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位家长告诉我,自己的孩子问题严重。我问孩子具体有哪些问题,这位家长说,孩子刚上小学三年级,平日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总爱走神,学习又不努力,分析能力差,写作业拖拖拉拉。一天,家长满面愁容地带着孩子来找我,孩子是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我问孩子:你觉得自己学习注意力集中吗?孩子很诚实,回答说:不集中。我问:是老师讲得不好吗?孩子摇头:不是。我说:那是为什么?孩子说:因为总想玩东西。我点点头:你上课净想玩什么呀?孩子的回答很出人意料:玩纸片。我有些奇怪:纸片怎么玩呢,你能教教我吗?孩子说:我拿纸片叠飞机。我一听就笑了:你喜欢飞机吗?…  相似文献   

2.
一个瘪皮球     
秋天到了,天渐渐凉起来了,我想带领孩子们玩皮球,于是,我要求每个孩子带一个皮球到幼儿园。孩子们陆续把皮球交给了我,我发现有些孩子交来的皮球质量很差,没过几天就漏气了,而且不能再次充气。那天,我随手抓起一个瘪皮球对孩子们说“:你们看,这个皮球好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不好。”接着,我就说了这种皮球的缺点,让他们尽量带质量好一点的皮球来。然后,我就让孩子们去室外玩球。可璐璐却躲在活动室不肯出去,我去拉她,她使劲向后退,我让她拍球,她紧捏着拳头不肯伸出手来。我觉得很奇怪,便蹲下身问她“:璐璐,你没有带皮球吗?”璐璐不…  相似文献   

3.
“太阳公公为什么起得这样早?”“太阳公公要睡觉吗?”“地球每天在转动,人怎么不会摔下去?”……幼儿在观察自然,观察生活时,会经常不断地向爸爸妈妈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不仅是孩子对父母的亲昵和信任,更重要的是表达了孩子希望探求人生和世界的奥秘、希望得到父母的指导和帮助的愿望。对于孩子喋喋不休的提问,家长的态度是不同的。有的家长总是一门心思干自己的事,听到孩子的提问就干脆回绝:“你话不要多。”“去去去,烦死了。”或者打发他去问别人,说:“我没有时间和你罗嗦。”有的家长因回答不了孩子的问题,就厌烦地说:“你问这么多干什么?”也有些家长对孩子提出的问题只是敷衍了  相似文献   

4.
我园近两年经常开展的一项家园共育活动叫“嘉宾有约”——老师有计划、有目的地邀请本班幼儿家长做嘉宾,和老师共同组织教学游戏。这样做可以充分利用家长职业、阅历与专长等教育资源,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有的老师会问:“家长工作都很忙,他们愿意来园参加这样的活动吗?”“家长不是老师,孩子听他们的话吗?他们会组织孩子吗?”这些问题我们是这样解决的  相似文献   

5.
孩子离园时     
离园,是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我发现家长在接孩子离园时,有许多问题值得注意。1.幼儿的安全为首要。在家长接孩子离园时,我们往往会看到这样的情形:孩子在前边跑,大人在后边追,喊着“慢点跑,慢点跑!”其实不管是家长跑,还是孩子跑,都隐藏着不安全的因素。有的孩子还想在幼儿园玩一会儿,有的家长就让孩子自己去玩,家长自己则坐在一边看报纸,或与其他家长聊天。恰当的做法是,家长最好陪孩子玩一会儿,这样既保证了孩子的安全,更重要的是亲子之间可以进行很好的交流。2.应及时与孩子沟通、交流。当家长接孩子离园时,我们往往看到孩子…  相似文献   

6.
开会归来,见一家长领着孩子气势汹汹地来到我面前,大声质问:"你们老师是怎么当的,为什么许多孩子都指着我们家孩子说他‘臭'?这不是欺负人吗?"我急忙询问原因,原来离园时间,班中另一位老师正带孩子们玩一种叫"臭豆腐"的民间游戏,违反游戏规则的孩子,将被同伴指着喊"臭、臭、臭",然后大家一起做一个自己喜欢的舞蹈动作转一圈蹲下.而家长看到的只是孩子被指的这一瞬间.我解释之后,家长余怒未消地走了.  相似文献   

