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职语文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核心竞争力有着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高职语文教育要致力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高职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熟练的语言运用能力、成熟的语文思维能力、高雅的文学审美能力和深厚的文化素养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文化素质教育不仅影响着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也关系到学校良好学风的形成。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始终是高职教育中不容忽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提升高职学生的文化素质要注重文化素质教育向专业技术教育的渗透,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3.
文化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高职学生文化素质先天不足,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薄弱.注重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置、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教师文化素养等是提高高职学生文化素质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为宗旨,是学生学好专业课程,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创新能力的基础;对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实现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这就告诉我们,职业知识素质和职业技术能力教育是职教的两大目标。在五年制高职的教学过程中,只有将语文教学与专业课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是专门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基地,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专业能力为目标。学生就业时,企业不仅注重毕业生的专业能力,也注重其在语文教育过程中所具备的沟通能力、创造水平和团队合作等综合能力。因此,高职院校要实现语文教育对职业教育的渗透,需要在语文教育中注重学生的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文章主要论述了高职语文教育对职业教育渗透过程中的有关策略。  相似文献   

6.
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文学素养,如今高职院校语文教育一直处于被忽视的状态。经调查得知高职大学语文教育面临的困境主要有:人们思想观念落后、教材匮乏及师资力量不足。要改变此困境,必须对人才培养重新定位规划,同时改变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模式,将语文课程视为提高高职学生综合能力及文化素质的关键课程。  相似文献   

7.
崔丽萍 《亚太教育》2019,(1):101-101
职业能力是学生将所学知识、技能以及综合素养在职业活动中进行迁移与整合进而完成职业任务的能力,可分为一般能力、专业能力以及综合能力。高职语文作为培养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的重要学科,对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育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职业能力内涵以及高职语文教学现状出发,对职业能力视域下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分析和研究,希望高职语文教学改革能更加明朗化、针对化,进而提升高职语文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语文教材编排语文《综合性学习》板块,学生如何学习?有什么作用?综合性学习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扎实的基础。在实施综合性学习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积极意识观念,培养学生的自我关注意识、实践观念、共同合作观念共同合作观念等,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整体素养。  相似文献   

9.
传媒素养教育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培养,文章首先阐述了高职院校传媒素养教育与语文课程结合的可行性,然后提出在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中可通过观摩表演式、讨论式、实践式等教学方式来提高传媒素养,完善学生智育结构,提高学生德育认识和学生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0.
左玉灿 《文教资料》2008,(24):96-98
本文分析了在课程改革背景下高职语文教育教学当中存在的实用主义谬误,并结合实际,就高职语文教学内容中"实用文教学"、语文选修课的开设、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和课改背景下评价体系的改善等四个方面对高职语文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1.
刘金宁 《文教资料》2011,(20):26-28
高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改革要求,推动了高职语文教学的改革,人文素养是高职学生综合素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作者就通过《中国古典诗词欣赏》课程塑造和提升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和方法、策略提出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语文素养,指的是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所获得的个性品质以及心理认知方面的积累和提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可见,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3.
张云 《现代语文》2013,(12):22-24
高职语文课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学好各门专业的基础。高职语文教学要培养高职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就业和终身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职业技能培养,紧密联系学生就业发展,增强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启迪,培养其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使学生形成综合的职业能力。而事实上,高等职业学校中的语文教学重技能培养、轻文化素质的思想不断泛滥,课堂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这都直接影响了阅读教学效果。那么,如何才能切实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笔者对高职语文课堂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结合新课改精神及众多的语文研究者的新成果,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受学生、学校方面因素的影响,高职学生企业文化素养存在不足。高职院校应加强学生自励教育,通过课程整合、教学渗透、打造特色实训、创新文化活动等方式培养高职学生企业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5.
受学生、学校方面因素的影响,高职学生企业文化素养存在不足。高职院校应加强学生自励教育,通过课程整合、教学渗透、打造特色实训、创新文化活动等方式培养高职学生企业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6.
高职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社科课程,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是一门集工具性、人文性、思想教育性于一体的综合公共基础课程。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能够培养与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表达能力及文化素养,从而达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然而目前部分高职院校都只重视专业课的学习,而忽略了语文课程的建设。本文从高职语文的定位引入,针对目前高职语文教学现状及问题进行剖析,最后对如何提高高职语文教学质量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高全 《华章》2012,(27)
语文是五年制的高职学生文化基础的必修课,能够有效地提高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以及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形成综合职业能力以及创造能力也是有着重要作用的.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仍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就简单地探讨一下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的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丁兰兰 《华章》2008,(18):78-79
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本文就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语文素养从面向全体学生与兼顾综合素质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语文是五年制的高职学生文化基础的必修课,能够有效地提高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以及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形成综合职业能力以及创造能力也是有着重要作用的.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仍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就简单地探讨一下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的模式.  相似文献   

20.
论高职语文教学的缺位及定位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高职语文教学存在院校、教师、学生缺位的严重问题,因此必须科学审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定位,推进教学在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人文素养、夯实文化知识基础等方面综合改革,实现高职语文教学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