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正>邻家有一个四岁多的小男孩,妈妈为了教他学习,买了一幅《幼儿学拼音挂图》挂在墙上,每日饭后,教他读拼音。为了检验学得怎么样,妈妈常用小棒指着拼音让小男孩儿认。一日饭后,妈妈为了激发小男孩儿的学习兴趣,在教了他两遍拼音后,让他教自己读。小男孩便煞有介事地坐在挂图前的凳子上,领着妈妈读。突然,小男孩停下来,指着三个拼音让妈妈读。等妈妈读完这三个拼音,他又接着领读。读完之后,小男孩兴高采烈地告诉妈妈:"刚才我教你读时,那三个拼音我想不起来怎么读,就让你读了。我聪明吧?"  相似文献   

2.
马福邦 《初中生》2007,(12):1-1
“不耻下问”是许多前辈科学家的优秀品质。世界知名科学家王淦昌先生就经常向我这个后辈了解我研究的领域里的一些技术问题,而且每次对我的询问,都是用十分诚恳的口气说“请教你几个问题”,弄得我诚惶诚恐,十分不安。他这种良好的作风,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王老尚且如此,况我辈乎?  相似文献   

3.
“虚”“实”是《老子》用以描述道体及道物关系的重要概念,但学界历来重“虚”而轻“实”。事实上《老子》中隐含着其从存在论、认识论、修养论三个向度深入探析“虚”“实”内涵,并从“以实见虚”到“以虚观实”着手对虚实关系做了系统梳理,揭示其“虚实并重”之真意的内在逻辑。就存在论而言,“虚”并非一无所有之真空,而是寄寓于“实”并与之结合才彰显并发挥其效用;就认识论而言,以“为学”认识万物之“实”之后方能“以实见虚”,即“为道”;从修养论而言,通过“观”,进而以具有“致虚”功能的心“涤除玄览”,去掉一切指向“实”的经验、知识,方能“以道观之”,最终实现“以虚观实”,关照人生。  相似文献   

4.
一头老水牛在树阴下乘凉,一只天牛看见了,说:"老水牛,我俩名字上都有个‘牛’字,我能飞,你能吗?""是的,我确实不会飞,在这一点上我是不如你,但即使你有长处,也应该谦虚点才是。"老牛诚恳地说。  相似文献   

5.
如何揭示虚概念的逻辑特征,目前我国逻辑学界尚未统一认识。究竟哪种观点符合人们的思维实际,还有待于我们深入地研究和探讨。本文试图用“虚内涵”和“虚外延”两个概念来揭示虚概念的逻辑特征,从而丰富和发展虚概念理论。特提出来就教于逻辑学界的学者、同志们。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王国维的“无我之境”是文学艺术高层次的审美境界,是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总的概括。“无我之境”是从老庄虚静的哲学理论生发出来的,是一种升华了的积淀着丰富内涵的审美范畴。  相似文献   

7.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虚”给人一种飘飘渺渺、朦朦胧胧的感觉,但是由于是“耳听”,所以给人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渲染气氛,铺设情节无所不能。  相似文献   

8.
我曾读过一篇高分作文《当我收到抚州一中录取通知书时》。初看此文,我真找不出它得高分的缘由。当时在我看来,"当我收到抚州一中的录取通知书时,我会满怀希望地拆开它,欣喜地看个够。然后把自己关在屋里,甜上一夜,笑上一夜……""当我收到抚州一中的录取通知书时,我要把它带到学校,向同学们炫耀,让他们都羡慕我,  相似文献   

9.
大家都知道海马不是马,但是你们知道,它是鱼吗?没错,这种头像马、尾巴像猴,有着匹诺曹那样的长鼻子,身体僵硬完美,如同精致雕塑一样的海洋动物,确确实实属于鱼纲。这个小小的生物身上,还存在着自然界最少见的一种现象,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海马爸爸生宝宝"。当然,其实真正生出宝宝的肯定是海马妈妈,但与其他动物不同的是,海马妈妈将卯产在海马爸爸腹部的育儿袋里,让海马爸爸进行孵化,等到小海马长大了,成熟了,自然也就由爸爸"生"出来。在小海马尚未成年的时候,这个育儿袋永远是它们的避风港,遇到危险,就可以迅速躲进去。海洋中,神奇的生物远不止海马一例。比如,我们要讲的第二个主角,鱿鱼。大家都知道鱿鱼不是鱼,  相似文献   