7.
一年级的新生放学了,做父母的免不了要关切地问这问那,您经常向孩子问些什么问题?您是否问过:孩子,今天你高兴吗?孩子入学后,大概家长比较关心的是孩子的生活问题和学习问题,经常问孩子:“今天在学校喝水了吗?”“学校的饭好吃吗?”“老师留的什么作业?”而往往忽视了孩子的心理状况,很少有人会问孩子:今天在学校高不高兴?和老师、同伴在一起愉快吗?他们喜欢你吗?其实这些都是孩子适应新环境的关键问题。孩子的行为往往会受到情绪、心境的影响,如果在一段时间内心境不佳,则会影响其学习的效果和交往能力的发展。这是因为每个孩子的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8.
水煮沸了,水汽顶掉壶盖;太阳光下,奶奶的老花镜点燃了小纸片;冬天,玻璃窗上结出了美丽的冰花……家庭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科学,家长应善于利用时机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使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为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打下基础。那么,如何在家庭中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呢? 一、珍视幼儿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多提问题。孩子来到人间,对一切都感到好奇:蹒跚学步的孩子会盯着自己的影子,总想踩住它;有的孩子拆开闹钟,想看看里面究竟有什么;有的孩子聚精会神地看蚂蚁们扛着一只死苍蝇……好奇心是探究问题的前提,它能使孩子对成人习以为常的事物,通过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提问不予理会,甚至呵斥孩子:“没完没了地问,烦死了。”须知,这是在把科学的萌芽扼杀在摇篮之中。因为,如果孩子的好奇心多次得不到满足,甚至被压制、否定,则好奇心就会消失。而一个没有好奇心的孩子,永远也不可能成为有所作为的人。二、善于抓住时机,引导孩子自己去探索、思考和回答问题。这比由家长去直截了当地给孩子解答问题重要得多。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孩子拿着小瓶对妈妈哭嚷:“谁把我的蚂蚱弄死了?”妈妈惋惜地说:“是吗?”她拿过瓶子,  相似文献   

9.
正ruiminxing62@163.com问:我的孩子3岁多,喜欢和家长对着干。比如,看到爸爸给玩具装电池,他就把改锥拿过来,跟他说改锥危险,不适合小朋友玩儿,他却越玩越起劲。请问,孩子喜欢和家长对着干如何处理才好?答:逆反是幼儿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孩子的实践能力、社会经验以及活动范围都在增长,对周围事物和环境会产生更强的认识感和控制感,独立性也越来越强。所以,家长应理解孩子的逆反并不是什么  相似文献   

10.
放学去幼儿园接孩子,你会问孩子什么问题?中国家长一般都是问“今天学到了什么?”而美国家长则是问“你今天快乐么?”近日,来自美国的幼教专家Ida在南京为幼儿家长们上了一堂公开课。这位从事幼教已经30多年的专家认为,中美双方在幼儿教育上差异颇大,中国的应试教育甚至影响到了幼儿教学。双语教学不是上课为了满足家长们的需要,现在很多幼儿园都开设了诸如英语兴趣班、双语教学等,可是Ida说,这些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双语教学。在美国也有中美双语幼儿园,但这种双语是指为孩子创造一种双母语化的环境,老师是不会专门为孩子上英语或者中文…  相似文献   

11.
王丽丽 《山东教育》2003,(27):60-60
想像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基础。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要抓住每一个机会,通过各种形式,鼓励并引导幼儿大胆想像,从而培养幼儿的创造力。1郾随机鼓励幼儿想像在日常活动中,家长可不失时机地利用进餐、散步、郊游等机会,随机地鼓励幼儿想像。如孩子吃一个圆圆的火烧时,可以问孩子:“这个火烧像什么?”还可以鼓励幼儿想像“咬一口、两口、三口后又像什么?”不但培养了孩子的想像力,而且还会增加进餐的趣味性,孩子不知不觉就会把饭吃完,省去了家长喂饭的麻烦。带孩子散步时,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天上的月亮像什么?云彩像什么?星星像什么?路灯下的…  相似文献   

12.
武耀亭 《家庭教育》2002,(11):34-34
有的父母见自己的孩子被同伴打了,就训斥:“你不也长着手吗!为什么不打他!”或教孩子:“打不过就咬,咱是正当防卫,咬死不偿命。”有的孩子打架,被批评时,会理直气壮地说:“不是我先动手,我是正当防卫。”不难看出,许多家长和孩子都错误地理解了正当防卫。那么,什么是正当防卫?怎样才算正当防卫呢?我们来看两个真实的案例。  相似文献   

13.
一天,户外活动时,我正组织孩子们玩滚皮球的游戏。雅怡小朋友抱着一个大皮球,忽闪着两只大眼睛,神秘地对我说:“老师,皮球还能拍呢。你知道皮球为什么能拍吗?”我笑了,反问她:“你说为什么呀?”她一本正经地说:“因为它里面有弹簧。”边说边用两手按了按球。我说:“不对,皮球里是气,不是弹簧。”她马上反驳说:“不对,就是弹簧。”看到她那坚定的表情,我问她:“你怎么知道有弹簧呀?”她认真地说:“我们家气筒上面有一个小弹簧,妈妈把小弹簧一打,就打进去了。皮球就能弹起来了。”原来,在气筒上有一小节弹  相似文献   

