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慢词因其体制较长而有了比小令更多的抒情空间。柳永是我国第一位大力创作慢词的专业词人,柳词的情感往往在时空频频转换中一波三折。他表示时间推演的方式有白描直写、自然风物、常识推断、心理活动动词、隐晦典故等;表示空间挪移的则有相关名物、标志符号、"介词+名词"、动作暗示、转换口吻、词意分析等方式。这些模式套路对后世词人创作慢词大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柳永大量创作慢词与时代,学本身的发展规律,经济发展,个人的性格与经历,当时人们的审美习惯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3.
柳永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带有浓郁市民文学色彩的柳词,无论是思想内容或艺术形式,都比他以前的词作前进了一大步,尤其是他创作的大量的慢词,为宋词的繁荣开创了一个新局面,对于词体文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词体文学之所以能够突破唐五代文人歌台舞榭、樽前花下的绮靡词风,逐渐取得文坛的正统地位,成为宋代文学标志,与唐诗并称为我国文学史上的双璧,是与柳永的杰出贡献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4.
柳永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带有浓郁市民文学色彩的柳词,无论是思想内容或艺术形式,都比他以前的词作前进了一大步,尤其是他创作的大量的慢词,为宋词的繁荣开创了一个新局面,对于词体文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词体文学之所以能够突破唐五代文人歌台舞榭、樽前花下的绮靡词风,逐渐取得文坛的正统地位,成为宋代文学标志,与唐诗并称为我国文学史上的双璧,是与柳永的杰出贡献分不开的。一、突破了花间词派题材狭窄的传统,丰富了词体创作的内容柳永是第一个致力于写词的文人。他出身于福建崇安县世代官宦之家,从小受到文学艺术的,陶…  相似文献   

5.
由于柳永对慢词的创作和发展 ,使慢词这种文学形式取代了小令的主导地位 ,这除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之外 ,主要应从文学的角度去认识  相似文献   

6.
柳永是宋代创调、用调大家,他变小令为慢词长调,不仅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而且引起了词体由外而内的革新,启迪和影响了一代词风.一方面,在柳永手中,慢词创作的艺术法则初步建立,从而为后来的慢词创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另一方面,柳永的慢词从整体上扩大和深化了词的内容和题材.  相似文献   

7.
宋代词人柳永的《八声甘州》上阕铺写深秋景象,下阕直抒乡愁。通过对羁旅行役之苦的形象描摹,真实再现了自己强烈的思归情绪。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这曲词:“长  相似文献   

8.
词是一种抒情大学。其兴之初,文人多循“以男子而作闺音”①的格局作词,即措闺中女子之情态口吻抒写着愁秋怨、离情别绪,情思纤弱细巧,同境较狭小单一。而柳永作为宋代第一位专业词人,却了此有所变化和发展,其《乐章集》中不仅有“以男子而作闺音”的作品,同时也有以其本色身份即依一个“风流浪子”之情态口吻抒写其羁旅愁思、身世忧愤的作品,故而其词比前人代言体词作有了更阔大的词境和更高的审美价值。本文试就此作一简单分析。(一)晚唐五代和北宋初年.“词为艳科”,“同为村余”,词不过歌妓舞女在酒席筵宴上演唱的艳曲。其…  相似文献   

9.
<正>慢词的长篇体制需要一种与之相适应的表现手法,这便是应运而生的"以赋为词"的铺陈手法。作为宋代第一个创作慢词的词人,柳永一改前人词的小令短制,有意用即事言情、不求兴寄的铺叙手法,使词反映更多的社会生活、更丰富的人物感情。宋代李之移首先注意到柳永这种独特的表现技巧,他指出:"耆卿词铺叙展衍,备足无余。"(《跋吴思道小词》)清代周济称赞柳永这种技法:"柳词以叙见长,或发端,或结尾,或换头,以一二语句勾勒提缀,有千钧之力。"(《宋四  相似文献   

10.
人,是一种多情的生物。人类,因此而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情感宣泄、抒发方式,自古及今,源远流长,歌谣舞蹈、诗辞文赋、音乐绘画、摄影雕塑,色彩缤纷,不一而足。其中,散文这种抒情文学,颇有它独到的风韵和姿采,长期而广泛地受到人们喜爱和重视。 中国散文的历史由来已久,其间发展演变错综复杂,尤其是“五四”以后,发生了质的变化和飞跃。随着文、史、哲的分化,在坎坷艰难的发展历程中,在狂飚突进的现代氛围里,散文的主体发生了根本变化,散文的审美规范逐步积累,慢慢摆脱了过多的实用目的等功利性、非审美因素的困扰,成为文学天地里与诗歌、小说、剧本等并驾齐驱的姐妹艺术。散文有了自成体系的散文美学,独具一格的艺术表现形式。作为一门独立的文学样式,散文  相似文献   

