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国情怀是对家乡、国家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与使命感的集中体现。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是培养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拓展了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空间,丰富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与形式。通过对家国情怀的教育价值、研学旅行课程具有厚植家国情怀的独特优势、研学旅行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进行分析,彰显出研学旅行课程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罗煜 《成才之路》2022,(7):96-98
与学科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类新型课程,它通过为学生创设实践情境,引导学生面对各种现实问题,主动去探索、发现、体验,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在学会学习、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的特征入手,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相似文献   

3.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是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具体体现,它有助于实现民族文化与历史文化的传承、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的厚植、历史教学与素质教育的结合。高中历史教师应从以往传统教学思想中解放出来,挖掘教材内容,培养家国情怀;营造教学情境,渗透家国情怀;深挖历史人物,呈现家国情怀;拓展课堂内容,内化家国情怀;开展实践活动,升华家国情怀,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使他们能以民族复兴为己任,从而更加努力学习,提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9,(15):4-5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它有利于培育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科学素养与人文情怀、自主学习与责任担当等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独特的课程优势。  相似文献   

5.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培育与提升中小学生的家国情怀对于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都具有重要价值。中小学生的家国情怀是中小学生在学习、实践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发展与家国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和价值观念,体现为他们对家庭、家乡、民族和国家的高度认同、持续维护与深沉热爱,并自觉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与价值使命。中小学生家国情怀的关涉维度包括家国文化、家国情感、家国实践和家国担当四个方面。中小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与提升需要推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整合,丰富学生的家国文化知识;依托物质与媒介两类载体,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感;把握学校、家庭与社会三大主体,提升学生的家国实践能力;树立家国历史观、责任观和发展观,增强学生的家国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6.
<正>·策划人语·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的必修课程,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教育部组织研制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明确提出了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的课程目标,注重引导学生体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9,(93):33-34
小学阶段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归类为价值体认、责任担当、创意物化、问题解决等方面,这是《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新提出的教育观念,对小学生创新意识及能力培养是创意物化的核心。本文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创意物化能力的策略进行探讨,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掌握学习技巧,进而提高知识理解水平。  相似文献   

8.
发展学生的实践创新素养与责任担当素养是实践育人的根本所在,而立足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改革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主渠道。那么,教师应解决当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存在的"重课堂,轻实践""重活动流程,轻内心体验"等问题,将发展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的核心素养有效落实到教学中,承担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立德树人""实践育人"的责任。基于此,教师应规范活动领域,课程外延扩大化;矢志教学改革,培养渠道多样化;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深度化;创新教学评价,评价标准多元化。只有这样进行课堂转型,才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北京市第五中学分校追求“精致教育”,构建集养成教育、励志教育、情感教育为一体的学校德育体系,以厚植家国情怀、加强文化认同、增强责任担当为目标,积极推进爱国主义教育课程内容建设。学校注重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路径,将思政课程的主导作用、课程思政的关键作用、综合实践的驱动作用、网络学习的引领作用有机结合,使得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取得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10.
钱建新 《江苏教育》2022,(87):70-71
学科课程不仅要让学生获得学科的知识,还要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道德和人格的形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集主体性、实践性、探究性、整合性为一体的课程,课程内容包括国家认同、人文积淀、社会参与、责任担当、自我管理、乐学善劳等,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综合实践活动情境,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王雯 《福建教育》2020,(31):55-56
<正>2017年9月发布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科育人价值在于"着力发展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外化为"价值体认、问题解决、创意物化、责任担当"4个目标指向。课程目标的实现,需要通过教师的教学设计转化为教学过程,最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主题活动形式开展的,主题活动目标的设计对落实课程目标、明确教学目的、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式和安排教学过程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但现实中,许多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出现了目标设计偏  相似文献   

12.
关注学生的价值观念、责任担当、解决问题、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的达成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学生能力的发展要求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理论框架,在具体的学校综实教学中通过活动形式引导学生开展主题型、项目开发等研究活动,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方式。本文尝试从实际教学案例来分析在以活动形式为载体的综实课程中小学生部分能力的发展策略,探索有效达成课程目标以及学生发展目标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中,教师要基于活动理论,设计出具有系统性、主体性、社会性的实践活动,安排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在设计活动形式的时候可以安排调查、演讲、制作等各种形式,并基于组织策略、传递策略、管理策略合理设计活动。这样才能让学生学有所成,成长为有服务意识、责任担当,积极实践创新的新时代人才。  相似文献   

14.
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是进行跨学科学习较有优势的学科之一,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乡村小学中受重视程度不高。在分析现状、阐述意义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在乡土资源的熏陶下培养家国情怀与乡土意识,在跨学科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协同推进中不断探索跨学科学习的有效路径,通过以乡土资源为依托的主题挖掘、以乡土主题为基点的概念网络、以乡土特色为支点的任务驱动、从家国情怀出发的师生共评,在综合实践跨学科学习中体现乡土特色。  相似文献   

15.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地方文化资源特色为基础,结合学校、基地的发展理念、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而开发的活动课程,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个性发展、创新思维、文化育人和家国情怀,从而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我省的综合实践活动经过近四年来的探索发展,已取得了初步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6.
家国情怀是激发青年责任与担当的不竭力量,蕴含着积极的教育意义。不同历史阶段的家国情怀也有着不同的内涵。面对新的社会形势和现实问题,要传承家国情怀的合理内核,引导其积极转变;要从爱国主义教育、责任培育入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年践行新时代家国情怀;要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推动家国情怀升华。  相似文献   

17.
中国需要自己的梦想,中国梦想需要兑现的力量。"中国梦"教育就是教育工作者兑现中国梦想的一种自觉担当。在基础教育学校,"中国梦"教育有着契合学生身心发展、统一学生思想认识和培养学生责任担当的独特意蕴,同时也赋予人们关涉"中国梦"的现实基础、基本内涵和实现路径等具体主题,并具体表现为国情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责任道德教育的专门任务。灵活选用或者综合应用单独设置校本课程、实施学科教学渗透和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实施方式,有助于我们逐步并富有成效地深入推进"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8.
应对突发的自然灾害,拥有良好的灾害意识和应对策略有助于社会安全和稳定,从而进一步保障国家安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普通高中必修课程,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课程形式。本文在国家安全观视域下提出自然灾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和应灾能力。同时通过分析,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对国家安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影响,并以社区“应灾宣传大使”的身份,为社区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提升学生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19.
日本小学的“综合学习时间”是典型的实践性课程,重视体验和过程,与中国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等方面有共同之处。日本爱知县绪川小学开展的“大家一起守卫的一个地球”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典型代表,环境教育主题与综合实践课程的“实地考察、发现思考、担当行动”三环节有机结合,实现了使课程关乎儿童幸福生活的教育理念。其对中国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启示为:因地制宜,多元化整合课程资源;合理指导,助力活动顺利进行;秉承理念,灌注课程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20.
分析装备技术保障类专业课程的特点,针对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课程思政建设。以指控装备原理与构造课程为例,构建理想信念、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工作作风、个人素养五个维度的课程思政目标体系;明确军事特色深度融合课程内容的实现方法;建立以学员为主体的课程思政反馈机制,通过常态化教学研讨、加大研究力度等手段,推进思政建设进程。教学实践效果表明,指控装备原理与构造课程思政实施有效,可推广应用于装备技术保障类专业其他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