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西师版数学课标教材三年级(上)第六单元。教学目标1.会在实际情境中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的四个方向,能描绘物体所在的方位。2.经历辨别方向的过程。初步体验方向的相对性,发展学生的方位感和空间意识。3.明确方向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西师版数学课标教材三年级(上)第六单元。教学目标1.会在实际情境中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的四个方向,能描绘物体所在的方位。2.经历辨别方向的过程,初步体验方向的相对性,发展学生的方位感和空间意识。  相似文献   

3.
可视化学习活动通过视觉表征手段能很好地帮助学习者理解抽象的语言,提高知识创新和迁移的意义和兴趣,促进记忆并培养新知识的应用,有助于解决小学生方位感的理解抽象性、应用少的问题。文章以小学生方位感培养为目标,在可视化理念指导下,提出"依托旧知空间定问题""观察现实空间找方向""分析平面空间辨方向""想象仿真空间探方向""回归平面空间探方向"教学策略,以《认识东南西北》为例,设计出具体的可视化教学案例,实践检验表明,通过运用可视化手段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方位的理解,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4.
"位置与方向"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内容。在第一学段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确定位置的感性经验,已经能够根据上、下、左、右、前、后和东、南、西、北等十个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而且能通过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准确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够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使学生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更全面  相似文献   

5.
"确定位置——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这节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方向与位置"的第一课时。在学习本单元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前后、上下、左右,东、南、西、北等方向及第一排、第一列等表示物体具体方位的  相似文献   

6.
“位置与方向”一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6页的内容。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这为本节课学习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奠定了基础。三年级学生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期。此时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因此,学生对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需要感性经验的支持和丰富的表象积累。教材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了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情境。帮助学生辨认方向.使学生在观察、想象、描述、表示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的体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7.
别巍魏 《江苏教育》2022,(41):67-69
<正>生活与数学密不可分,生活中有数学,数学是生活的缩影。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由易到难,螺旋上升,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建构知识模型,有助于他们构建完整而系统的数学学习体系。《认识方向》是苏教版二下的内容。苏教版一上学习了前、后、左、右四个方位,学生已经能在生活空间里辨认这些方向,初步知道了这四个方向在平面图上的习惯表示。本课内容是在此基础上,继续引导学生学习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使他们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来辨认其他七个方向。  相似文献   

8.
方位感即方位知觉,是指一个人对物体和自身所处方位的感知。一般包括前、后、左、右,上、下和东、南、西、北等。由于方位总是相对的,是与所参照的物体方位相比较来说的,因此,宝宝的方位知觉发展要比其他知觉发展慢。对6-12个月的宝宝来说,可以逐渐培养他的方位意识。  相似文献   

9.
方向感是指人对物体所处方向位置的感觉与认知.苏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中的"认识方向"一课,教学内容包括辨认生活中的东南西北和辨认地图或平面图上的东南西北,使学生会用东南西北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以此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看似内容不多,学生又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甚至部分学生对平面图中"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还略有所知,我以为这节课的教学能获得良好的效果,但从课堂反馈及学生的练习情况来看却事与愿违.经过深入思考与教学实践,我认为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方向感应立足于"三个关注",即关注学生的贮备经验、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述、关注学生的主动建构.  相似文献   

10.
“确定位置——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这节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方向与位置”的第一课时。在学习本单元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前后、上下、左右,东、南、西、北等方向及第一排、第一列等表示物体具体方位的知识。本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抽象出用数对表示方格纸上某一点的位置的方法。这一内容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也是学生第三学段学习直角坐标系及函数等知识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高莹 《山东教育》2012,(Z1):69-70
建模点1:认识平面图上的方位模型教学内容: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例1、例2、例5简要分析: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习了用前后、左右、上下等表示物体位置,初步建立了方位模型。本模型的建立是通过学生经历画平面图,统一平面图产生的矛盾冲突,明确统一方向的必要性,理解为什么人们要约定俗成规定"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画平面图形,并实现了从实际方向向地图方向的迁移。同时建立认识平面图上的  相似文献   

12.
<正>"位置"是《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它是学生在学习了上、下、前、后、左、右和东、西、南、北等词语描述物体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这一内容的学习,基于现实的需要,根据"行与列"这两个因素来确定物体的位置,继而学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在"读懂"平面图的基础上用有序数对来刻画二维空间中某点的位置。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从用生活经验描述位置(如"靠近讲台的为第一行""靠近门  相似文献   

13.
《用数对确定位置》一课是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的内容。本节课是在第一学段学习了用前后、左右、上下等表示物体的位置和东西南北等八个方位及认识简单的路线图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第一学段“方向与位置”内容的延续和发展,也是第三学段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的基础。以往我们常常注重得到数对后的巩固应用,而忽视了让学生经历数对产生和对...  相似文献   

14.
一、创设情境的几点要求1.情境创设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情境创设是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第一个内容,是学生开始学习的第一感觉,成功的情境创设能使课堂顺利地进行,更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深厚的兴趣,进而产生主动探索的学习行为。成功的情境创设必须是教师在对教学内容的认真把握,对学生的认知结构进行认真分析的结果,这种分析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多方面的,它包括学生的记忆、语言、思维、学习动机、经验、情绪以及情感等因素,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去寻求学习主题与学生认知结构的结合点,用最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外部刺激去促进他们对新知的求索和创新学习,这便是一个好的情境。  相似文献   

15.
<正>"函数的零点"是"函数与方程"一节的第一部分内容,它是学生在相对比较系统地学习了函数的概念、性质、图像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的一个新内容,它承接了前面的函数知识,是学习后面"二分法"的基础,也是函数与方程关系的重要体现.根据本节内容的特点和我们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我在备课、上课等环节上做了一些文章,通过教学实践,不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有很大的收获.一、在情境引入上做文章  相似文献   

16.
第一单元位置整体感知: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感性经验基础上学习的,通过学习,使学生会辩认上、下、前、后、左、右,在此基础上再学习从两维角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本单元的教材从儿童的认知特点出发,创设了适合儿童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亲身体验生活与学习环境中的方位,感悟空间方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儿童认识空间方位的顺序是“上、下”,再是“前、后”,最后是“左、右”。儿童对方位的表征至少有三种形式:(1)自我中心的表征。即用主体自身与目标物之间的位置关系来表明目标物的具体位置。(2)自然标志…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能够最大限度地使学生跨越师生之间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及认知过程体验上存在的鸿沟,既可以构建个别化的学习环境,也可以营造协作式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之中,最大限度地实现认知过程与感悟、体验过程的统一。它极大地丰富了教育资源,适时地更新了各类知识,不仅有利于扩大课堂教学信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生活的质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须注意,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知识结构、认知能力、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是不相同的,因而,  相似文献   

18.
五邑大学物理学科组以"学生对物理内容的认知"为主要研究方向,创建和开发了以电子教案为主体的大学物理"学习系统".报道了该"学习系统"的创建依据、主要内容及其在"教学目标"和"学生认知"间的良好的"匹配"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方向指示仪     
指南(北)针要平放才能指示方向,很不方便,若将它竖起来也能直观地指示方向,这对同学们认识地图上的方位会有很大帮助。那么如何制作竖起来的指南针呢?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我的设计思想是:利用磁铁指南(北)的原理,制  相似文献   

20.
《函数的零点》是《函数与方程》一节的第一部分内容,它是学生在相对比较系统地学习了函数的概念、性质、图像的基础上学习的一个新内容,它承接了前面的函数知识,同时也是学习后面"二分法"的基础,是函数与方程关系的重要体现.根据本节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我在备课、上课等环节上做了一些文章,通过教学实践,不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有很大的收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