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自1998年以来,中央电大先后对“计算机应用基础”和“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两门课试行计算机无纸化考试,这是继听力考试、口语考试、操作考试之后,电大考试改革的又一重大举措。首先,将计算机技术运用于考试,以大量质量合格的试题组成的题库为依托,按预定的规则随机抽取试题组成试卷,避免了命题的随意性,增加了考试的客观性和公证性。其次,无纸化考试还有不受时间、空间等条件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安排考生进行考试等特点,为我们探索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实现个别化考试成为可能。再次,无纸化考试避免了笔试所必不可少的制卷、分发、保管的任务,使考试从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所以,我们要更新观念,以“积极参与,不断完善”的心态去接受无纸化考试这一新事物。本文拟就两门课无纸化考试出现的各种问题,作一分析和讨论,提出使之趋之完善的若干意见,也算一家之言,就教于方家与同行。  相似文献   

2.
“现代书法”的“参照系”相对模糊含混,使其创作与欣赏难以切入、把握和深入。文章对“现代书法”的历史和现状进行梳理,发现“现代书法”并没有真正超越自身文化背景的规定,且有“滑动”艺术立场的趋向。所有这些使具有传统文化良知及书法情结的读者堪忧。  相似文献   

3.
在“两课”教学中 ,要处理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与“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衔接问题。一是从大处着眼 ,即从教学目标的角度来考虑两门课的衔接 ;二是从小处着手 ,即从教学内容的角度处理好两门课的衔接  相似文献   

4.
王新亮 《职教论坛》2002,(12):41-41
普通话水平等级考试中有“说话”一项,目的是考查应试人在没有文字凭借的情况下,说普通话所能达到的规范程度。该项成绩占总分的40%,在测试中所占的比例最大。然而实践证明:有的同学说话结结巴巴,语句缺乏准确性、条理性、严密性,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生考试的成绩。我们通过大量的实际调查发现,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一、大环境尚未形成是其外在因素。普通话是我们中国人的通用语言,但社会上有些人对普通话的概念还很模糊,不少人尚未意识到普通话的重要性,还不能真正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流,在许多地区流行的语言仍…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概论“是高校“两课”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如何将这两门课程进行合理的衔接,就成为了教学实践中思考和研究的课题。本文认为,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探讨这两门课的衔接:一是从教学目标上思考两门课的街接;二是从教学内客上处理好两门课的衔接。  相似文献   

6.
潮汕方言的“哩”“罗”,与普通话相比较,具有特殊的意义和特点。普通话的“哩”有不同的读音和意义。“哩”与“罗”可以重叠成“哩哩罗罗”,形容说话罗唆不清楚。如果“哩”的读音是(?)就属方言的助词。一般来说,它有两种意义:一是跟普通话的“呢”相  相似文献   

7.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2001年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把这一考点再度列为“考试内容”。笔者认为只要科学实施如下三条复习对策,还是可以突破“字音识记”这一考点的。一、明确识记重点根据2001年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的精神,“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的复习范围应为现代汉语的2500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但要在短时间内  相似文献   

8.
普通话水平测试(PSC)“说话”项“语音面貌”归档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应试人的普通话等级。测试实践证明要准确地对“语音面貌”进行归档,就必须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分办法。先对应试人的“语音失误”进行分类记录,然后根据其成系统的“语音错误”和“语音缺陷”的种类,判定“方音成分”的轻重程度。这样就可以根据对量的分析,作出定性的,也比较合乎实际的判断,使“语音面貌”的归档具有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普通话与方言间存在“同词异义”(或说“同名异实”)现象,它指写法和读音都完全相同的某个词,在普通话中表示的意思与在方言中表示的意思不尽相同,有的还截然相反。这种别有异趣、值得探讨的语义现象在普通话和零陵方言中就较为突出,如“爹”“爷”“公公”三个词,是汉语  相似文献   

