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课标下的语言训练新机制,就是指在语文课程的学科性质与三维目标总体框架下,确定训练目标、设置语言载体、选择训练方法的操作理念与运行策略,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一、建构语言训练新机制是课改发展的必然要求自1963年出台的《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以来,语文教学特别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通过训练落实“双基”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主旋律。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语文教学演变成了肢解课文、机械训练和题海战术等一系列“技术性”操作。这一阶段有两点十分明显:一是教学目标太过单一。除空洞的、说教式的思想教育外,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似乎就是语文教学的  相似文献   

2.
本次课改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知识观的转变.传统的语文教学十分强调知识体系,形成了"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观和"知识传授--训练强化--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这容易使语文教学发生异化,使学生丧失作为学习主体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课改以来,不少地方以"朗读、体会"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乃至唯一手段,似乎谈"训练"就意味着落后,意味着与课改背道而驰.但是,如果我们能坐下来仔细审视新课标,就不难发现,其实"课标"所反对的是课堂内繁锁、机械的训练;是那些功利性很强的对学生能力提高却有百害而无一利的"题海战";是那些游离于语言文字的所谓的拓展练习,等等.语文教学要注重语文的感悟、积累与运用,注意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相似文献   

4.
自1963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以来,通过训练落实“双基”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主旋律。然而,由于对训练的理解过于狭窄,导致语文教学目标单一、训练方法单调机械。语文教学片面强调工具性,比如过于追求语文知识或语文训练的系统性,过于注重没有思维价值的单项训练,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材教法》是师范院校中文专业开设的一门应用理论学科。进行这门课的教学和研究既要强调理论的探讨,力求揭示语文教学的规律,也要重视实际的应用,安排好训练,使学生掌握语文教学的技能,培养语文教学能力。 理论要有系统性;训练要求系列化。训练系列化的问题,在《语文教材教法》的教学中尚未提到议事日程,还有待我们进行开拓性的研究。本文拟就有关的两个问题作些阐述。  相似文献   

6.
邢明霞 《现代语文》2008,(1):107-108
一、“双基论”下的语文知识 1.语文知识在“双基”中的内涵建国以后,上海市教育局首次把加强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语文基本能力训练提上了日程。上海市教育局副局长吕型伟在《上海教育》上发表了《切切实实提高中学语文教学的质量》的文章,指出了要把“双基”落到实处。接着,沈佩畦、查如棠、杨直彬等又在《上海教育》上具体介绍了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语文基本技能训练的内涵与外延,  相似文献   

7.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人都知道课堂上要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不再像过去过度关注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国家《规划纲要》颁布后,大家都明白课堂上要以"能力为重"知识学习只是能力训练的载体.2011年新修订的语文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骆奇 《湖北教育》2008,(2):14-15
传统的语文教学十分强调知识体系,形成了"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观和"知识传授——训练强化——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这容易使语文教学发生异化,丧失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可能性。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淡化语文知识、反对机械训练"就应运而生。但是也有人  相似文献   

9.
正语文知识包罗万象,但授课时间有限。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将丰富知识传授给同学,训练同学阅读能力,培养他们探究问题的思辨能力及对社会人生敏锐洞察力,成为语文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是一条线索,把一颗颗知识、能力的珍珠穿起,从而产生丰富生动语文课。相比之下,只有语文知识和教学能力,但没有连贯流畅语文教学,就像一串被散落的珍珠,一只被砍下来欣赏的纤纤玉手,一片被扯成一绺绺的湛蓝天空,面目狰狞,食如嚼蜡。因此,明确课堂教学的重难点,顾及其整体系统性、连贯性,现对《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第一步:导入课题,了解今日之奥斯维辛由"No new sis good news(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导入课题,没有消息意味着至少没有坏消息,所以,没有消息当  相似文献   

10.
果明 《小学语文》2008,(11):64-64
《福建教育》2008年第7期刊发浙江教育学院汪潮《语言习得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一文。文章指出,语言习得,是语文教学的本义所在。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指导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形成一个以语言为主轴,以传授语言知识和培养语言能力为两翼的教学体系。语文教学有四个主要内容:语言习得、思维培养、人文渗透和常规训练。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是语言习得,它是本质。  相似文献   

