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写通讯要严格选材,力求用最少、最典型的事例老深刻地说明事物的本质。这和采访时恰恰相反,采访象“韩信点兵”,获得的材料越多越好。写作时,则要以一当十,选择最精当叫响的材料。如果不注重选材,一篇通讯写起来堆砌一堆例子,不但不会深化主题,而且会分散和冲淡主题。. 下面是我们的一篇修改稿,括号里的正体字是从原稿中删去的部分。机器医生当人们运输、打麦,特别在前段机器轰鸣,给旱魔做斗争的时候,乡亲们不约而同地想起邵养增来。  相似文献   

2.
前面的两篇“漫谈”主要讲,在通讯的采访、构思和写作过程中,要始终伴随着具体的形象,要始终伴随着浓烈的感情,这是形象思维的两个重要特点,也是写好通讯的两个必要条件。本篇所要讲的是,在通讯的采访、构思和写作过程中,还要始终伴随着丰富的想象。这是写好通讯的另一个必要条件,也是形象思维的最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3.
《今传媒》1997,(4)
人物通讯的采写技巧文/候三省人物通讯的采写技巧写好人物通讯这一体裁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而要写好人物通讯,采访是第一关键。如何“挖回”你所需要的材料一是迂回式采访。在确定了采访线索与采访对象之后,采访者一般急于想“挖到”第一手资料,因此,大都跟被采访...  相似文献   

4.
经过认真的采访,了解、掌握到许多材料,跟着就遇到了一个新问题:写什么?是写新闻,是写通讯,还是写文章?……给报刊写稿,究竟运用什么体裁形式来写,本来应当根据材料的内容、价值和当时宣传的需要来考虑和决定。可是,有些写稿者往往不是根据这个前提来考虑,而是根据个人好恶、个人欲望来写。结果常常把应写新闻的写成了通讯,把该写通讯的写成了其他体裁。当前,一种较为普遍的倾向是,有人热衷于写大块头的通讯,不愿写新闻.非写新闻不可时,就把好材料搁在一边,留着写通讯。而把意义不大的材料,写在新闻里。这主要是因为一些同志重视通讯,而不大重视  相似文献   

5.
现在有些记者离开文字材料写不成稿。他们采访,首要任务就是要材料,材料到手便万事大吉。文字材料成了他们离不开的“拐棍”。 新闻稿件“七分采访三分写”,采访是记者的基本功。成功的采访在于深入实际,亲见、亲闻、亲知、亲感,这是新闻生产过程中最生动、最丰富,也是最见功力的一环。斯诺历经艰险走  相似文献   

6.
写好人物通讯是一门很深的学问,笔者结合自己的认识和写作体会,谈一下人物通讯写作的三种关系. 取与舍的关系 要想写好人物通讯,第一步就是要进行深入细致的采访,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这个过程很重要,但决定成败的是第二步,即主题的确定与新闻素材的取与合.  相似文献   

7.
如何写好通讯?我的体会是要突出五个“动人”。即:要有动人的事迹;要有动人的个性;要有动人的细节;要有动人的描写;要有动人的情感。一、要有动人的事迹。换句话说也就是要有典型的事例。一个先进人物的事迹是很多的,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那就不成为通讯,而只能是流水帐。所以采访时要深入,搜集资料要细.但是写作时,一定要严格选择.选用那些最生动感人.最能说明问题的事例。1979年秋天,省上给全国农业、财贸战线群英会准备材料。长安县内苑机械厂.在厂长吕勤计的带领下,由一盘供护起家.发展到当时年产值240万元.利润40万…  相似文献   

8.
工作通讯是报纸上常用的文体之一,它着重报道某一地区、某一单位在某项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经验,或反映实际工作中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从中提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以推动和指导实际工作。因此,工作通讯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笔者认为,要写好工作通讯,除了认真采访、精心提炼主题等等之外,还要有全局观念,善于从大处着眼来把握选题;文章要有一个合理的、内在的、符合描述对象本来面目的结构;要从小处落笔,选材上要兼顾可读性;语  相似文献   

9.
记者通过深入的新闻采访,掌握了真实、具体、丰富的新闻事实材料之后,便要进行新闻写作。新闻报道写作体裁主要是两大类:消息和通讯(包括通讯、特写、调查报告等)。当记者必须首先把消息写好。  相似文献   

10.
通讯的主题,即通讯中所表现的中心思想。“文以意为主。”衡量一篇通讯写得好坏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主题是否正确,是否深刻。因此,提炼和深化通讯主题是写好通讯的一项基本功。怎样提炼主题?首先要追求“高”与“阔”的认识境界。“高”即立意高远,“阔”即思路开阔。即要把采访来的材料,放在特定的形势下,站在时代、全局的高度,找出它们在此时此地所显示的特征,进而挖掘出事物本身所蕴含的最有现实意义的思想。穆青同志写的《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就是一篇主题深刻、针对性很强的优秀通讯。这篇通讯通过77岁的老共产党员潘从正长年累月坚持植  相似文献   

