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尽管到北京已半年多了,Angus说仍然不断有人问他为什么大老远从美国来到中国学习。有时候,他也只好去繁就简回答道:因为中国政府为他提供了奖学金。  相似文献   

2.
120个:首批留学美国的中国幼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廉朴 《寻根》2002,(1):30-37
中国幼童,留学异邦,这不是时下的新发现,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有120个中国幼童远赴美国,开创了中国幼童留学美国的先河。  相似文献   

3.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中法化关系呈现出和此前完全不同的新特点。总体上两国化关系日趋密切,但法国在华天主教及其化事业虽继续有所发展,已不是中法化关系的主流。与之相对的,是教会之外的世俗化交流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尤其是在教育方面。而这和法国政府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4.
出国留学在今天是一个十分诱人的字眼 ,许多学子对此趋之若鹜。但是又有谁会想到 ,中国近代史上的首次官派留学却一波三折 ,命运多舛 ,最终半途而废。首次官派留学的曲折历程 ,折射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之艰难。中国近代史上的首次官派留学活动是在洋务运动的背景下进行的。随着洋务运动的全面展开 ,培养熟悉西学的本国人才便成为当务之急 ,而派人去西方留学自然便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1870年 ,正当曾国藩因没有带队留学的合适人选犯愁的时候 ,曾经留学美国并一直为留学活动四处奔走呼号的容闳通过当时的江苏巡抚丁日昌…  相似文献   

5.
在20世纪中,中国兴起了两次大规模的“化热”。本通过对这两次“化热”的历史考察,认为化发展的总体趋势是连续和渐进的,同时说明化的发展是多元的和相对稳定的,并不存在单一的化形态和一成不变的化模式。指出只有在开放的化环境和竞争型的化机制中,各种化因素才能充分地交融、优化,新的化因素才会不断产生,化肌体才富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7.
四川国学院成立于1912年,是20世纪初由政府兴办的中国第一所大型国学教学研究机构。长期以来,对于它的研究都相当匮乏,在仅有的研究中,也往往将其视作保守落后的对象。不过,这种评价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实际上,国学院成立之际,正值教育部推出壬子癸丑学制之时,作为传统学术机构,国学院面临巨大压力,为此,它积极调整办学方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制定了明确务实的培养目标,推出了新学制下的国学教育方案,重新定位国学教育的功用,又以新制规范学校管理,并融教学科研于一体。意在寻求新学制下传统教育的发展道路,其举措体现出较强的时代性和进步性,从它的变化中也可具体而微地发现传统学术机构在近代的转型路径。  相似文献   

8.
教育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变革往往推动教育的变革。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方思想文化的大量涌入,中国逐渐形成学习西方的文化热潮。在西方文化、艺术的影响下,中国美术及教育的发展,经历对西方美术由排拒、接纳到融合的曲折过程,融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初期社会形势错综复杂、风云变幻,是中国历史上变革最为剧烈的时期之一,除占据当时社会主流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潮和君主立宪思潮以外,还有多种社会思潮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文化界涌现出来,其中最具社会影响力的主要有国粹主义思潮、新文化思潮、无政府主义思潮和社会主义思潮等等。这几种主要社会思潮相互纠缠,又相互排斥,促成了当时文化界的思想解放潮流。本文主要介绍20世纪初期的国粹主义思潮。  相似文献   

10.
刘伟 《世界文化》2008,(12):18-19
2008年度的美国露丝·里利诗歌奖授予著名诗人加里·斯奈德,同时他还获得一百万美元的奖金。该奖项是目前美国最享有声望的诗歌大奖之一,是由美国最负盛名的、创办于1912年的诗歌杂志《诗刊》组织评选,药业巨头露丝·里利1986年创设的。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概括介绍了20世纪中国经学研究的大起大落的发展历程,首次提出了20世纪中国经学研究五个时段的特征,并指出目前学界通常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传统经学也就丧失殆尽的陈见,并不完全符合历史事实。文章认为20世纪中国经学研究的成就与局限,无疑为21世纪的中国经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起点。同时,文章对21世纪的中国经学研究作了新的展望。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本文从文风与文学思潮演进的角度,论述了十七世纪文人社集活动的发展.具体来说,共分东林时期、复社时期、惊隐诗社时期、新一代文人群更生时期四个阶段,每个阶段文风与文学思潮,各有变化.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This contribution mainly focuses on Cyprus and the Balearics, islands located at opposite geographical extremes of the Byzantine Mediterranean, during the passage from Late Antiquity to the early Middle Ages. Historians have often regarded these islands as peripheral additions to the Byzantine heartland of the Aegean and the Anatolian plateau;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in fact, archaeological and material indicators (such as ceramics, lead seals and coins), paired with the scarce textual sources, point to a certain degree of economic prosperity in the abovementioned islands during the period under scrutiny, suggesting that they continued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olitical, administrative and religious structures of the Byzantine Empire. A resilient insular economy and continuity of local production of artefacts was ensured by the persistence of demand from local secular and religious elites and regular, if infrequent, contacts with other areas of the Byzantine heartland or the Muslim Mediterranean.  相似文献   

18.
王振忠 《寻根》2001,(3):78-87
晚明戏曲家汤显祖曾有“欲识金银气,须从黄白游”的诗句。所谓黄白,原为金银之别称,此处系代指皖南的黄山和白岳(齐云山)。由此我们不难想见——在当时人的心目中徽州究竟是何等地富裕!  相似文献   

19.
20.
2008年11月30日,中國文化研究所"戊子歲尾雅集"在國際俱樂部飯店舉行,楊振寧、何兆武、戴逸、馮其庸、湯一介、樂黛雲、李澤厚、李學勤、王蒙、范曾、余敦康、李希凡、嚴家炎、陳平原、沈昌文、董秀玉、于丹等師友與會,并分別作了講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