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语文教学法》是师范学校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直接为师范毕业生从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服务。它的教学兼具双重任务:既要学生“会学”,又要学生“会教”。由此可见,这一学科性质决定了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教材,学习教法,而且要注重实践环节,即切实加强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为此,我们提出了“自学导读———教师点拨———范例引路———参与实践”四位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从专业课的特点出发,从未来教师的需要出发,以学生教学能力的形成为指归,它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把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结合起来,把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教学基本功,以适应现实和未来小学语文教学需要。该模式的具体操作程序是:自学导读。在定向、定量、定目标的前提下,教师提出问题和要求,学生自读教材。这样做能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学生由被地学习转化为积极主动的学习。教师点拨。在检查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点拨、答疑,并适当补充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当前小语教改信息。这样不但使学生能动地理解、把握了教材内容,而且拓宽了学生视野,弥补我们的课本不能短周期翻新的不足。范例引路。根据教学内容和重点放教学录像...  相似文献   

2.
尹旭华 《中学文科》2009,(18):119-119
课程改革的施行,远程教育的发展,深深地影响着课堂教学。教育教学要重新认识课堂及其教师、学生、教材等诸组成要素,树立新的课堂观、新的教师观、新的学生观和新的教材观。  相似文献   

3.
《学前教育》2006,(9):42-42
教师依据音乐教育的目标和幼儿的生理、心理特征。运用语言、实物、道具、表演等手段,精心地创设音乐情境;幼儿在特定的情境中,通过自主参与、自我体验、尽情表现的音乐实践活动,获得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的发展。“情境·体验”音乐教学法的基本模式是设境——体验——表现。  相似文献   

4.
在丰富学校文化的过程中,积极建构教师文化路径,与学校的课程文化、学生文化相协调,是解放教师、增强课改实效、激发课程活力的关键所在。教师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合作、反思、自主。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对教师教育工作尤其是对培训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训者必须服务意识浓、教育理论深、专业水平高、科研能力强,这是做好教师教育工作、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的关键。而要建设好这样一支师资队伍,必须依托学习型社会这样一个大环境,努力把培训者建设成一支学习型的团队。这就要求我们每个培训者必须学会学习、实践、反思、协作与创新。  相似文献   

6.
英语情境教学是教师通过创设典型的情境,使抽象的语言形式变成生动具体的可视语言,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模式。情境教学具有直观性、实践性、注重发展性等特征,它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小学英语课堂情境教学中教师扮演着编剧、导演、演员等多重角色。精心地设计情境,切入学生生活;有序地呈现教材内容,控制教学过程;不断地感染激发学生情绪,促进小学英语情境教学的实施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的作风会逐渐演变成学校的校风。校长重视哪方面工作,全校也就逐渐重视哪方面工作。校长如果能够以身作则,管理严格,学校一定会纪律严明;校长乐于交际,教职工也一定会随之学会维持;甚至校长好喝酒,而教职工的酒量也会逐渐见长。所以有人说,校风就是校长的作风,看来也不过分。由此可见,在校长负责制的今天,校长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8.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学校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校对于人的影响也是深刻而久远的。成功的学校,是人才的摇篮,学生们能够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平庸的学校,则是智能的坟墓,学生们只能被动地学习,痛苦地学习。毛泽东同志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呼吁,不要把学生当作敌人,  相似文献   

9.
幼儿学习语言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教师有组织的语言的活动来进行语言学习的。那么,如何创设与幼儿生活经验相符,游戏化的专门性语言活动情境;如何利用环境创设,整合各种资源进行语言教学,为他们提供真实而丰富的听觉和视觉相结合的语言运用情境,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呢?  相似文献   

10.
“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具体现实环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教学资源;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它直观、生动、形象,能引起学生更多的联想,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自主、快乐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情境创设得好,既可以将数学知识还原到生活中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价值,又可以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那么,创设情境需注意哪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11.
一、导——良好的开端“导“的目的就是通过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学习状态。比如,教师可以设计与本课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导入课题。提出的问题要联系学生的实际,要有层次性,从而为学生接触新知识铺路搭桥。  相似文献   

12.
班主任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是教学工作的协调者,是学生的“心灵导师”,是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因此,班主任的工作要求我们全身心的投入,走进学生心灵深入。热衷于本职工作,尽职尽则,持之以恒,讲究方法对学生的关爱贯穿于班级管理的每时每刻,现就自己工作的实践,谈一下做班主任工作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教育部: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促进素质教育实施 ——教育部日前在山东济南召开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现场经验交流会。会上,教育部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抓住霞点,集中力量,认真解决好那些违背教育规律、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突出问题,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取得明显成效。一要科学安排作息时间,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二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  相似文献   

14.
作为教师,我们无时不在思考和探讨着如何教育学生才能让学生听话并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从早时的“严师出高徒”、“因材旆教”,到当今的“师生角色变化”、“换位思考”等方法和措施,都细心揣摩和研究过,但却忽略了一些看来平常而教育效果非凡的做法,那就是微笑、宽容和赞美。  相似文献   

15.
不少中小学教师都有这样的体验:做教师苦、做教师累、做教师难.为了推进学校的发展,激发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校长只能苦心经营,对教师管头管脚,殊不知这样做非但没有让教师体会到教育的“快感“,反而使工作日显被动,校长劳心劳力,事倍功半.……  相似文献   

16.
作文课既是小学语文教师最棘手的一个环节,又是小学生乃至中学生最头疼的一门课。其实,教师之难、学生之难归根到底是如何使学生有内容可写,有了内容又该如何表达。笔者想就这一问题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17.
一、有效教学是一种理念崔允漷先生在《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一书中认为“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他还认为“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8.
我带的班是省重点中学的高一实验班,由50位学生组成,汇集了全市各初中学校的尖子生。刚组建这个班时,全班学生就共同讨论,确立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讲团结、特别负责任、特别有作为”的班级精神。一学期后,有些学生因为种种原因,学习上没有了昔日的风采,产生了失落、自卑,在班集体中变得沉默、离群。  相似文献   

19.
韩渤 《教育革新》2010,(7):56-56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看似启发学生思维,但实际上这种思维是处于被动状态,影响教学效果。要改变这种局面,我以为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教育人事制度的改革,教师的流动性日趋增大,教师年龄、知识结构不断发生变化。以我校为例,学校现有教职工35名,30岁以下22人,占教师总数的62%以上。从他们的工作表现看,青年教师由于年轻而精力充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