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测试评价是语文学业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到全面考核、评价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作用。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阅读测试评价应以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为导向,以达到考核、评价学生的语言构建、重组和运用等语文综合素养的目的。教师只有掌握了“考什么”和“怎么考”,才能以评促教,以评促学。根据多年来的教学活动和阅读测试命题经验,总结出“四位一体”命题方法:好的阅读测试评价命题应融入主题性、时代性、人文性和发展性,四位一体、精准命题,全面检验并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以高考评价体系和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实施以火箭推进剂为真实情境的主题式命题,指向知识、能力、价值、素养的发展与评价。以化学反应原理试题的编制为例,从试题命制依据、情境素材分析、原创试题呈现、试题测评结果等多方面进行阐述,为教师开展主题式命题提供过程性视角与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命题思维"特指考试试题或试题命制过程中呈现或隐含的内在逻辑,所考查的核心素养、关键能力,所揭示的思维方法、思维品质,所遵循的命题原则,所体现的命题思想。基于"命题思维"的教学,有助于高考育人功能和导向功能的落实,有助于"以考促学",能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并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4.
评价,不仅在教学中具有诊断、激励与导向的功能,在教师研修与主题研究中,同样具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潜在价值。发挥评价研究在教师研修中的作用的基本路径:在形成性评价中发挥命题导向功能,促进课堂转型;在专项评价中聚焦关键能力,导引专题研究;在素养测评中关注核心素养细化,助推课标落地。评价研究的目的在于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  相似文献   

5.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构成要素之间具有内在的本质联系。根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特征,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必须坚持以化学核心素养为导向,准确把握"素养""情境""问题"和"知识"四个要素在命题中的定位及相互联系,围绕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考查内容,建构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命题框架。  相似文献   

6.
当前高考化学命题从"能力立意"走向"素养立意",研究高考化学试题对教学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以2019年全国Ⅰ卷28题为例,对试题进行详细分析,对答卷抽样分值分布进行统计,探查抽样典型错因,并对考生认知困惑进行深度分析。最后对试题进行综合评价,认为该题注重对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的考查,彰显思维魅力,堪称试题典范,体现了"素养立意"的命题导向。  相似文献   

7.
为促进教学与评价向能力、素养本位转型,应基于课程标准,使教、学、评一体化,以评价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教师的课堂教学。在实践中,要以能力为导向,精心设题;要评价为导向,精准教学;要精当测评,以评促学。这样,才能实现"教语文"的目标,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20,(55):7-8
为了提升教师的语文学科素养,本文通过抓住"教师试卷命题"这个牛鼻子来提高教师的评价素养。即通过依据"课程标准"明确考查目标;巧借"角色体验",助力教师思路转变;借助"质检试题",把握考查内容与形式,从三个方面来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命题能力,使教学精准、高效。  相似文献   

9.
<正>《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依据学业水平考试的目标制定了以学科任务导向为标志,由关键行为表现、学科任务、评价情境和学科内容等四个基本维度构成的思想政治学业水平考试命题框架,以便有效测试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真实发展水平。虽然根据新课标编写的教材尚未面世和投入使用,但近年来基于学科任务测量学科核心素养的高考命题已经做出了一定的尝试和示范,给一线教师的日常教学以有益的导向和启  相似文献   

10.
李芳  刘乐 《中国教师》2020,(3):116-118
核心素养的提出,为新一轮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素养导向的课程与教学对于学校是个系统工程,也是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课题。如何促进素养导向的课程与教学变革,成为一个新的命题。郑州市二七区长江西路小学作为一所新建学校尝试以表现性评价为抓手,建立"评、教、学"一体化的"以评促教"实施流程,将评价情境转化为教学情境、评价量规转化为学习工具,使评价的过程变成学习过程,努力实践素养导向的教学。  相似文献   