11.
抒情角度与温庭筠和柳永的词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庭筠和柳永都出身儒宦之家,温庭筠是宰相温彦博的裔孙,柳永的父亲柳宜曾任工部侍郎。他们文思敏捷、精通音律,多作侧辞艳曲,词名扬于天下,却又因“士行尘杂,不修边幅”,以至仕途坎坷,潦倒终生。温庭筠屡试不第,因代作《菩萨蛮》得罪相国令狐綯,又因不识唐宣宗龙颜被贬,后流落而死。柳永因一曲《鹤冲天》触犯宋仁宗,久困科场,及第已老,死后只能由妓女集资安葬,两个天才词人的命运竟是这样一般无二! 温庭筠和柳永都是写情的圣手,但他们笔下的词境,面貌各具,风格迥异,试比较:  相似文献   

12.
柳永和周邦彦词具有共同的以叙事为骨的抒情方式,这种方式不同于传统小令的隐喻比兴,也不同于姜夔、吴文英的意象化抒情方式。以叙事为骨的抒情方式的实质是把空间化的诗歌艺术转变成具有时间性的叙事艺术,是从时间性的角度追求艺术和生活之间的相似和贴近,是一种写真重形似以求在细节的忠实中把握诗意和情感表达的审美倾向。这种写真重形似的审美倾向是北宋后期整个社会的美学追求。它既是对即将到来的叙事文学主潮的的呼唤与预言,更是对传统诗歌抒情手法的继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13.
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大凡抒情性强的文字,都是作者情动于衷而形诸笔端的。宋代大文豪苏轼曾说:“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我们披文入情,这三篇文章均“惨痛悲切,皆出于至情之中,不期然而然也”(清章懋勋《古文析观解》卷五引)颇显了一个“情”字,发自肺腑,感人至深。惟其如此,这三篇抒情杰作的抒情艺术才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一、《出师表》:披肝沥胆,痛切陈情一篇八百字不到、看似平淡无奇的《出…  相似文献   

14.
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大凡抒情性强的文字,都是作者情动于衷而形诸笔端的,宋代大文豪苏轼曾说:“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相似文献   

15.
郁达夫的小说创作数量不多 ,但却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郁达夫的小说不以人物结构见长 ,而是以浓厚的抒情气氛、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著称 ,形成了他独树一帜的风格。这种创作风格的形成和作者的多愁善感的性情、不幸坎坷的身世 ,以及对生活的独特认识和理解不无关系。此外 ,外来的影响 ,特别是屠格涅夫和佐藤春夫的影响 ,也起了决定性作用。郁达夫自己说他在留日的最初四年差不多读了一千部外国各派小说。他开始读小说 ,开始想写小说 ,完全是受屠格涅夫的影响。这位俄国作家以浓厚的抒情色彩著称 ;而日本的主张“我”就是一切艺…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李清照的生活环境、成长过程,谈李清照词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正>隋唐时期,出现了一种合乐可歌的新诗体——词。像诗一样,词源于民间,这些民间词洋溢着清新淳朴的泥土芳香,到了晚唐五代时期由于大量文人的染指,词成为一种固定文学样式的同时,也变得质轻径狭,风格隐  相似文献   

18.
隋唐时期,出现了一种合乐可歌的新诗体——词。像诗一样,词源于民间,这些民间词洋溢着清新淳朴的泥土芳香,到了晚唐五代时期由于大量文人的染指,词成为一种固定文学样式的同时,也变得质轻径狭,风格隐晦、语言华靡,逐步成为人们遣兴娱宾的工具,最早出现的文人词——花间派就明显带有这种特点。唯有韦庄,能够来自花间而又出于花间,其大部分作品能够摆脱花间词人那种香艳裱丽的艺术风格,一反花间派词人应歌而制、无病呻吟的习气,  相似文献   

19.
语文素养包含了多方面内容,它是一个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而对这个能力的培养除了课堂之外就是课外阅读,关于课外阅读包括的内容又是广泛的。因此,本文以北宋词坛上两位巨匠柳永和周邦彦为例,通过慢词这一相同体裁不同风格内容的对比,来了解作家个性气质与生活时代对其创作的影响,进一步明白诗歌鉴赏当中知人论世的重要性,从而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0.
30年代前后,我国的散文创作出现了一个新的高潮,各种类型的散文作品得到了蓬勃发展。丰子恺是这一时期作品较多、艺术上独树一帜的抒情散文作家。他的散文创作始于20年代中期,1931年出版了散文集《缘缘堂随笔》,以后陆续成集的有《车厢社会》和《缘缘堂再笔》等。本文仅就其抒情艺术谈点管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