10.
早上我一觉醒来,觉得左面脸颊火辣辣地疼,就推推正在呼呼大睡的妈妈。妈妈使劲睁开眼睛,懒洋洋地说:“没事,是你小弟在你脸上练习‘书法’呢!”什么“书法”?好奇怪哟!我一骨碌跳下床,站在镜子前一看,呀!我左面脸颊上有一道浅浅的血痕!像个“一”字,这就是小弟的“书法”?唉!一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话和普通话的接触日益加强,产生了一种由广州话向普通话过渡的过渡语——“广式普通话”,即带有广州话特点的普通话。语言接触对语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的演变有一定的影响,“广式普通话”在词汇语法方面受到的影响尤为明显,而对受到广州话干扰而产生的“广式普通话”的分析,对语言规范工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胸次”一词的使用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献中,但作为书法批评词语的使用,主要是在北宋。书法批评之中延用了“胸次”在审美体验获得的过程当中,所强调的人的修养、学识、道德品质的作用这一涵义。北宋科举考试中废除书判取仕之后,书坛凋敝。在学当时人书法的功利书风背景下,“胸次”在书法批评中的提出,并作为一种审美价值判断,其涵义与“书卷气”、“韵”等批评词语的相联系,使书法批评中对伦理道德、学养天资等非艺术成分更加关注,形成以人心直接对应宋代及其以后书法的时代风尚。  相似文献   

13.
试析贵州话中的虚词“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话中的“法”有虚实两用,作为实词的“法”与普通话一致,而作为虚词的“法”,除了在“想法”、“说法”等词中与普通话相同外,其余三种用法均是普通话没有而贵州话独有的。  相似文献   

14.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一项国家级考试,“说话”题是测试的重要内容之一。影响应试者“说话”的因素涉及到方方面面,特别应该重视话语速度、情感温度、内容宽度、紧张程度等问题。准确把握这四个“度”,能有效提高测试成绩。  相似文献   

15.
顺德广府话“阵间”与普通话“一会儿”都是常见的表示短时义的词,二者同异并存。“阵间”没有否定形式,普通话“一会儿”的羡余否定形式是“不一会儿”。在表达方面,方言“阵间”存在时情标记和特殊量词“个”,有特定的表达功能,普通话中没有。  相似文献   

16.
本文拟就“普通话训练”教学方法谈谈自己的一点尝试和体会。 在普通话基础语音教学中,声、韵、调是最基础的部分,只有通过普通话与方言的对比和分析讲解,才能提高正音效果。 就毕节地区方言而言,划分上虽属北方方言区,但它仍有自己的方言特色,差异明显的至少可分出大方、纳雍、毕节、威宁、金沙五个方言土语小区。教学时如就它们的语音异同与普通话语音作一比较便可得知:  相似文献   

17.
对大学生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说话”的结果表明,大学生“说话”存在着词汇语法不规范的问题。其原因有政府因素、语言环境、阅读量、教师自身素质、语法教学等。基本解决思路是提高中小学教师的语言素质、建立汉语语法体系、实行汉语水平等级考试、积极营造说标准普通话的大环境等。  相似文献   

18.
田锐 《家庭教育》2011,(7):60-61
上小学的女儿普通话说得好,而我的普通话则说得不好。有一次,我不经意地问她:“教爸爸说普通话好不好?”她先是奇怪,不相信地看我一眼,看到我真的是诚心在求教,她就兴奋地说:“好!”于是我就翻开《读者》,找出一篇文章认真地读起来,  相似文献   

19.
杨建 《科学教育》2006,12(5):45-46
新的评价理念强调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作用,而传统的考试过份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了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作用。但由于用考试作出评价具有客观、精确、简洁等优点,使考试仍成为当前重要的一种评价方式。因此,如何实现考试与新的评价理念的融合,使“考试”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这方面谈谈笔者在物理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考试有校内考试和校外考试之分,下面主要就校内考试而言。1改革命题内容和命题方式1.1改革命题内容,实现多元评价传统的考试由于对客观、量化的过度追求,考试内容…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人们一直在批评“应试教育”,似乎是“考试”造成了目前教育的种种问题。但问题是,既有考试,学生乃至老师、家长,谁能不“应”?那么,没有考试行不行?显然也不行。从历史上看,有学习活动,就有考试。《论语》中的“侍坐章”就是孔子对其弟子的一次考试。虽然是口试,不是笔试,但确实是考试。不过,在这种考试中,孔子是鼓励其弟子自由地谈出自己的看法的,他对弟子的不同的回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