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说”的教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说”是我们的生存方式 ,人与“说”本质性地相关联 ,教育亦与“说”本质性地相关联。古典时代的教育就是活生生的“说”的教育。现代教育越来越多地变成了读、写、算的教育 ,“说”在教育中的地位和意义下降 ,这在我们的教育中更加突出。我们的教育应更多地创造“说”的机会 ,尊重“说”的权利 ,培植“说”的勇气 ,锻炼“说”的智慧 ,真正使学生成为“说”的主体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多数国人而言 ,教育就是“教书”、“教知识” ,就是“德、智、体、美、劳”的教育 ,就是“素质”的培养 ,就是“传道、授业、解惑” ,就是“温故知新”、“因材施教” ,就是“学而优则仕” ,就是“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就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或许是我们对于“什么是教育”所能想出的基本的回答 ,这些答案或来自传统 ,或来自领袖话语 ,或来自对教育的最简单的认识。这些答案的某种合理性自不待言 ,关键在于 ,它们是否来自我们内心的思索 ?我们是否意识到“什么是教育”是一个与我们的教育生活实践息息相关的、我们…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毕生致力于我国的教育事业,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他以蕴含丰富的教育思想宝库,为我们提供了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其中“教学合一”、“生活即教育”、“学生自治”、“创造教育”、“爱满天下”,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和深远的教益。  相似文献   

4.
韩军说,我们在语文教育的路上失落了太多的“根本”,于是他“呼唤中国语文教育返本归根”。在《中国教育报》组织的“在语文教育的路上我们失落了什么”的讨论中,有人认为,“我们失落了眼泪”;有人认为,我们失落了“语文基础知识”、“讲授式教学法”、“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等等。其实,细想来,最根本的是,在语文教育的路上,我们迷失了自己。一自清末“废科举,兴学校”以来,中国的教育一直在探索中艰难前进。就语文教育而言,教学内容从文言文转变为白话文;教学方法从注重评点串讲变为讲求师生互动;教育目的从以“传道”为主到以学习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5.
开展素质教育,我们选择“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心理教育为支撑点,强化薄弱学校为突破口”这一根本途径。尤其我们侧重以心理教育为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了加强心理教育,我们选取了“开设专门课程”、“心理咨询”、“学科渗透”、“德育融合”、“活动配合”、以及...  相似文献   

6.
教育即育人,教育以人为对象。人生活在世界中,总是追求“好”的生活,“好”的教育应该切合于对“好生活”、“好人”的追求。那么,何谓“好人”、“好生活”、“好教育”?从柏拉图到杜威,从孔子到蔡元培,多少仁人志士孜孜以求,但现实总是现实,总是匮乏的事实。我们深深知道,那绝对的“好人”、“好生活”、“好教育”是不可能君临于此世的,或者说是不可能完全转化为世俗的现实图景的。但我们相信它们“在”、“恒在”,在我们世界隐秘的那一面,在我们现实之手无法触及的地方,在我们坚定的信念之中。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然而我们的“师傅”刘克老师不但把我们“领进”教育的大门,而且对我们实行“扶着走一程,放手阔步行”等一系列带动青年教师的措施。刚刚步入教育者行列的我们对于“教师”一词的真正含义,理解得很肤浅。为此刘克老师给我们讲述她的“师傅”——杨金凤老师是怎样为人师表的。望着她那执著的面容、自信的神情,我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了教育的伟大,教师的光荣。现在我们终于体会到了,那时刘克老师是“牵”着我们的“手”,使我们跨入了教育的殿堂。立志于教育事业是我们的愿望,但仅有远大志向是不够的。千里…  相似文献   

8.
韩军说,我们在语文教育的路上失落了太多的“根本”,于是他“呼唤中国语文教育返本归根”。在《中国教育报》组织的“在语文教育的路上我们失落了什么”的讨论中,有人认为,“我们失落了眼泪”;有人认为,我们失落了“语文基础知识”、“讲授式教学法”、“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等等。其实,细想来,最根本的是,在语文教育的路上,我们迷失了自己。  相似文献   

9.
当我们还是小孩子,眼中的“纪律教育”是老师的厉声:“安静”;当我们成长为少年时,眼中的“纪律教育”变成了老师那严肃犀利、令人生畏的目光;当我们已是成年人,反观幼儿园的“纪律教育”时,“纪律教育”又意味着什么呢?是为了幼儿园教育有序进行,而维持课堂的工具,还是扼杀童权,限制创造力,适用对象为未成年人的专有名词呢?  相似文献   