10.
公开课是公开展示给大家看的课。根据所上公开课的不同目的,一般把它分为示范性的公开课、汇报性公开课和探究性公开课等不同类型。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公开课,都要体现真实性、目的性、个性化、创新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1.
“虚实”,泛指思想、结构、表现手法等方面的艺术辩证法。如宋代范希文《对床夜话》“: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这里说的是情思与具体事物的关系,实际上指的是构思。另外“,虚实”还用来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等。写作时,正面地、直接地写是实写,侧面地、烘托性地写是虚写。  相似文献   

12.
从经典文本的阅读中体悟某种写作规律,加以整合梳理,之后在自身的写作中模仿练习,是学习写作的一般规律和有效途径。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本提供了以"实"写"虚"的优秀范例,若能有效利用,便可轻松化解学生散文写作中如何写"虚"的难题。  相似文献   

13.
“虚胖子”     
爷爷是大胖子,爸爸是二胖子,今年,我的身躯逐渐粗壮起来,成了“三胖子”。一天晚上,我来到院里乘凉,隔壁的付爷爷问我:“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大树怎样为你辨别方向?‘泼水节’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节日?”一串问题问得我哑口无言。付爷爷说我真是“虚胖子”,弄得我十分尴尬。  相似文献   

14.
一、“虚”中觅“实”的解题策略有一些看似与虚数有关的题,但由于条件或结论的特殊性,常常可以避开虚数,将其转化成相应的实数问题来解决却事半功倍,巧妙获解·这就是“虚”中觅“实”的解题策略·【例1】(湖南师大附中2006年第一次高考模拟第13题)使不等式m2-(m2-3m)i<(m2-4m  相似文献   

15.
文学创作中的“虚静”说本为一哲学命题,从《老子》的“涤除玄鉴”到《文心雕龙·物色》中的“入兴贵闲”,也就是“虚静”命题从哲学领域进入文艺美学领域的过程。由于在“虚静”状态下,文人与哲人会产生类似的思维活动,进入相同的精神状态,“虚静”的概念便被“采撷”到文苑中,并以其丰赡的内蕴逐渐成为一重要的美学命题。当主体达到“虚静”状态时,其身心必然处于一种空明澄静的境界,心境清明,思想集中,就可以达到创作佳境。  相似文献   

16.
虚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范畴,渊源流长,起初老庄所谓“虚静观”在宗教、哲学、心理学影响很大,它指的是人在认识外界事物时的一种静观的精神境界。后来这一观念被移植到审美和艺术领域,进入审美领域的虚静则是指审美主体在进入审美活动之前必须去物去我,保持一种空灵、宁静的审美心态。这一观念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受到历代学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总会有“虚”的成分存在。这里的虚,不是谦虚,而是一种脱离了礼貌且类似于虚伪的东西。  相似文献   

18.
虚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范畴,渊源流长,起初老庄所谓“虚静观”在宗教、哲学、心理学影响很大,它指的是人在认识外界事物时的一种静观的精神境界。后来这一观念被移植到审美和艺术领域,进入审美领域的虚静则是指审美主体在进入审美活动之前必须去物去我,保持一种空灵、宁静的审美心态。这一观念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受到历代学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写“理想”,是中学生作文中常见、也是中学生写作文时常遇到的主题。比较而言,这类作文似乎容易写一点。一是它属想象作文,有一定的随意性,说得上是广阔天地,大有“作文”;二是作文中写的不必也不可能真是那么回事,“职业”选择的余地大,而且干什么都能干到“行行出状元”的份上。但就写“理想”的学生作文来说,是不是都能依凭上述两项优势,做到“三百六十行,行  相似文献   

20.
诗歌创作成功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但意境的创造尤为重要。意境的创造又有“实境”与“虚境”之分。“实境”为根本 ,“虚境”的创造以“实境”的创造为基础。只有在“实写”的基础上适当地予以“虚写”,方能达到虚实相生 ,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妙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