achieved largely by analysis of target genes or genomic regions.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whole genomes of six γ-irradiated M2 rice plants were sequenced; a total of 144–188 million high-quality (Q>20) reads were generated for each M2 plant, resulting in genome coverage of >45 times for each plant. Single base substitution (SBS) and short insertion/deletion (Indel) mutations were detected at the average frequency of 7.5×10?6–9.8×10?6 in the six M2 rice plants (SBS being about 4 times more frequent than Indels). Structural and copy number variations, though less frequent than SBS and Indel, were also identified and validated. The mutations were scattered in all genomic regions across 12 rice chromosomes without apparent hotspots. The present study is the first genome-wide single-nucleotide resolution study on the feature and frequency of γ irradiation-induced mutations in a seed propagated crop; the findings are of practical importance for mutation breeding of rice and other crop species.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大批农学家云集广西柳州市郊沙塘,开设了包括农作物的品种改良、病虫害防治、经济作物繁殖及农业化学试验等大批研究课题,取得重要成果,不仅使广西的农业试验出现了繁荣,而且对我国近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种衣剂是现代高科技的结晶,是最先进的种子处理技术.本文对种衣剂的概念、功能,组成成分特点、类型、发展概况及良种包衣技术相关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作物定量化育种及其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作物定量化育种的概念与特点;阐明了作物定量化育种的学科体系;介绍了作物定量化育种的研究现状;展示了作物定量化育种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指出了今后进一步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应用多目标决策的综合评价方法,对马尾松实生种子园子代测定林进行综合评选,依据对白砂国有林场11年生马尾松实生种子园的调查结果进行多性状综合优化选择,初步筛选出与永定对照(CK1)相比较生长量好且结实量高的家系70个,生长量最好且结实量最高的家系38个,这38个优良家系可以作为下一代种子园优先选择的建园材料。  相似文献   

18.
萘乙酸(NAA)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一类重要的调节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以甘草种子为材料,利用0.01 mg·L-1、0.1 mg·L-1和1 mg·L-1三种不同浓度的萘乙酸溶液浸种分别处理不同时间.结果表明:萘乙酸对甘草种子活力起重要的作用,适当的萘乙酸的摄入能使甘草种子的活力有明显提高.不同萘乙酸溶液处理下的甘草种子活力差异比较大,0.01 mg·L-1萘乙酸溶液处理下的种子活力比0.1 mg·L-1和1 mg·L-1的高;从处理时间方面,处理36 h后的种子活力最高,且差异比较明显;并且在所有实验组中,以0.01 mg·L-1萘乙酸溶液处理36 h的甘草种子活力为最高.  相似文献   

19.
种子传播是指种子以某种方式离开母株到达适宜生境萌发成苗实现定居的过程.种子传播方式有主动传播、被动传播,后者有风力传播、水力传播、动物传播、人类活动传播.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不同的生境有与此相适应的种子传播方式,种子的形态结构特点常与其传播方式相适应.在长期的协同进化中,传播种子的动物与植物之间形成了互惠共生关系,这对维持群落结构及其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在作物遗传育种中常用的几种分子标记,并且概述了它们在作物遗传育种中应用的几个方面(1)分子标记遗传图谱的建立及基因定位;(2)分子标记的辅助选择;(3)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研究;(4)品种纯度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