14.
新授课开始的时候,老师拿着皮球边演示边问:左手拿几只皮球?右手拿几只皮球?两只手中的皮球放在一起共多少只?谁能回答出来,皮球就全给谁。幼儿听了老师这话,都想争皮球,大多数孩子很完整地回答了老师的问话。可是这位老师把手中的皮球轻轻放进包里去了。下课了,有个幼儿说:“老师是个骗子,还骗我们。”  相似文献   

15.
怎样设计出有效的提问,既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又充分保证教学效果,笔者结合一个教学活动的两次案例比较,谈谈体会。案例一:教师准备了一些积木让幼儿坐在椅子上玩了一会,便将一块积木放在桌子上问“积木放在桌子上它自己能动吗?”幼儿不加思索地集体回答:不能!”教师:你让它动了吗?”幼儿:动了。”教师问:你是用什么方法让它动的?”个别幼儿较积极地回答着,还有大部分幼儿仍在玩积木,接着,教师又问:那些玩具朝哪些方向移动?”幼儿有些茫然,没有回答,教师便引导幼儿在地板上将积木向指定的幼儿推去,后有幼儿回答“朝××方向移动了”,教师又…  相似文献   

16.
早锻炼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 ,每天他们都可以按自己的喜好拿取运动器具 ,按自己的想法尽情地游戏。但由于场地、器械数量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幼儿时常发生各种争执。男的让女的一天 ,张佳怡(女)与陈奕炜(男)两人为玩滑车发生了争执。一个说“我先玩” ,另一个说“我先玩”。争吵声越来越响 ,引起了其他幼儿的注意。一些小朋友开始帮他们出主意。有的帮陈奕炜 ,有的帮张佳怡 ,结果两派又争执开了。无奈 ,最后他们只得请老师帮忙解决。我问主张陈奕炜先玩的孩子 :“你们为什么说应该陈奕炜先玩?有什么理由吗?”同样的问题我也问了另一方。只…  相似文献   

17.
去幼儿园做家长培训时,总会遇到家长问:"我的儿子怎么那么贪玩呀?他总是坐不住,一点也不爱学习."抑或是:"这间幼儿园让孩子花在玩上的时间太多了,教东西太少了,孩子上小学恐怕会跟不上的."那么,儿童该不该玩?玩对儿童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呢?  相似文献   

18.
儿童幽默     
应该跟我玩母亲对自己的孩子说:马克西姆,维克多是个坏孩子,我不愿意看到你再跟他一起玩。那我是好孩子吗?妈妈!马克西姆问。  相似文献   

19.
《刘三姐》电影中的一些对唱,在五六十年代唱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什么结子高又高?什么结子半中腰?什么结子成双对?什么结子棒棒敲?高梁结子高又高,玉米结子半中腰,豆角结子成双对,芝麻结子棒棒敲。”这种对唱歌词口语化,旋律优美,自然朴实,机智幽默,形式活泼有趣,孩子好学好记,现代你母可将它拿来。将物体的颜色、几何图形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经常和孩子对唱,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地观察和感知事物,以此来提高孩子的认识能力。如家长先问:“什么东西圆又圆?”孩子或许会答:“我的皮球圆又圆。”家长问:“什么东西方又方?”孩子或许会答:“我的手绢方又方。”家长可引导孩子多方思考作出不同的回答,如“娃娃的小脸圆又圆”、“桌子方又方”等。家长可以统计一下,孩子能说出多么种,越多越好。这种“对唱”玩得多了,家长平日再带孩子外出时,就会有意识地  相似文献   

20.
前段时间,我们有许多家长在一起讨论了一个类似的问题:我的孩子不爱学习,做作业特别马虎,不是少题就是丢字落字,这是怎么回事?应该怎么办呢?有的家长问:孩子平时对什么感兴趣?爱干些什么呢?一个家长说,我的孩子爱看童话,一看看几个钟头,吃饭都不情愿,童话中无论什么细节孩子都清楚,甚至能背下来;另一个家长说孩子爱做飞机模型,各种各样型号的飞机都清楚,俨然是个飞机情报专家。还有一些家长说:孩子喜欢玩玩具,总是将玩具拆下来又装上去,不厌其烦的没完没了,真是没办法。听了这些回答,我就对他们说:这些孩子没有问题。他对感兴趣的东西就能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