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人墓碑记》多次选入高中教材,也可谓是名篇之一。文中抒发了对“激于义而死”的五人的崇敬之情,阐述了人生的生死价值问题,而正写五人的却相对较少,只在第四段中有这样的几个句子:  相似文献   

2.
一、一条不尽妥贴的注释课文第二自然段在写了一个月中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草野之无闻者“死而湮没不足道”之后写道 :“独五人之 ,何也?”课本对“何也”作了注释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赞美。下文‘亦曷故哉’笔法相同。”应该说 ,这一解说是未尽妥贴的 ,因为这里并非反问 ,而是疑问。作者用“何也” ,旨在引人深思 ,启发读者思考“独五人之”的原因 ,即突出五人“激于义而死”的斗争精神。二、一种应予更正的提法多次运用对比的写法 ,是《五人墓碑记》的显著特点之一。一般认为该文用了三处对比 ,事实上 ,该文中的对比有四处 :第一处…  相似文献   

3.
吴梅村的一生遭遇重大事件主要有二,一是甲申之变,二是失节仕清:都涉及到忠君与孝亲的伦理选择。甲申之变时,出于忠君的需要,他欲殉节,但尚有老亲在,其母朱太淑人指斥他说,:“儿死,其如老人何?”所以他“未轻一死为哀亲”,选择了孝亲。面对清廷的高压与怀柔政策,面对“幕政征出”的频频相通与“当事诸老”的一再“荐剡”,出于忠君守节的需要,他“控辞再四”,先后写过《上马制府书》、《答黄总戎书》、《辞荐揭》  相似文献   

4.
王达五同志在《“死海不死”中的“死”对一个课文标题的看法》(见本刊1990年4月号)一文中认为:“死海”的“死”是“死亡”之义,“不死”的“死”是“淹死”之义,那么,“死海不死”的意思就是“死海是不会淹死人的”了,文章中还强调:“此语是一个单称否定判断,但否定的对象属性已不是死海的‘死’,而是‘淹死’的‘死’了,这叫偷换概念,有悖于逻辑中的同一律”。所以想了个“既保留住  相似文献   

5.
明末进步文学家张溥的《五人墓碑记》,以其简炼生动的记叙和深入透辟的议论,表彰了颜佩韦等五义士不畏强暴、激昂大义的不朽业绩,热烈赞颂了他们的崇高精神,无情鞭挞了缙绅者流的卑劣,从头至尾透露出强烈的爱憎,字里行间充溢着浩然正气,三百多年来,它被人们广泛传诵。文章具有如此巨大的艺术感染力,是与作者运用高超的对比艺术手法分不开的。第一处对比在文章的第二小节。这里用“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的“死而湮没不足道”与“五人之皦皦”作对比,芸芸众生,死皆湮没,唯此五人,虽死犹生,皦若日月。这一对比,是从五人死后的影响着眼的,也是对五人的总赞,接着以“何也?”  相似文献   

6.
我做什么事都要说“等一会儿”。这不,今天爸爸又让我写作业,他说了3遍我才极不情愿地去写。写着写着我就开起了小差,我想:如果能有个等一会儿的国家,里面的人做什么事都要等一会儿,那我就不会挨骂了,该多好啊!我想着想着,忽然,从天花板里钻出一个身体很胖、眼睛小小的小人。我吓了一跳!忙问:“你是谁?从哪里来的?”他朝我摇摇手说:“等一会儿,我先在你床上睡一会儿。”说着,他竟然真的睡着了。过了好长时间,我实在忍不住了,叫醒他,胆怯地问:“你叫什么名字?从哪里来?”他慢吞吞地说:“我叫‘等死人’,从‘等一会儿国’来。”“‘等死人’,…  相似文献   

7.
一个人的一言一行,往往是其心迹的表露,品质的透视,性格特征的折射。写人,只有把他“说什么”、“怎样说的”与“做什么”、“怎样做的”写正确,写具体,写生动,才能使人物栩栩如生。然而每读学生写人之文,总发现主人公干巴巴的,时常用一些笼统的空洞的结论性的语句代替具体的描写。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几年来我在作文课上是这样指导的,拟分三点说明。(一)言行描写要正确,注意与环境吻合,与人物特点吻合,写出富有个性的  相似文献   

