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语写作能力是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综合体现。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是初中特别是九年级英语教学的重点之一,更是学生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难点。英语写作教学要贯穿到英语日常教学中去,从单词、短语到句子、语段乃至篇章结构,日积月累,让学生在不断的积累和训练中提高英语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2.
李艳辉 《考试周刊》2011,(16):129-130
人类借助语言进行无限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如果外语教学过程中不能培养学生使用外语理解和表达思想的能力,就难以使他们掌握地道的外语和外语的精神实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已成为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现代英语教学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简单的单词、短语、句子和刻板的语法规则,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以致用,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达到与人交流的目的。英语听力、语法知识、阅读、写作一直是各种考试考查的重点内容,被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所重视。  相似文献   

3.
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英语写作训练相对薄弱,学生写作水平不高,而且很多人惧怕写作。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呢?一、扩大词汇量,夯实语法基础词汇是英语写作的基本要素,词汇是说话写作的必需材料,也是制约写作能力提高的瓶颈。因此,教师要督促学生记忆单词,记住单词的拼读、用法、意思等,通过要求学生朗读单词、听写单词、默写单词、遣词造句等促进学生记单词。更重要的是按照“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培养学生的词汇处理能力、根据上下文处理一词多义和熟词生义语言现象的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归纳和总结英语的习惯用法,提炼有用短语和固定搭配,以备日后写作造句之需。在阅读中学生养成提炼短语的习惯,遣词造句时分解和整合句子的本领生成自然会水到渠成,写作起来也自然会像庖丁解牛一般游刃有余了。  相似文献   

4.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主要注重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培养,其中"写"的技能要求最高,通常也是学生掌握较为薄弱的一环。为了提高学生"写"的能力,教师会在平时教学中让学生默写单词、短语、句子等。与单词相比,短语和句子的默写难度显然要大。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默写短语呢?笔者在教学中发现,让学生自己找出文中的短语并注释意义,效果更好。在以前的教学中,笔者总是直接把每单元的  相似文献   

5.
<正>写作是对学生英语学习的综合能力的考查,涉及篇章结构、句子构成、短语使用、单词拼写等多方面的内容。随着2019年中考英语试题的改革,书面表达分值增加,写作能力成为决定英语成绩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写作能力成为英语教学的重点之一。1.认真分析学生写作能力的现状针对不同能力水平的班级和学生要采取有针对  相似文献   

6.
当今,英语教学正不断变化,口语表达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英语教学不仅仅是单纯传授给学生单词、短语、句子等刻板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并能够进行人际交流。  相似文献   

7.
阅读能力是有效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手段之一,教师从小学低年级阶段就可以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习惯和能力,成功的英语教学要依赖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实践,因此阅读是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笔者尝试了在学校英语夏令营期间对一年级学生进行大量的单词和句子输入。帮助学生掌握单词的同时进行阅读策略的指导,最终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英语课是一门综合语言技能培养的课程,在教学中既要学生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同时又要兼顾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翻译能力是外语能力的重要方面,是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在教学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翻译技能。翻译可以分为口译(interpret)和笔译(translate)。口译是对短语、句子、段落或文章等口头上的翻译;笔译是对短语、句子、段落或文章等书面形式的翻译。口译、笔译两项能力在教学中都要兼顾,因为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学习语言最基本的目的就是要会交际,即会说会讲。在英语教学中,老师授课有时需…  相似文献   

9.
王岚 《考试周刊》2010,(31):114-115
英语教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改革。虽然传统"词—句—篇"的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往往注重文章里的词、短语和句子的运用,而忽略了文章的整体性,从而使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支离破碎,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综合培养。本文从英语语篇分析角度出发,就高职高专学生英语阅读技能进行的培养作阐述。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论述了在英语教学中口头复述课文的方法,共有三个步骤:理解,提纲和深化阶段。这个教学方法的目的旨在帮助学生记住新的单词、短语和句子,并最终达到运用自如。  相似文献   

