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认知语义学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该文从原型观和范畴化、概念隐喻理论和意向图式理论三个方面分析了认知语义学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G.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是20年来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隐喻研究也从传统的修辞学和语义学方向开始向认知语言学方向转变。人们对隐喻的认识不再只停留在修辞学层面,而是将隐喻现象提升到思维方式的高度。这些认识促进了认知语言学的整体发展,也促进了隐喻的跨学科研究。文章以认知语言学隐喻理论为基础,结合教学实践,探讨隐喻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作用,并提出基于隐喻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3.
贾芝 《教学与管理》2012,(12):137-138
一、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思想认知语言学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美国和欧洲兴起的、由认知心理学和语言学结合而成的边缘学科,处于语言研究的前沿,其研究范围包括范畴化和原型理论、隐喻概念和认知语法等。认知语言学是人们加深了对语言学习和语言应用的认知过程和规律  相似文献   

4.
认知语言学将隐喻视为语言的本质现象,是一种认知手段,反映语言与现实及人类认知的相互关系。隐喻的实质是用一事物理解另一事物,用具体、生动的形象理解复杂、抽象的概念。隐喻对理解复杂、抽象的金融市场语言有重要意义,但当前利用汉语语料对金融市场语言的隐喻研究较少。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理论出发,从语言、认知、语用三个视角分析期货和债券市场汉语新闻报道中的隐喻用法及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比喻是认知语义学范畴的中心研究课题。在鸟瞰比喻研究历史的同时,撷取Lakoff和Johnson相关比喻理论,介绍隐喻在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地位。从认知语言学的观点来看,隐喻不仅具有构成概念的性质,同时也是扩展语言表现及其语义认识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由于认知语言学的兴起,作为修辞格之一隐喻的认知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众多语言学者致力于借助认知科学,竭力推导和阐释隐喻的真实内涵。作为认知现象一种的隐喻,对其意义特征的分析,将对揭示语言运转在本质与语义特征方面、语言教学等其他语言研究方面,将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本文从模糊语言学和语义学的角度出发,对隐喻中的意义理解作了探究;发现在隐喻意义的理解中,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角度将对同一隐喻产生不同的理解。这表明,具有认知功能的隐喻具有意义模糊现象。  相似文献   

7.
《认知语言学与语言教学》主要将认知语言理论与语言教学联系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该书概述了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理论,并结合实例探索认知语言学理论在语言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隐喻理论这一认知手段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隐喻就是建立在事物之间的联想,这种联想是随着认知能力发展而来的。因此,具有想象机制的隐喻成为认知语义学的一个研究重点,它不仅能拓宽人们的思维还能丰富我们的语言。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能够把隐喻认知功能渗透给学生,将会对课堂教学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同时隐喻还能促进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学习和掌握,使文化交流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9.
王军 《教书育人》2010,(8):85-87
一 引言 长久以来,隐喻一直被看作是一种修辞手段,借此使所描绘的事物或事件更加鲜活生动。但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隐喻逐渐成为哲学、心理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特别是随着认知语言学的产生,人们不再仅仅将隐喻视为是一种语言装饰手段和语言形式上的修辞,而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式。至此,隐喻也不再是文学作品的专利,而是包括科技语篇在内的任何语言使用过程中都会出现的概念投射过程。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科技英语词汇隐喻进行研究,同时阐述该种认知研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认知语言学与传统语言学不同,其经验主义语义观主张语言意义并不是对外部客观世界的反映,而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认识的反映。认知语义学在遵从人类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侧重研究词语和概念结构之间的联系,注重学习者基本认知能力和其经验对习得新知识的影响。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观、原型理论以及转喻、隐喻等概念对英语词汇教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语法隐喻是发生在语法层面的隐喻现象,是隐喻研究中的重要一支。受隐喻学整体研究的认知转向影响,单纯从语言结构层面研究语法隐喻的说服力显然是不够的,由于认知和隐喻的密切关系,从认知角度研究语法隐喻的必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将结合认知语言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相关理论,重点分析德语语法隐喻中的概念语法隐喻,包括及物性系统内各过程、词汇和句子语法层次的隐喻化现象。  相似文献   

12.
语法化是语言演变的重要方面,是当代语言学(包括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作者主要从隐喻,语用和主观化三个不同的认知角度对语法化特征、机制等进行进行综合阐述,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3.
《认知视角下的汉语“心”:文化、身体和语言》这本著作是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分析和研究汉语“心”的隐喻概念化。该书用认知语义学的分析方法研究在历史和文化背景下的汉语“心”的概念化,理解其文化背景下的人类认知的体验性质,以及语言、文化和认知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孟宏 《教育探索》2007,(11):43-44
经验主义语义观主张语言意义并不是对外部客观世界的反映,而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认识的反映.认知语义学在遵从人类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侧重研究词语和概念结构之间的联系,注重学习者基本认知能力和其经验对习得新知识的影响.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观、原型理论和隐喻等对英语词汇习得和教学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人们通过隐喻为事物命名、创造新词,认识新事物.隐喻理论能为一词多义现象、委婉表达提供了较好的解释依据.隐喻也被广泛地运用到文学作品和日常交际中,丰富了语言的表达形式.以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为框架,研究在语言形成和演变过程中隐喻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当代认知语言学理论的研究表明:隐喻是语言和认知共有的根本属性,隐喻的认知本质和认知功能等与外语教学有密切的关系。隐喻理论对词汇、句法、语篇等语言各层面以及文化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点,加强隐喻教学和学生使用隐喻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情态是当代西方语言学各领域的关注热点。传统语义学讨论了情态的基本定义、类型和表达形式等问题。语言类型学在跨语言的框架下概括情态的基本概念、类型以及情态的语法化过程。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话语分析聚焦于情态在语篇中的人际交互功能。认知语言学采用"力动态"和"力争控制"理论诠释情态语义。语用学从言语行为理论、礼貌原则等角度探讨情态的语用功能,并从关联理论的角度阐释情态话语的理解。本文回顾并梳理了情态在以上领域的代表性研究,以期对汉语情态和英语情态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传统隐喻研究注重在修辞学方面的研究,现代隐喻研究已超越语言本身的范围,人们开始从符号学、心理学、语用学、语义学等多角度分析,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研究隐喻的本质更是当今隐喻学研究的重心。本文以隐喻认知理论为指导,通过分析汉英两种文化在认知和构建时间上的方式异同对其共性进行分析,进一步揭示语言、思维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概念隐喻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该理论最初源自于Lakoff与Johnson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1980)。传统的隐喻被归为修辞学范畴,被看作一种语言现象,研究的是语言自身。当代认知语言学则是在本质上把隐喻看作一种认知工具、一种认知活动,具有普遍性。纵观隐喻研究发展的历程,隐喻的研究涉及了诸多领域,比如电影艺术。文章将从隐喻理论出发,分析电影《夏洛特烦恼》中的隐喻机制。  相似文献   

20.
色彩词语具有联想性和比喻性特征,可以产生积极或消极的联想意义。从语义学、历时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视角出发,以差异迥然的黄色为例,分析可知汉英语言中的色彩词汇在各自特定的文化语境中因语义扩展而形成产生了诸多带有民族性特征的色彩隐喻用以表达概念、状态或情绪。研究表明隐喻思维是汉英色彩词汇语义扩展的内在机制,是人类隐喻化认知在语义领域的凸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