8.
鲁迅的《祝福》,写了祥林嫂临死前对“魂灵”、“地狱”有无的疑惑。祥林嫂的疑惑表明什么?对此问题,至今说法不一,善以鲁迅作品为题材作画的画家裘沙同志,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在《略谈祥林嫂之死》(《当代》1980年2月)一文中认为,当祥林嫂向“我”提出那些疑问时,“她那强烈的希望就是:愿意真有所谓鬼魂,真有所谓地狱,她将去地狱的孽风毒焰之中找寻亲人”,祥林嫂的死是“暴死”,她的“思亲之念战胜了地狱的恐怖”,她“是怀着与死掉的亲人见面的强烈愿望而死的,是怀着  相似文献   

9.
一、先看看:“我”与伯父鲁迅先生的对话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对他说:“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他嘴里嚼着饭,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我望了他们半天才说。“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那怎么……”“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节选自《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经验夸夸谈二、对对碰:写好人物对话要注意什么师:日常生活中,很多事都是由对话完成的。读了上面的短文,你认为写对话要注意什么?生:一个人说的话占一个自然段。师:哪怕只有三个字,也占一个自然段。老师主张这样分段,看上去清晰、舒服,眼睛不疲劳。老师改起来也高兴,一高兴就给100分。生:写对话要有提示语。师:什么是提示语?生:就是谁说的,怎么说的。师:提示语告...  相似文献   

10.
记叙文以写人记事为主。写人记事又离不开人物语言描写。人物语言描写应具有简洁、个性化的特点。所谓简洁,即简单明了,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删去,只要觉得能够将意思清楚地传给别人,就宁可什么陪衬拖带也没有。契诃夫有一句名言“简洁是天才的姐妹”。可见,简洁对语言多么重要!所谓个性化,是说人物语言要符合人物自身的性格特点,不能千人一面。在这方面,鲁迅为我们做出了典范。下面我们不妨以他的短篇小说《故乡》为例予以说明。 《故乡》中描写中年闰土的语言,前前后后算起来有五处:  相似文献   

11.
又到了星期五,该给孩子们布置回家作业了。让孩子们干点什么呢?有了,我对孩子们说“:春天来了,双休日请爸爸妈妈带我们到田野上走一走,看一看……”我话还没说完,就有孩子接着我的话说“:然后写一篇日记,是不是?”我笑着说“:能写一篇日记那当然好!”讲台前的一个孩子笑着说“:要是写两篇的话,老师就要高兴死了!”我听了,随口说了一句“:你为什么要我‘死’呢?不说我高兴‘死’行吗?”孩子们都乐了,纷纷开口,有的说喜气洋洋,有的说兴高采烈,有的说喜笑颜开,有的说眉飞色舞……我灵机一动,说“:是呀!要表示高兴有很多词语可以说,用其他的词语…  相似文献   

12.
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是作者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的自画像。作者开篇就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既然写传,应当交代姓名籍贯,而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呢?1.与结尾照应,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批判。结尾曰:“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作者在引典中巧妙地把自己说成是无怀氏与葛天氏的百姓。“无怀氏”与“葛天氏”,都是传说中的古代帝王。传说在他们的治理下,人民生活安乐,恬淡自足,社会风气淳厚朴实。那么,开篇就说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  相似文献   

13.
《有的人》     
角度之一:“活”与“死”的含义理解。诗人抓住“人生”这一重大课题,用“活”与“死”进行鲜明的对比,先摆出了对两种人生死的评价:有的人“活着”却已经“死”了:画出徒有躯壳者,只是行尸走肉的可卑、可鄙的丑行:有的人“死”了却还活着,是对虽死犹生者永远活在人民心中的热情歌颂、接着摆出了两种人对待人民截然不同的态度,这里诗人无情鞭笞了反动统治者的腐朽和骄横。正因为如此,人民对这两种人的态度也截然不同。这两种人的人生价值也大相径庭。教学方法与过程:本角度采用赏析法。教师首先引导学生破题:“有的人”指的是什么人?接着提问,这些人怎么样?指名一学生朗诵诗的第一节。然后教师再次发问:为什么诗人说“活”着的“死”了,“死”了的还“活”着?针对“死”、“活”二字。引导学生赏析。  相似文献   

