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庄子》对老学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解决了如何“得道”的问题,本文称之为体道理论。庄子的辩证法源于老子的辩证法,老子的辩证法还只是个雏型,老子注意到了事物相互对立的关系,但老子来说明相互对立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是什么,相互对立的原因又是什么,而这一切,在庄子的辩证法中都得到了很明确的解释。把生命现象放到无限悠远的背景上去考察的方法,是《庄子》生命哲学一派以老子的道为平台,构建新理论的典范,因而是典型的对老学发展史的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2.
作者通过对苏辙与李贽《老子解》两部著作的对比研究,提出苏辙的《老子解》的特征在于主张孔子与老子没有根本的对立,强调儒教与佛教尤其是南宗禅的一致,其放异彩之处正是在于无心与解脱精神,所以,可以说苏辙的《老子解》往往成为无心无欲的修养论,而李贽的《老子解》则更多体现了他的政治论,那就是反对为政者以自己为中心的独断专制,由此可以说苏辙把老子看成处世课本,李贽则把老子看成不干涉主义和放任主义的治世观念。  相似文献   

3.
重点的选定     
记得有一次去中学听一节初一历史课,课的内容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术思想。任课教师讲述老子时,在简要介绍了老子的生平之后,着重阐释老子的哲学思想。为了使学生理解“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这一思想,教师首先提出“事物都有自己的对立面”,然后要学生思考对立的事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十分踊跃地答出各种对立的概念,如好与坏、多与少、高与低、长与短、难与易、有与无,等等。接着,教师介绍老子的观点,在投影屏幕上展示出老子关于祸福倚伏的论述,并加以解释,又用动画片的形式生动地演示塞翁失马的故事,然后让学生讨论老子的这一辩证思想有什么意义,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相似文献   

4.
从本体论意义上说,老子的"道"与柏拉图的"理式"虽同属"二元论",但在二元的存在方式、相互联系及其与文艺创作的关系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区别。这些区别显示了"道"与"理式"不同的理论目的——即重实践与重知识的对立。  相似文献   

5.
一直以来,很多人认为老子、孔子双方的思想相差甚远,实则二者的思想不完全是对立的,生活在几乎同一时代的两位圣贤思想上有相融的一面。老子只是对孔子思想中的违反自然的成分持不同态度并非全盘否定,孔子对老子的思想也有所继承和发挥。老、孔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影响,而不是相互完全独立的两个体系,老子之自然有利于孔子之仁的发挥影响,而儒家之仁德也有利于来实现老子所向往的自然之秩序。  相似文献   

6.
从本体论意义上说,老子的“道”与柏拉图的“理式”虽同属“二元论”,但在二元的存在方式、相互联系及其与文艺创作的关系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区别。这些区别显示了“道”与“理式”不同的理论目的——即重实践与重知识的对立。  相似文献   

7.
在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中,对后世中华文化的流变产生重要而深刻影响的,当推由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和由老子创立的道家学说。李泽厚先生认为,虽然无论是在审美的人生态度上,还是在人格理想上,亦或是在审美趣味方面,儒道两派都有各自的主张,看似相互对立,但从精神上来说,两派并不全然对立,而恰恰相互补充。儒道互补是两千多年来中国思想的一条基本线索。  相似文献   

8.
“为道”和“为学”的内涵及其关系是《老子》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冯友兰认为,中国哲学的精神是使人成为具有内圣外王人格的圣人,而《老子》的哲学是极高明,但还不够“道中庸”。在这个前见的影响下,冯友兰在几次诠释中,始终认为“为道”和“为学”是相互对立的或互不相干的。但是,深入研究本可以发现,“损”、“益”并不是简单的外在对立的关系,二是“道”的两种不同的运动状态或说作用,二的互动共同完成了“道”的展现。因此,“为道”和“为学”也是互补和互动的。  相似文献   

9.
老子是我国古代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反映老子哲学观点的"音声相和"理论包含了丰富的音乐美学思想."音声相和"强调的是"音"和"声"的相互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的关系,即只有不同的音调组合在一起构成相互和谐关系的声音才能形成美妙的音乐.而音乐的起源、音乐艺术、政治功能以及"和"的哲学意义都揭示了"以和为美"的中国古代艺术精神的崇高境界.  相似文献   

10.
唯物辩证法中矛盾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老子《道德经》中有深刻的辩证法思想,其中关于矛盾的对立统一性阐述论证很多,本文通过“道德经”视角解读矛盾的对立性、统一性及其赋予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1.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说:“生活难道不是一出奇异的戏剧,里面混杂着善与恶、美与丑、高尚与卑劣?这一法则作用难道不是普及一切事物?”文学艺术在再现生活时运用对比手法揭示真善美与假恶丑相互对立的矛盾是一个普遍适用的法则,它是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列宁说:“自然界的(也包括精神和社会的)一切现象和过程具有矛盾着的、相互排斥的、对立的倾向”。对比,就是在创造中有意识地运用对立相反的矛盾法则。它可以是不同事物之间的对比,也可以是同一事物本身的对比。古人称为“衬笔”,用性质不同的事物相互对比叫“反衬”,用性质相同的事物烘托叫“正衬”,广义讲都是对比。茅盾早就说过“世界上没有绝对相同的两匹蝇”,“从客观方面说,天下本无绝对相同的两件事,从主观方面说,  相似文献   