10.
当我校的办学理念和模式——“雅行教育”经中央文明委作为创新案例在全国推介的时候,很多人都问我们同一个问题:是如何酝酿、思考并践行“雅行教育”的?其实,“雅行教育”的提出是我们努力追寻办学理想和不断反思教育实践的结果。在思想认识上经过了对教育工作的“应为”与“难为”的困窘磨砺,我们坚定了“应为”的信念。在实际工作中,经过了“环境”——“文化”——“习惯”——“雅行”的渐进历程。我校地处众多高校之中,背靠东湖商新技术开发区。我们的学生很多来自高知家庭,也有近三成的学生是流动人员子女。面对这样的地理环境,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一直会教育目标定位于培养文明而有修养,博学而有品位的人。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我们逐渐明确了我们的办学品牌:雅行教育。  相似文献   

11.
“教育技术是什么”长期以来一直是教育技术人士关注的基本问题之一,寻求对教育技术科学性认识是教育技术学科成熟的必由之路。从教育技术的历史视角来看,我们走过了从“电化教育”到“教育技术”,再到“信息化教育”与“教育技术”并存的阶段。笔者认为,教育技术虽然与技术相关,又与教育相关,但是,其本质姓“教”。因此,必须将教育技术置于教育的广阔背景中,把握其本质。我们认为,教育技术是“合适”技术支持的教育信息控制。  相似文献   

12.
我所接受的语文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想起来,我所接受的语文教育既不是语言的教育,也不是文学的审美教育,而是意识形态教育。说得准确一点,是专制意识形态教育。我的语文教育的中心词只有一个:听话。这不是我毕飞宇的命运,而是整整一代人,甚至不止一代人的命运。我的语文教育开始于1969年,启蒙老师是我的母亲。我的母亲花了整整一个学期带领我们喊“万岁”。这个“万岁”,那个“万岁”。“万岁”铺上了我的语文教育的底色,“万岁”不只是我们的知识结构,也成了我们的情感主式。比方说,在我们高呼“万岁”的时候,不仅需要发音准确,而且要做到声情并茂。如果让我给我们这一代人…  相似文献   

13.
战后英国教育改革实践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英国,尽管没有“素质教育”这个词,但根据我国素质教育的内涵,我们还是可以从战后英国围绕“质量”与“平等”展开的教育发展与变革的轨迹中看到英国“素质教育”的实践。本文想通过分析描述战后英国由注重“教育机会平等”到“教育过程平等”乃至今天“教育质量平等”的变革过程,探讨战后英国学校教育改革实践对我们今天实施素质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五种意义上使用着”教育“这个概念,对”教学“也有三种误解;但是从我们对”教育“和”教学“的”科学“定义来看,作为一种活动的“教育”,在内涵上和外延上与“教学”是相同的概念。  相似文献   

15.
一、我们距离教育现代化究竟有多远要论教育现代化和校长专业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似乎首先应该了解究竟什么是“教育现代化”。然而事实上,若要给“教育现代化”下一简洁明了的定义,恐怕很难。为便于阐述,我们倒不妨姑且以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为参照系数,作一比较,看看我们和西方发达国家之间教育的区别究竟在哪里,度长契短,“他山之石”以攻我国“教育之玉”。事实上,我们上海大多学校的教育条件和教学设施同西方发达国家的相比,也许并不逊色,我们国家的教师队伍似乎还更为专业。据“上海市教育功臣”上海中学唐盛昌校长分析,我们和西方发达…  相似文献   

16.
张庆平 《甘肃教育》2009,(24):23-23
现代教育应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交融的“绿色教育”。在“绿色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的思想政治课也应该进行“绿色革命”,实施“绿色教学”。  相似文献   

17.
论教育目的的本真与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什么是教育目的 什么是教育目的?我们从其纲领性定义(the programmatic)入手,探讨其应当(ought)和是(is)两种成分,最后得出本文的规定性定义(thestipulative)①。“教育目的”一词由“教育”与“目的”两个主题组成,因此我们有理由从对“教育”和“目的”的相关分析入手来得出“教育目的”的合理内涵。  相似文献   

18.
教育方法具有多样性,教育方法要与社会理想和教育目的相一致。我们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跨世纪的“四有”人才,这也是和社会要求、社会理想相一致的。由于社会理想与教育目的的这种“前瞻”性。决定了我们在教育教学方法中,运用“远景教育”的必要性。“远景教育”是一种前瞻性教育、刺激性教育、启发性教育和期待性教育。  相似文献   

19.
我们大家都知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生本教育”正是体现了这一科学教育理念。在“生本教育”模式下,我们教师始终“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改变了过去“教师讲、学生记、考试背笔记”的应试教育模式。在“生本教育”中,通过我们教师的适当点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  相似文献   

20.
一、语文教学人文性的淡漠 韩军在《语文教育的路上我们失落了什么?》一文提出了“新语文教育”的“六个回归”:一、回归语文教育“人文”之真;二、回归语文教育的“生活”之本;三、回归语文教育的“积累”之本;四、回归语文教育的“诵读”之本……我们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究竟淡化到什么程度呢?在我们教育界课改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语文课堂的教学现状又如何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