14.
儿子五岁了,除了上幼儿园每天就知道看动画片,玩变形金刚,什么大工兵、神龙斗士、地球超人,要不就是枪、大刀、宝剑,玩起来是不知道饿,不知道累,根本就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傻小子”,可是今年的清明节过了不久,真让我觉得儿子变了。这天,儿子从幼儿园回来,很神秘地对我说:“妈妈,我们班的小朋友×××的爷爷死了。”乍一听儿子说到“死”字,便不加思索地说:“小孩子,别乱讲什么死呀死的。以后不准说。”儿子  相似文献   

15.
“故为之说”是《捕蛇者说》末段的一句话。不少人认为“之”是指示代两,而认为“说”是名词。对此,我想说说自己的看法。我认为“之”是代词,代蒋氏,“说”是动词,理由如下:“我”听了蒋氏“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的话后说:“余悲之。”“悲”  相似文献   

16.
张溥的《五人墓碑记》中有这样一句:“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教科书对“亦以明死生之大”作这样的解释:“也就是为了说明死生的重大意义。死生,指有价值的和无价值的不同的生和死”。如果按照这种解释,上句就成了“也就是为了说明有价值的和无价值的不同的生和死的重大意义”。有价值的生和死,可以说是有重大意义的;无价值的生和死,怎么能说成有重大意义呢?这样,上面的解释就和译文产生了抵牾。  相似文献   

17.
《蜀道难》是唐朝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写的一篇“惊天地、泣鬼神”的不朽之作。唐人殷蹯称《蜀道难》“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宋人李(?)说此诗“风骚之极致,不在屈原之下”;明人李东阳也说《蜀道难》与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兵车行》一样,都是“阅数千百年,几千万人而莫有异议”的诗篇,令人“终日诵之不厌”。可是,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自中唐以来,众说纷  相似文献   

18.
衬托对比针砭时弊———《捕蛇者说》的艺术特色江苏/王丽蕾《捕蛇者说》是唐代柳宗元被贬官永州时写的。“衬托对比,针砭时弊”是本文最主要的艺术特色。文章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即第1自然段)又分三层意思:1.“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强调蛇毒性猛烈可...  相似文献   

19.
《三国演义》中描述诸葛亮归天的时候,曾提到受他严厉处分过的许多谋士将领,他们不但丝毫没有幸灾乐祸之感,反而人人痛惜不已,有的甚至于“大哭病死”,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答曰:“度孔明死后,人不能用之故也。”(见一百四回)可见诸葛亮执法是多么地赏罚分明,令人心悦诚服的了。 最能说明诸葛亮执法之严明的章节莫过于“孔明挥泪斩马谡”这一回了。在这一回里,马谡用兵无方,痛失街亭,葬送了灭魏大业,而且几使汉军覆没。马谡罪该斩首,自不必多言。但孔明在执法之时,作者极写其不忍之心。请看两人在帐子里,虽说一个是执法者,另一个是受刑者,但他们挥泪作别,千咛万嘱,一个泣曰:“丞相视某如子,某以氶相为父,某之死罪,实已难逃,……某虽死亦无恨无九泉!”一个挥泪曰:  相似文献   

20.
初中《语文》第二册《小麻雀》的课文与“思考和练习”两者是有矛盾的.请看课文的结尾:“可是现在它的身子长出来一些,头挂得更低,似乎明白了一点什么了.”而“思考和练习”的第三题却说:“根据课文最后几句话,你认为小麻雀后来是死了还是活下去了?作者说它‘似乎明白了一点什么',你认为它明白了什么呢?试把小麻雀想说的话写出来.”课文上明白地写着:“似乎明白了一点什么了.”这里是不肯定的语气,有猜测的口吻,而“思考和练习”里却说:“你认为它明白了什么呢?”这句话与原文的意思是不相一致的.根据“思考和练习”第三题的意思,认为小麻雀后来肯定是活下来了:因为它活着,所以明白了什么,还要求把小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