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屯契约文书,见证清至民国安顺屯堡社区民间契约的规范化,体现清代“屯田”在屯戍制解体后成为高税田,而从永佃权到"一田两主"的顶田契约及其他杂契,作为藏于民间私家的乡村档案,对明清以来到20世纪50年代的安顺屯堡村落,尤其是废除屯戍制度后的安顺屯堡村寨的赋税、地租、生产力、生产关系、土地交换、家庭遗产继承、乡亲寨邻的人际关系等情况提供了研究的资料,对国内专家学者对研究屯田制度及其解体后的安顺屯堡村寨的研究以及中国契约文化、民俗文化的研究,提供了较为难得的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2.
大觉寺藏契约文书是指北京大觉寺所珍藏的百余件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契约文书,该类文书真实反映了本寺院与民间的经济往来状况,以及寺内僧侣需遵守的清规戒律。因其大部分为僧俗间交易文书,词汇多具佛教特色,其中"香"类词汇尤为突出。对此类词汇进行考释,有助于相关文献的释读。  相似文献   

3.
大觉寺藏契约文书是指北京大觉寺所珍藏的百余件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契约文书,该类文书真实反映了本寺院与民间的经济往来状况,以及寺内僧侣需遵守的清规戒律。因其大部分为僧俗间交易文书,词汇多具佛教特色,其中"香"类词汇尤为突出。对此类词汇进行考释,有助于相关文献的释读。  相似文献   

4.
契约文书在我国民间流传数千年,随着殷墟甲骨、秦汉简帛、敦煌吐鲁番文书、明清档案和徽州文书的发现,它的研究价值愈来愈为学者所重视。民国契约文书因存世量大,变化剧烈,正在成为新的学术热点。邯郸学院藏太行山文书存有大量华北地区晚清民国契约文书,其中民国邢台县王氏家族契约时间从民国七年(1918年)至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内容包括买卖田房契、典当田房契、分单契和完粮纳税单等,共23件。王氏家族契约文书,作为珍贵的地方文献,反映了民国时期邢台县王氏家族的兴衰,对于研究民国契约制度、华北乡村经济生活状况以及民间田房买卖、典当、分家析产、完粮纳税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5.
该文从民间征集的清代广东德庆州、罗定州等粤西地区契约文书作为研究对象,以王万盈辑校的《清代宁波契约文书辑校》作为长江下游流域地区的参照对象,借助该参照对象从文书体例、中介制度、妇女地位等三个角度着手,从特别现象中形成问题,讨论清代西江流域农村地区契约文书的特点及农村社会状况。  相似文献   

6.
"佯僙人"是自元明以降广泛分布于红水河上游地区的一个世居少数族群。以收集到的清代晚期有关"佯僙人"的社会经济契约文书为材料来源,以石其斋家藏契约文书为分析个案,以历史人类学相关理论为学理分析基础,对该流域族群这一时期的经济生活与乡村社会的诸多文化特征进行了初步阐释。深入对这一领域的探讨,有助于在清代晚期咸同兵燹以后,深化对地处帝国内部边陲的苗疆腹地村落社会与国家关系的整体性认知。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贵州黔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发现了大量的清水江文书,其中苗族女性参与或主导的土地买卖文书遗存极为丰赡.以之与徽州文书已有的研究成果试作比较,发现苗族女性买卖土地文书所呈现出来的形制与特点与徽州地区大致相同,即苗族女性的土地买卖文书在纸张选用、书写格式与汉字书写逻辑上,显示出其继承和吸收汉族契约文书基本“契式”的一面.而考“立契人”“产权来源”“出卖原因”“买主”“领价与署押”等契约要素与内容的具体表达,又与徽州文书多有不同之处,表现出了较强的地域性与民族性之特点,尤其是女性买主更为徽州地区所绝少者,呈现了苗族女性具有较高社会地位与权利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8.
运用审辨字形、排比归纳、参证方言、审察文例、参考异文等方法,对清代以来浙江地区契约文中的俗别字、方言字、疑难词、方俗词进行考辨,以期恢复契约文书的本来面貌,提高清代以来契约文书整理和相关研究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清代至民国时期,宗族势力参与契约文书最主要、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在个人签订各种契约文书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得到宗族的认可或批准。在土地等财产的流转过程中,宗族势力或直接成为交易行为的主导者,利用说合中人和亲邻的角色施加影响,参与并直接影响交易过程;或是作为宗族财产的支配者对众存产业进行管理,参与家产的处分;或是作为交易行为的见证者,以见卖人、在场人的身份行使知情权和监督权,对交易过程施以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0.
契约文书中保留了民间社会生活中珍贵的语言文字资料,在语音、词汇、语法、文字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选取《清代山西民间契约文书选编》晋西区文书中的一些疑难词语,如?业、荣日、转揭、搭兑、交义等,运用比较、推勘等方法进行释义,为契约文书的充分利用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