11.
英语写作,要求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以书面形式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或传递信息。这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有效方法。近年来的中考英语中,学生最感困难、最容易失分的“写作”题目的分值,正在逐年提高。英语教师常对学生作这样一个比喻,作文就像建造一座房子,单词、短语是砖和瓦,而语法就是房子的框架。所以,要写好一篇短文,首先要积累单词、短语,然后再学习如何运用这些单词、短语,写出围绕一个中心思想的一系列正确的句子,构成一篇比较优秀的短文。初中学生写英语短文时,往往是根据情景提示写作,或是看图写短文。题目一般分为三大类:…  相似文献   

12.
写作 ,对于初中生来说 ,是一种较高的能力水平需求 ,在中考中也是一项难度较高的题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是我们从教者多年来一直探索、研究的重要课题。教学实践证明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并非一朝一夕的事 ,要有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一、首先要注重基本功的训练过好单词关。文章是由句子构成的 ,而句子是由单词和词组构成的。积累和掌握了大量的词汇 ,才算是为写作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在教学中 ,我要求学生必须结合它在课文里的词组、短语和句子一起去记。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弄清了该单词表示的意义以及搭配…  相似文献   

13.
蒋建华 《考试周刊》2011,(71):115-117
背诵在英语学习中尤其重要。通过朗读和背诵,学生可以积累大量实用的短语、句子、习惯用语;背诵可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在脑子里储存大量有用的词汇、短语、习惯用法及典型句子,从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运用能力。高中英语教师应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真正做到用"心"教学,就可以做到不断激活课堂教学,从而使高中英语课堂变得生机勃勃。  相似文献   

14.
攀登英语学习实验的课堂颠覆了以往以"单词—短语—句子"为主的教学模式,它以学生的听说为切人点,注重培养学生大胆、自信、敢开口的良好综合品质,它注重语言的整体输入,遵循"容错"原则,注重学生小组活动的开展,激励学生间的互动学习,重视过程评价,关注高效有序的英语课堂。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21,(37):91-92
初中阶段是学生系统接受英语知识和训练的关键阶段。新课改背景下中学英语阅读能力是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进行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要掌握最基础的单词以及句子短语,更为重要的是要在生活中学会运用课堂上所学习的英语知识。然而学生过于注重课本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对于英语知识运用学习的能力,学生没有打好学习的基础,导致在进行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存在困难。在英语教学中,学生主要是通过阅读来复习和巩固单词、获取信息和提升英语能力的。文章中,作者从掌握记忆单词的方法,解决阅读中的单词难题;丰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以及重视文化背景的渗透,有效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等方面谈谈初中英语阅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李芳 《河南教育》2005,(3):29-29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是书面表达,也是传递信息的一种交际能力,培养初步写作能力是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英语写作是一种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是对所学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在写的训练中,学生既要注意句子结构及单词、词组的用法,又要注意语法及标点符号的用法,还要有一定  相似文献   

17.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我们学习它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记住单词、短语、习惯用法以及零零总总的语法,而是要能够直接用英语与别人交流。因此,口语教学便成了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各地的中考、高考中,口语和听力更是不可忽视的部分。《英语课程标准》也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学生在初中阶段应能就日常生活的各种话题运用英语与他人交换信息,并陈述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在英语教学中,运用语言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一节英语课是否成功,关键在于学生是否能够将所学单词和句子运用于日常生活和情景中。教师教案设计和随堂教学中要时刻注意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交际能力。英语教学中加强写的指导,则更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单词、句子的理解,更容易记住每一个单词,每一句话。因此小学里加强英语书写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写作能力的培养是高中英语教学中最为关键的构成部分之一,一个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反应其对语言掌握的综合水平,所以不管是对英语单词的记忆和短语的领会,还是英语语法的运用,均能在写作中得以体现。学生只有熟练的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将不同的单词、短语连贯起来,构成英语句子,之后再将句子串连在一起,才能最后构成一篇英语文章。该过程并不简单,它考核的是学生对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本文将对高中英语教学过程进行研究,分析怎样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