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发布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更好落实阳光体育运动,不至于使阳光体育运动成为“应景”之作,本文提出了构建“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的理论,阐述了阳光体育运动的内涵及特征,提出建立“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的重要意义;其次根据构建“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的理论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影响“阳光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找出问题症结,在此基础上采用专家访谈、实地考察、文献综述等方法,提出了构建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的一系列政策建议;最后总结了落实“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应用辨证观点和科学态度、应以满足广大青少年学生的体育需求、提高广大青少年的身体健康为出发点和归宿,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新文化,促进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田斌 《西藏教育》2010,(11):45-46
2007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发文,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启动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然而在实施“阳光体育运动”中仍有一部分学校的领导甚至体育教师、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这一概念仍感到陌生,不知阳光体育的内容与学校素质教育的内在关系,影响到“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为了更好促进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本文拟就此问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袁勇 《考试周刊》2009,(22):177-177
部分教育工作者对“阳光体育运动”存在着认识的错位和理解的偏差,本文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内涵和地位作了理性的阐释.认为“阳光体育运动”不仅是目前学校体育工作的头等大事,更是全民健身工程新时期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4.
陈晓 《考试周刊》2009,(49):107-107
本文作者通过深入部分学校实地调查和与相关专家的访谈.了解到“阳光体育运动”在相当一部分人中还存在着认识的错位和理解的偏差。“阳光体育运动”不仅是全民健身工程新时期的具体体现,而且是目前学校体育工作的头等大事。所以作者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内涵、地位与意义作了理性的再阐释。搞好这个“阳光体育运动”会对学校体育的方方面面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党中央、国务院以及教育部为了改善当代大学生身体健康水平持续下降这一问题,要求国内各大院校在发展中要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基于此因,本文结合江苏省11所高校对“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现状进行调查研究,针对高校实施“阳光体育运动”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些建议,希望高校通过“阳光体育运动”可以更好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肖丽 《青海师专学报》2009,29(5):119-121
“阳光体育运动”是一项让青少年学生身心都得到充分锻炼和发展的群众性体育运动,自2007年4月全面启动以来,全国亿万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但应该看到,目前,阳光体育运动在一些学校或地区还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致使“阳光运动”难见阳光.通过对信阳市部分中小学的调查统计,查找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面临的一些现实困境,旨在为有关职能部门提供理论依据,以利于阳光体育运动更加蓬勃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胡汉兴 《教师》2010,(35):108-109
“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机制是指是我国为了实现“健康第一”的教育目标而制定的能保证“阳光体育运动”长期、高效开展的机理。本研究通过查阅文献,全面了解“阳光体育运动”的提出背景、开展现况及意义,对“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的概念、落实该活动的必要性及如何落实“阳光体育运动”进行综述,以促进“阳光体育运动”在我国能得到有效、良好的开展,为促进我国青少年体质水平的提高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8.
南蜜霞 《陕西教育》2010,(7):122-122
经过三年的实践和发展,各地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形式可谓百花齐放,受益颇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阳光体育运动”渐渐呈现出后劲不足、形式单调的问题,有的地方甚至流于形式。这些问题的出现和“阳光体育运动”没有从根本上融入教育教学活动、融入学校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一个发展目标,而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和过程.作者对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内涵及其特征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对如何促进阳光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等若干问题提出了一些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高等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重要途径。九江市高校实施大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策略为:通过系统的教学管理改革及校园建设活动,为“阳光体育运动”创造时空条件;利用地区资源优势,丰富“阳光体育运动”的内容体系;调动一切力量,构建多层次网络化的“阳光体育运动”促进体系;通过多种途径,使“阳光体育运动”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