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对侗文化圈旅游产品发展现状的分析,对其同质化原因及影响进行探析,认为缺乏合理的旅游发展规划、产品缺乏创新、圈内缺乏区域联动、旅游投资缺乏资金、旅游产品、需求市场、缺乏引导、等是主要原因,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乡村和谐旅游是乡村旅游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支撑和谐旅游发展的公共产品却大量缺乏,严重制约了旅游业的和谐发展,影响了旅游业对乡村经济的带动作用。本文基于公共产品理论对乡村旅游公共产品的内涵、分类进行探讨,分析了旅游公共产品对乡村和谐旅游的支撑作用,并对旅游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提出了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3.
分析皖南古村落旅游国际化的发展优势,指出其国际化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是旅游产品单一,缺乏吸引性;市场营销薄弱,缺乏进取性;村落管理不当,缺乏有效性。要加快旅游国际化的步伐,就应该强化“微文化”旅游主题,还要根据细分市场需求,完善旅游产品开发;依照国际化趋势,加强市场营销的力度;按照国际化标准,提高古村落的管理水平与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4.
旅游业从分散、封闭、无序的发展走向区域合作的模式,既是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潮流的要求,又是旅游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武汉和咸宁两市的旅游一体化呈现出蓬勃之势,但仍面临着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区域合作缺乏利益协调机制、缺乏统筹规划、缺乏跨部门的有效协调,在旅游资源整合、产品和线路整合、共同市场开发、旅游环境改善等方面缺乏有效的行动。武汉和咸宁旅游一体化的发展必须不断完善主体及其行为分工,不断推进旅游政策和制度的一体化、旅游产品和要素市场的一体化、旅游产业链条的一体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体化、旅游信息的一体化、旅游环境保护和治理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SWOT方法对青城山发展养生旅游进行了系统分析.分析结果,青城山发展养生旅游的优势主要包括:良好的生态环境、道教养生的优势、便捷的交通、较高的知名度;劣势主要包括:缺乏深度体验游、缺乏养生旅游设施、缺乏专业养生旅游人才;机会主要包括:旅游者需求方式的转变为养生旅游发展提供动力、政府对养生旅游的重视、养生旅游需求旺盛、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区位优势;威胁主要包括:旅游产品吸引力不足,旅游客流量相对较小、受自然灾害影响.因此,青城山发展养生旅游的优势多于劣势,机遇大于威胁.最后,文章从开发深度体验养生旅游产品,增强"体验性";把握好旅游区位优势,凸显"叠加效应";配置专门的养生旅游设施;培养养生旅游专业人才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城市旅游、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进行分析,深入研究城乡旅游一体化的特点及发展趋势。针对永川区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存在缺乏城乡旅游统一规划、城乡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城乡旅游产品断裂发展、城乡旅游经营模式发展不均衡等困境,通过采取“城乡旅游协同发展”的模式及相关措施,全面促进永川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概述了伊犁旅游资源的类型结构特征和旅游开发利用的现状,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是旅游资源深度开发不够、旅游产品的附加值低和缺乏旅游精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原则,探讨了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战略构想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慢旅游是种深度体验游、休闲型旅游方式。世界遗产地武夷山有休闲文化的根源,发展慢旅游走在全国景区前列,但受节假日制度限制、市场规模狭小等外部限制以及自身缺乏核心的休闲慢旅游产品、服务水平低、宣传不到位、慢游品牌还未建立等原因,未来发展慢旅游的道路仍很长。通过强化慢游意识和加大宣传以扩大市场规模,丰富慢旅游活动、完善旅游设施、打造武夷山慢城,增强慢旅游发展的持续动力。塑造休闲慢游最佳目的地的品牌形象,提高武夷山慢旅游的旅游吸引力。  相似文献   

9.