12.
“文与道”,它被史坛上的文章大家们谈论也有两千余年了.然而不同的时代赋予“文与道”的内涵是不同的.“道”,古人就赋予过它几个含义:(1)法则,法律.《易经》说“一阴一阳为之道”,这是把宇宙万物都看成阴阳对立的,互相转化的,并且是变化无穷的,这就是把“道”看成了宇宙中的矛盾统一规律.老子的《道德经》则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曰大.”老子认为“道”是混沌之物,是宇宙中“独立而不改”的客观存在,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宇宙万  相似文献   

13.
一阴阳五行说是我国古代的哲学理论,它的起源很早,依据现存材料,阴阳说可说最先表现于《周易》,五行说可说最先表现于《尚书·洪范》。在其后的《左传》、《国语》、《老子·道德经》、《列子》、《管子》、《吕氏春秋》、《黄帝内经》、《淮南子》、《春秋繁露》等典籍中,都有关于阴阳五行说的记载。总的来看,所谓阴阳说,是古人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存在相互对立而又统一的两个方面,以阴和阳来代表,阴和阳是互相依存、互相斗争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就是在这种对立统一之中不断发展变化着。五行说的五行,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的圣哲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眚,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老子》四十七章)这几句话颇费解。有人说老子抹杀实践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是反科学的。有人认为老人轻视感性认识,片面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是唯心主义的。笔者却不以为然。纵观《老子》全书我们便可知:老子是极力反对背离了“道”的轻举妄动的:“知常日明,不知常妄作凶”(《老子》十六章)他认为“道”创生万物之后,万物的运动  相似文献   

15.
胡绍玲 《文教资料》2008,(32):77-78
老子强调出世的"无为"思想,表面上看,与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主张是相对立的,但我们不能从字面来理解老子关于"无为"的主张.简单地认为"无为"只不过是无所作为、无所事事的代名词,欲从根本上否定"无为而无不为",并将其诠释为消极的无所作为,是彻底背离了老子"无为"思想的原始出发点而进行的狭隘理解,老子的"无为",其最终的落脚点恰恰是在"无所不为"上.  相似文献   

16.
罗岚 《今日教育》2006,(6):47-48
中和之美作为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美学理论,它始终追求的对象是对于人来说的最为和谐状态与“最高价值。”反映的是一种深刻的、辩证的和谐关系。而这也是许多思想家渴望的美学境界。从孔子提出的“尽善尽美”——美与善的相互结合、和谐统一。到老子所说的“音声相和”——音与声的美丑相互对立与协和,再到《乐记》所提出的“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无不是“中和之美”思想精髓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无为"与无为教育法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什么叫"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呢?下面这个例子或许能说明:一次,邓小平在某百货商场为孙子买了两打铅笔和两打橡皮,并对营业员解释说:"铅笔是为了让孩子们好好学习的,橡皮是让他们改错的。"实际上,他用铅笔和橡皮说明了老子所说的"损益"的道理。很多人对老子  相似文献   

18.
严复从救国救民、挽救危机的目的出发,撰《老子评点》,认为《老子》的“无为而治”是与民主、自由的精神相符的,而君主专制则是与“无为而治”相对立的,且认为《老子》在逻辑和公例等方面具有近代科学的因素。据此,严复认为中国古代就具有反对专制,提倡自由、科学、民主的传统。因此,他主张在中国进行民主政治的改革。  相似文献   

19.
"为道"和"为学"的内涵及其关系是<老子>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冯友兰认为,中国哲学的精神是使人成为具有内圣外王人格的圣人,而<老子>的哲学是极高明,但还不够"道中庸".在这个前见的影响下,冯友兰在几次诠释中,始终认为"为道"和"为学"是相互对立的或互不相干的.但是,深入研究文本可以发现,"损"、"益"并不是简单的外在对立的关系,二者是"道"的两种不同的运动状态或者说作用,二者的互动共同完成了"道"的展现.因此,"为道"和"为学"也是互补和互动的.  相似文献   

20.
真理和谬误是人的认识过程中的一对矛盾,它们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说它们是对立的,是说真理和谬误是具有不同质的两种认识.真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真理不是谬误,谬误不是真理,它们之间有着明确的界限.说它们是统一的,是说真理和谬误是相互包含、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真理中包含谬误,真理可以转化成谬误;谬误中包含真理,谬误可以转化为真理.行文至此,暴露了一个问题:前面说真理不是谬误,谬误不是真理,后面说真理包含谬误,谬误包含真理;前面说真理和谬误有明确界限,后面又说它们可以互相转化,这不是前言不对后语,连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