11.
高考试题命制以高考评价体系为指导,以新课标为依据,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强调素养、情境、问题和知识四要素。以"物质结构与性质"试题编制为例,多维度分析了试题情境、考查内容及命题系统框架等方面的特点,对主题式命题进行深入实践与探讨,总结命题思路和反馈测量结果。最后针对"物质结构与性质"的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提出主题式命题背后的教学启示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看2016年浙江绍兴中考语文卷,能够对优秀语文试卷的评价标准及其检测的最终落点有一个直观而理性的判断.开发多样化、多形态的体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工具,建立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评价与反馈系统,在更新的高度和更开阔的视野审视当前的语文教育,是今后一段时间内中考语文试卷命题重点关注的问题.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文化品位等,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评价与反馈系统中最重要因素,也是中考命题关注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师范大学王磊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生学科能力表现研究"从2011年开始,进行了6年持续深入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取得了系列成果:构建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能力构成及其表现的理论模型和指标体系;研发了学科能力表现系列测评工具,基于大数据建立了学生学科能力表现的水平及影响因素模型,诊断了学生现状;建设了核心素养学科能力评、学、教一体化的互联网平台,应用于区域整体教育质量提升。从2016年起,由王磊教授领衔的9大学科教育团队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学科能力模型开展了命题评价研究,其研究成果对于当前新高考形势下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命题评价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本刊非常荣幸地邀请到由王磊教授领衔的学科教育团队,以专题的形式探讨学科关键能力评价的设计与实施,以期为广大一线教师和教研员在学科考试评价和教学改革实践、自身专业发展方面提供一些启发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课程.教材.教法》2021,(5):103-108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是新时代高考命题、评价与改革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南。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高考英语命题以核心价值为引领,强调学科素养导向,以培养关键能力为重点,突出必备知识的基础作用。高考评价体系的推出将有力促进高考英语科内容改革的深化和命题质量的提升,高考各利益相关方应该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评价体系的学科化应用、推动高考内容改革、核心素养考查、提高测试问题情境、引导教学和课程改革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是新时代高考命题、评价与改革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南。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高考英语命题以核心价值为引领,强调学科素养导向,以培养关键能力为重点,突出必备知识的基础作用。高考评价体系的推出将有力促进高考英语科内容改革的深化和命题质量的提升,高考各利益相关方应该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评价体系的学科化应用、推动高考内容改革、核心素养考查、提高测试问题情境、引导教学和课程改革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16.
2021年高考全国乙卷理综化学试题命题指导思想依据《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充分彰显了"一核四层四翼"的命题内涵,坚持遵循"知识载体、能力为重、素养导向"的命题原则,积极发挥试题的选拔功能、化学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对化学教学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试题考查聚焦化学学科主干知识、核心概念原理,题型稳定中有创新,难度略有降低,试题...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各地市中考命题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积极探索交际语境写作的命题新样态,致力于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以交际语境写作命题为导向,指导学生置身真实情境,树立读者意识,关注写作目的,选择作者角色,确定文体形式,凸显真实的表达与交流,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正>学科核心素养是当下课程改革的热词,是高考命题和评价的"核心"。2017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思想政治试题(以下简称"2017年全国卷Ⅰ"),依据考纲要求和课程标准,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坚持问题导向和能力立意的命题方向,是对考生综合素质的一次检阅,也是对考生进行核心素养评价的一次探索。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  相似文献   

19.
<正>本文以一道改编试题的命制之瑕疵,以及对其如何进行研磨等方面剖析,可以有效地启迪命题者、一线教师们,如何在"情境能力立意,素养导向"下组织发展试题,改编试题如何在教学上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能有更好的"关注点""落脚点",数学核心素养的内化能真正落地,上下位贯通联系,拓宽维度,拓展深度,实现教与学的良性  相似文献   

20.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国家出台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包括"一核、四层和四翼",是国家科学选才,发挥高考正导向作用,实现"招-考-教-学"的关键。命题情境是政治学科高考命题考试中主要的考查方式,命题情境的设置要体现评价体系中的政治核心素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政治核心素养能力有着重要的关系,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让学生"会选择""能选择""愿选择",高考评价体系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使高中阶段的政治选科与高校专业之间相互对接,实现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