11.
记者要善于从当前政治生活与各种社会现象中,挑选最有意义最新鲜的事物进行报道,写新闻需要这样,写通讯也不例外。新闻要做到这样比较容易,因为能够构成为一条新闻的事物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时间性。通讯由于大多是一种综合性的报道,特别是写一篇历史性的通讯,更需要应用大量的资料。这里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组织材料,特别是如何应用旧  相似文献   

12.
用典型材料表现主题新闻的主题确定以后,就要着力去选择典型的材料来充分地、深刻地表现它。选材的原则是:凡是有利于突出主题的材料,都要有效地加以利用;一切游离于主题(即与主题关系不大)的材料,不管它多么生动,则要毫不可惜地加以舍弃。穆青等同志写《为了周总理的嘱托……》这篇通讯时,就选择一系列典型材料着力描绘了文化大革命中吴吉昌的遭遇,描绘了、他当时所处的典型环境,再现了一些令人不快的真实情况。例如吴吉昌被打成了残废,  相似文献   

13.
在采写人物通讯时,为什么有的作者写得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有的作者却写得平淡如水,无滋无味?除了采访缺乏功夫,不能捕捉具有典型意义的情节和细节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材料的处理,不能从意蕴上下功夫。也就是说,开掘不够。成功的人物通讯,却不是这样,请看通讯《车向高原行》中的一段描写:  相似文献   

14.
(一)强调踏青采访。风貌通讯采写的关键,在于勤跑、踏青。习惯坐办公室,凭死材料是写不出风貌通讯的,而应出去多走走,多看看,多问问。离开了踏青采访,离开了现场访问,离开了记者的耳闻目睹,风貌通讯是写不成的。从一定意义上说,风貌通讯是作者用脚板跑出来的。当年瞿秋白如果不跑到苏联去,就写不了《饿乡纪程》、《赤都心史》;斯诺不跑到中国来,不闯进延安去,也写不出《西行漫记》;范长江当年不到大西北去采访,《中国的西北角》也同样不可能问世。  相似文献   

15.
在新闻写作中,我喜欢写采访札记,每年都要写一些。从我的经验看,采访札记的特点是:所用的材料是真实的,但不一定新闻五要素俱全,它不同于消息:有时有人物,有情节,但一般不全面铺开,它不同于通讯;有分析,有议论,但不长篇大沦,它不同于评论。它足以事实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新闻写作中,在主题思想和结构大体确定之后,就是选材了。比起其它文体来,新闻的选材尤为重要,因为新闻必须完全真实,必须用事实说话。用事实说话,就要用具体的材料写新闻。离开了具体的材料,只能说空话,那就不成其为新闻了。因此,有经验的记者(通讯员),总是极为重视新闻的选材的,总是通过采访占有各种各样的材料。具体说来,主要应占有如下几方面内容的材料。  相似文献   

17.
四月三日下午,原开封日报记者,现新华社高级记者周原同志,给开封市广大新闻工作者作了人物通讯的采访与写作的报告,并就如何做一名好记者提出了看法。周原同志说,记者要深入采访,到群众中去搞调查研究,掌握大量素材,从中寻找最能说明问题的东西。有的记者到采访对象那里一转悠,交谈几句,就走了,文章就写成了。这样“蜻蜓点水”写出来的东西只能是人物的皮毛,没血肉,没灵魂,不丰满,不感人。记者必须熟悉你要采访的人物,必须占有大量材料,必须站得高一些,统观全局,才能写得生动。记者必须深入实际,亲自实践,在  相似文献   

18.
目前,报纸上通讯类文章是数量最大、堆积最普遍的体裁,各种专版、专访无不以通讯的形式面对读者。然而仔细阅读却觉得很多通讯没有通讯的滋味,倒是像小说,或是散文,间或还有些像信息集粹的东西,感觉比较杂乱。在不少人眼里,通讯是个筐,什么都可以装;通讯无定章,想写多长写多长,成了对通讯的新定义。也因为“好写”的原因,有些人在材料在手的情况下,究竟是用通讯还是用消息来写都快弄不清楚了。首先,通讯和消息到底有何区别,如何写,应当有一个明确的界定,选择用消息还是用通讯也应当有一个适合的标准,尤其在使用通讯时,应当包含的内容要弄清…  相似文献   

19.
写人物通讯,绝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一定要写好他的“眼睛”。什么是一个人物的传神之“眼”呢?怎样去抓这个“眼”呢?我认为,抓一个人物的传神之“眼”就是要抓他的特点。这包括人物特点、职业特点、思想特点、性格特点和生理特点等等。至于怎样才能抓住“眼睛”,关键是作者要认真采访和观察,也就是说,在采访人物时,要耐心询问,细心观察,从中找出你要写的人物  相似文献   

20.
想好了再写     
我经常和通讯员打交道,发现有的通讯员采访回来,也不好好想一想,稿纸一铺就写将起来。写了上句,不知道下句是什么,写完了第一段,不知下一段要说什么,半天也没把文章写成。这是一些通讯员的通病。那么,采访之后,什么时候动笔合适呢? 首先要把主题确定下来,写个什么意思要弄清楚。用什么形式写也要弄清楚,写消息,写通讯,还是写故事,要选定一种。文章用个什么标题;写几层意思,每层意思写几段,每段都需要那些材料;文章怎样开头,怎样结尾。这些都想清楚了。才可以动笔。总之,动笔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