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三条理由     
Three ReasonsTescher:Stone,givemethreereasonswhyyouknowtheEarthtoberound.Stone:Masaysso,Pasaysso,andyousayso!老师:斯通,说出三条理由来证明地球是圆的。斯通:妈妈是这么说的,爸爸是这么说的,你也是这么说的。三条理由  相似文献   

2.
三条理由     
老师:斯通,说出三条理由来证实地球是圆的。斯通:妈妈是这么说的,爸爸是这么说的,你也是这么说的。三条理由  相似文献   

3.
三条理由     
Teacher: Stone, give me three reasons why you know the Earth to be round.Stone: Ma says so, Pa says so, and you say so!老师:斯通,说出三条理由来证实地球是圆的。斯通:妈妈是这么说的,爸爸是这么说的,你也是这么说的!三条理由@小刀  相似文献   

4.
《踏花归去马蹄香》是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一篇阅读文章,在做课后题时,我让学生谈谈自己对那幅画的见解,很多学生谈了那幅画的妙处后,一个学生突然站了起来说:"老师,我认为那个画家的画很拙劣."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在教师的课堂设计之外,时常会遭遇各种各样的教学意外。这种教学意外往往在教师的设计意图之外以一种更为准确的方式反映了课堂教学的最真实情况,包括学生的疑惑点所在、教材的隐在契机所在、教师的教学盲点所在,因此是否能抓住教学意外,使之转化为最佳的课堂教学契机,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节课的成功与否。下面四个案例将从四个方面为我们呈现应对教学意外的策略与思考。  相似文献   

6.
《踏花归去马蹄香》是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一篇阅读文章,在做课后题时,我让学生谈谈自己对那幅画的见解,很多学生谈了那幅画的妙处后,一个学生突然站了起来说:“老师,我认为那个画家的画很拙劣。”  相似文献   

7.
“阿斌 ,今天你是怎么了 ,对着镜子照个老半天 ?”更衣镜前 ,我仔细端详着自己 ,一旁老妈诧异地问我 ,满脸都是问号。“老妈 ,没您的事 ,儿子这是构思呢 !”自我欣赏 ?欣赏自己的高大英俊 ?太俗了些 ,何况事实又并非如此。不过不管怎么样 ,我至少符合人的标准 :有头脑有四肢。对了 ,莎翁不是曾经热烈地赞美过“人”吗 ?“人”是一个怎样的杰作呀 !人的理性多么高贵 ,人的能力多么无穷 ,人的仪态多么优雅恰到好处 ,人的洞察力宛若神明 ,人的……所有这些不是都可以成为欣赏的理由吗 ?我为自己的发现欣喜若狂。然而冷静地想一想 ,作为一个个体…  相似文献   

8.
初中历史学科是中学生必修的基础课,但由于长期以来重视程度不够,一直被列入“副科”,所以大多数学生并不喜欢上历史课。教师要改变这种状况,不是去改变考试模式、教育体制,最直接的方式是改变枯燥、乏味的叙述式讲解,把过去的东西鲜活地再现给学生。  相似文献   

9.
“喊报告且经老师允许后才能进教室”,这在我国的中小学校是一条重要而且普遍的校规,当然这条校规指的是学生上课迟到或老师已经在教室的情况。这条校规源自何处,为什么会成为我国中小学校的一条重要而且普遍的校规,无从查考,只记得自己自上小学到现在工作的二十几年,无论在本单位的工作中,还是到外地的学校参观学习,都感受到这条校规在我国中小学校的普遍性和“重要性”。然而,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尤其是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越来越凸显这条校规的刺眼和不和谐,越来越意识到应当立即取消这条所谓的校规,取消“喊报告且经老师允许后才能…  相似文献   

10.
11.
学校大门口是小商贩们做生意的好地方。一些商贩瞄准了学生这个巨大的消费群体,把学生放学高峰当成了赚钱的好机会。商贩云集,不但影响校容校貌,而且还造成交通拥堵。许多学校,常常利用外力进行整治,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2.
齐鲁长勺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课文《曹刿论战》对此作了描述。虽言语不多,但刻画的人物鲜明。文中主角曹圳以其卓识远见和杰出的军事才能,赢得了许多赞誉。相比之下,另一个关键性人物鲁庄公却黯然无光。在诸多教辅资料中,均以他的“鄙”来衬托曹刿的“远谋”;以其急躁轻进、不懂规律、不察敌情来衬托曹刿胸有成竹、指挥若定的品质。  相似文献   

13.
何向东 《学子》2003,(12):48-48
这几天,木子美的日记住网上持续发烧。面对“木子美现象”,许多人提出要对她实施封杀。也有人提出,木子美的出现显示了我们社会的宽容和价值观多元化。我认为,从法律角度看,对木子美日记完全可以封杀。  相似文献   

14.
齐鲁长勺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课文《曹刿论战》对此作了描述。虽言语不多,但刻画的人物鲜明。文中主角曹刿以其卓识远见和杰出的军事才能,赢得了许多赞誉。相比之下,另一个关键性人物鲁庄公却黯然无光。在诸多教辅资料中,均以他的“鄙”来衬托曹刿的“远谋”;以其急躁轻进、不懂规律、不察敌情来衬托曹刿胸有成竹、指挥若定的品质。一言概之,是始终把战争获胜的光环戴在曹刿头上。笔者认为这种评论有失公允,是违背科学的。过分强调曹刿的关键作用是否就可以抹杀鲁庄公的才能和优点呢?当然,鲁庄公身上固然存在些“鄙”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正李晓兰的学习成绩在班里属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几次考试成绩让她对升学产生了无望的感觉,她觉得与其在学校里混三年而无所得,倒不如直接退学打工挣钱来得实在。李晓兰跟我说了心里话,我却感觉这是些道别的话,从她的  相似文献   

16.
有"味儿",是魅力课堂、高效课堂的必然要求。历史课要讲出民族自豪味、创业艰辛味、战争的火药味与血腥味、任人宰割的屈辱与辛酸味,以及文学艺术作品的韵味与意味。  相似文献   

17.
<正>年幼时,我们爱听故事;长大了,我们学写故事。学会记叙动人的故事是提升叙事能力的本领之一,下面介绍几种方法,供同学们参考使用。交代要素要清楚任何事情都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叙事时只有点明了这三个要素,才能使读者信服。应简洁地交代故事的“起因”,具体地叙述故事的“经过”,合理地说明故事的“结果”。记述事情时,可以边写边问自己:事件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的?事件因何而起?涉及的人物有怎样的表现?事件结果如何?这样一步步追问,就能清楚地交代事件的来龙去脉了。  相似文献   

18.
第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生学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把教和学联络起来:一方面是先生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  相似文献   

19.
“二次根式”是初中代数的重要内容,也是学好后续知识的基础。怎样才能学好这一章呢?这里提几条建议,供初二同学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三条“虫”     
我家有三条“虫(chong)”,妈妈是“工作虫”,外婆是“忙碌(mang lu)虫”,还有我——“电视虫(dian shi cho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