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对提高乡村居民收入、改善乡村环境、促进文旅融合、弘扬乡村文化有重要意义。苏南乡村旅游发展呈现出独特的魅力,但依然存在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缺乏文化底蕴、基础设施缺失等问题。可以通过打造吴文化特色乡村旅游,利用数字化媒体丰富乡村旅游形式,优化产业结构,构建文明乡风等方式进一步优化苏南乡村旅游的发展,使苏南乡村旅游产品具有持续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0.
赤峰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发展旅游产业具有良好的先天条件,但旅游资源较为分散,基础薄弱,缺乏整体布局,因此,对赤峰市区域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尤为必要.本文在空间结构、旅游产品、旅游线路、旅游市场、旅游系统、企业集团化方面,对赤峰市区域旅游资源整合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1.
试论侗族旅游发展过程中饮食文化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侗族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和侗族的饮食文化特色,指出了侗族饮食文化开发中的局限性,由于饮食文化资源在旅游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需要大力发展侗族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并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论湖南通道侗乡民族文化资源的特色与旅游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色的侗乡民族文化是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旅游发展的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民族旅游发展的基础。发展生态旅游是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民族生态旅游的发展应从观念、培训、宣传等入手,加强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
对侗族特色饭店产品的构建进行了理论探讨,并针对怀化地区的开发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从核心产品、实际产品、延伸产品三个方面提出了侗族特色饭店产品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4.
原生态侗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以三江县高友侗寨为例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至今仍基本保持原貌的侗族百家宴、侗族大歌表演等原生态文化已成为三江县高友侗寨最宝贵、最具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随着开发程度的提高,高友侗寨原生态民族文化同样面临着市场化的冲击。有关部门及高友侗寨应采取措施保护独特的旅游资源,依托原生态侗族文化把旅游业作为经济的支柱产业来发展,走一条原生态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关于传媒效果的研究,一直有不同的观点。本文以一个湘西侗寨的传媒实践为个案,分析了大众传媒在少数民族社会文化变迁中的作用,发现大众传媒并非像拉斯维尔所说的"魔弹"那样直接而强大,而是像"深水炸弹"一样受到各种"社会引信"的调控。它以其华丽的外表隐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的茫茫大海中,一旦遇到恰当的"引爆水深"就会发生爆炸,其爆炸的威力是巨大,影响是深远的。但是这种威力和影响同时受到"社会引信"的调控,这种"社会引信"就是隐藏在大众传媒背后的各种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6.
侗族保留了世界上少有的"原汁原味"的建筑群落,形成了独具历史特点和民族文化传统的建筑风格。开发、利用这些文化遗产,对于贵州的文化旅游开发意义重大。在旅游开发中侗族建筑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科学考察研究价值,通过开发侗族建筑潜在的价值,可以发挥它的综合效益,从而助推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试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知识教学的开展作为丰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和针对性特色教学是应当引起重视并适时开展的,这也是适应改革开放后对外交往的增多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对健身锻炼需求的多样化及对旅游行业和对外交流专业等教育工作中体育教学改革所提出的新课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走进课堂,在教学中具有巨大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榕江侗族风情与旅游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榕江县是贵州侗民族集中的聚居地,侗族风情十分浓郁。有独特的侗寨建筑、民族服饰、民族歌舞和民族节日,以及传统的民族工艺,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的瑰宝。针对侗族风情旅游的特点和状况,提出几点旅游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状况,提出了贵州发展参与式乡村旅游的意义,并通过比较天龙屯堡、郎德苗寨、镇山村等乡村旅游模式,探讨贵州参与式乡村旅游存在的不足,以及促进参与式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2000年由世界少数民族语文研究院和贵州大学西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研究所共同合作,一个为期9年的侗汉双语教育实验项目在贵州省一个名叫宰荡的侗族村寨举办。项目推行至今已有5年。一年前,笔者对项目进行考察,考察结果认为,双语教学成果较好,它在保护侗族传统文化方面是一种有效形式。如今,又一年过去,双语教学进展如何,侗、汉双语教学接轨成效怎样,项目是否继续发挥其保护传统文化功能,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再次前往宰荡进行考察,本文即为此行的考察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