11.
正"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这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如今,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已经意识到,阅读教学必须找准语言的训练点,让学生反复模仿训练,从而让他们学有所得。那么,在一篇课文中要挖掘哪些有价值的"点"来训练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呢?通过什么的方式来训练才有效呢?笔者在阅读教学中就这方面作了一定的思考与实践。  相似文献   

12.
在第八次新课程改革中,语文课程有四个方面的全新理念:一是改“教学大纲”为“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二是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设计。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三是强调语文实践。四是主张探究性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语文教育实践提供了一种理性规范。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实际上是语文教育规律的一种论释。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的。1992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其中的“工具性”就蕴含了“双基”的教学与训练。语文课程标准将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以培养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因此,“双基”仍是语文教学的主旋律。那么如何践行课改理念,创新双基教学呢?  相似文献   

13.
议论写作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重要途径。现行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在习作程序、思维训练、"网络作文建议"及写作命题方式上都体现了积极意义。但现行教材议论阅读教学与议论写作教学脱节严重,二者无法形成互动互补的关系;逻辑知识片面,修辞知识及写作策略知识缺位,还无法完全应对写作教学实际。高中语文教材应根据以上不足增加相应的阅读鉴赏篇目和议论知识及训练计划,这是扎实推进议论写作训练的需要,并不违逆课改精神。  相似文献   

14.
在新一轮的课改开展之际,"小学语文教材教法"根据本身课程的任务和特点以及对所培养对象的要求,实施协同教学的模式。《语文课程标准》也曾明确地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课程中的协同教学正是应这一轮课改的要求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知识和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听、说、读、写是最基本的语文能力。"因此,学校在设计课程时都安排语文早读课。语文早读课就是专门为训练学生阅读这一语文基本能力而开辟的乐园,它是语文课堂的延续与补充,因此,每天高效率利用语文早读时间,对语文教学来说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重视说话教学,加强语言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但由于它在训练上有一定的特殊性与难度,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力度还不强,这就导致学生中善于说话的人不多,影响了他们今后在实际工作中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通过分析探讨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说话训练的途径,培养学生说话的兴趣,通过让学生"乐说",最终实现"会说"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正>从2004年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试验)》算起,高中思想政治课改已进行了十几年。十几年后的今天,为了正确判断课改的成果、存在的问题,明确深化课改的方向,有必要从教学形式、教学重心、教学效果等层面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改进行反思。一、教学形式的选用:应以是否抵达教育的本质为依据课改在一定程度上对以教师、知识为中心的过于理性和"冷清"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纠偏。但反观很多教师的课堂,由于没有深刻理解课改的理念和要求,仍然停留在表面,"模式"型课改、"经验"型课改、"运动"型课改屡  相似文献   

18.
根据教育部1998年7月颁布实施的《职业高级中学(三年制)语文教学大纲(试行)》编写的语文新教材已开始使用。我认为教师在使用新教材时应树立以下几种教学意识。一、系统意识新教材以知识能力训练为体系。知识和能力训练综合性较强。首先,教材将阅读能力训练、实用文写作和训练、口语交际训练以及语文基础知识综合编排,构成完整的教学体系,使听、说、读、写能力在培养中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其次,新教材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依据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单元,使教学内容既相对独立,又与教材或整个职高阶段的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安徽省实行新课改后的第二年高考.语文与课改前的试卷相比.既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同时又有明显提高与改进。保证了课改后语文高考试题的平稳过渡.给予了课改语文教学以积极肯定和引导。试题选题新颖,思路开阔,视野宽广,信息量大,考查点覆盖面宽。注重了对学生语文知识、应用能力和探究能力多方面的考查。  相似文献   

20.
当今的语文教学界对“训练”的看法颇有争议。有的人认为训练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不尽吻合,与人文教育相悖。然而,也有许多人为“训练”正名,如上海市特级教师钱梦龙认为生动活泼、高效的语文教学,只能是生动活泼、高效的语文训练的结果(《为“训练”正名》,《中学语文教学》2000年第10期)。《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3年第4期则发表了权俊良老师题为《语文教学不能淡化训练》的文章,认为训练是语文教育的经脉,是培养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笔者对语文教学中训练的看法是:不能只是一味地对“训练”这个概念进行否定或肯定、反对或倡导。在语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