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他们经常东抓一把、西摸一下,什么事都喜欢自己亲身体验。但由于孩子经验缺乏和能力不足,好动常易使他们处于危险之中,如摆弄工具被砸伤,翻腾抽屉误食药品,上街走失或被坏人拐骗等等。要避免孩子出现意外,家长一方面要加强对孩子的保护,另一方面更应教孩子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的技  相似文献   

2.
孩子的天性好动.他们喜欢东摸摸,西瞧瞧,什么事都想试一试.但由于他们缺乏生活经验和能力,好动常使他们处于危险之中.如独自上街乱跑容易走失或被车辆撞伤,爬电线杆易被电击,玩火易被烧伤等.父母可让孩子初步学会一些自我保护本领,这样便可避免意外伤害.  相似文献   

3.
宋梅 《今日教育》2007,(5):37-37
好动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但因为孩子经验贫乏和能力不足,他们又常常处于危险之中,如误食药品;摆弄工具被刺伤;在街上走失或被拐骗等。因此,要避免孩子发生意外,一方面需要加强对孩子的保护,更重要的是应该因势利导,教孩子掌握一些生存技能,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避免危险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正>一、问题的提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竞争的加剧,学前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广大家长的关注。一些家长与我们交流的过程中,反映自己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力差,不能持久地从事某些活动,过于好动,有些家长甚至担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有多动症呢?家长们的话也引起了我的关注和思考。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天性,但有的幼儿过分好动,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专心,以致影响了学习及发展,他们有的被贴上多动症的"标签",有的被扣上问题幼  相似文献   

5.
天真、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家长也都喜欢自己的孩子活泼好动。但孩子好动的程度有一定范围,超过正常范围就有可能是一种病态,称之为“多动症”,也叫“注意缺陷症”。那么家长怎样知道自己的孩子有无多动症呢?这  相似文献   

6.
家长:谈到孩子的好奇心,我对我们成人的一些做法很是生气。例如,一些幼儿园老师让小朋友背手正坐,我真的是看不下去,孩子就是孩子,他们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的,我认为让他们僵坐在凳子上是违反教育原则的。我不相信一个坐着不敢动的孩子会有敏捷的思维,我担心孩子那一份天赐的好奇心会被毁掉!我发现你们没这样做,做为家长,我认为我的孩子是运气的。  相似文献   

7.
郝俊 《父母必读》2014,(9):36-37
孩子在家里就很安全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你知道吗?孩子在家里从高处跌落受伤的概率要比在外面大! 为什么小家伙在家里意外跌落如此普通? 这和孩子的天性有关,也和家长的看护有关。 高处跌落的2大原因 1孩子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 孩子缺乏基本的安全意识,不知道什么事情是危险的,他们并不认为爬高或是从高处往下跳是不能做的事情,因此,做危险活动对于他们来说是理所当然的事。  相似文献   

8.
玩乐是儿童的天性,但有些儿童偏偏不会玩,甚至得上诊所接受治疗,学习如何玩耍。有的孩子整天呆若木鸡地坐着,什么都不做。有的则只会玩电动玩具,当递上一个普通玩具,小孩就变得不知所措,无法发挥想象力去玩。许多家长都不了解儿童玩耍的重要性,他们往往是在发现孩子不会讲话,或是不会走路,或是听老师说孩子经常不合群,才前去求医。许多家长都不知道自己孩子玩耍时是否达到这些指标,因为他们都趁孩子玩耍时,忙着做自己的事。现代家长也经常让孩子长时间看电视、玩电子游戏,或上许许多多的课外辅导班,导致孩子们缺乏创意玩乐的自由时间。孩子…  相似文献   

9.
招一:不能管得过死家长都想把孩子培养成创造型的孩子,可孩子真的有了创造型孩子的特点,一些家长又担心了,因为创造型孩子往往不太听话。家长们往往喜欢老实的孩子,总希望孩子规规矩矩,百依百顺,孩子稍一调皮就不能容忍,往往因为管得过死,限制过多,把孩子的创造性给扼杀了。而调皮、好动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创造力发展的萌芽,只要不出大格,不要限制太多。  相似文献   

10.
尊重幼儿的天性、保护幼儿的天性是学前教育界一直以来的共识,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好问也是孩子的天性……幼儿的天性多种多样,这对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许多杰出的人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天性没有被扭曲、压抑,而是得到了保护和彰显,因此他们发展出了独特的才能,做出了特殊的贡献。然而,如何保护幼儿的天性却是一个颇具难度  相似文献   

11.
留心观察一下周围的幼儿,你会发现他们是多么的可怜!狭小的单元房常常就是他们的天地,他们日复一日地做着相似的事。如果独自行动,家长不放心;出门找伙伴玩,家长也不放心。成人的羽翼遮住了孩子天性所向往的自由天空,孩子几乎失去了与外界沟通的机会,他们旺盛的求知欲逐渐被家长的无知和溺爱所扼杀。  相似文献   

12.
有不少家长为了保持孩子身上的整洁而限制孩子的活动,甚至禁止孩子到户外去玩.我认为,家长采取这种态度利少弊多,甚至有碍于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从心理学、生理学的角度来看,儿童神经系统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因此儿童好动不好静。活泼好动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儿童生理和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如果一味限制儿童的活动,势必使儿童很少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造成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障碍,导致儿童智力平庸低下;缺少活动会阻碍边缘系统和小脑之间的神经联系的正常发展,造成儿童体验愉快情绪的障碍,导致儿童性格、情绪和行为的异常;同时还会影响儿童骨骼肌肉的正常发育,使儿童的运动系统机能降  相似文献   

13.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有哲人说:“小孩子不玩是长不大的,只有让他去玩,他才能健康地成长。”但是,南京的一项调查发现:将近一半的孩子没有伙伴一起玩,伙伴危机正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几乎所有被调查的孩子都说,同伴的参与会使他们的玩耍更加精彩,会使他们玩得更加快乐。对于他们而言,最佳的玩伴无疑是同龄人。调查发现:一般情况下,43.7%的学生放学后经常和同学或邻居家的小朋友玩;节假日里,37.9%的家长会让自己的孩子和小伙伴玩。但是,也有46.7%的孩子经常是一个人玩,他们缺乏玩伴。这往往是由于家长一厢情愿地出于卫生、安全等因素的考虑,担心…  相似文献   

14.
在儿科门诊,常听一些家长抱怨:“孩子非常好动,可能患有多动症。”其实,活泼好动本是孩子的天性,孩子有些好动不一定就患有多动症。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心理疾病,发病率约为3%~5%,男孩约为女孩的4~8倍。那么,怎样  相似文献   

15.
家长大多是怀着一颗望子成才的心去教育子女的。但如何对孩子实施有效的教育,家长却常常感到困惑。在此,我想就这个问题与家长共同探讨。要让孩子主动活动幼儿是怎样发展的?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是靠大人“教”出来的。因此,教育孩子就要在“教”上下功夫———把孩子关在家里,教识字,教数学,教常识。采用这样的方法,家长费劲不小,孩子却未见得发展得好。这样的“教”会使孩子感到厌倦、乏味,是违背幼儿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的。幼儿是在活动中发展的。天真活泼、兴趣广泛、好动好玩是他们的天性。陈鹤琴先生60多年前就指出:“小孩子…  相似文献   

16.
朱卫 《早期教育》2001,(10):7-7
留心观察一下周围的幼儿,你会发现他们是多么的可怜!狭小的单元房常常就是他们的天地,他们日复一日地做着相似的事。如果独自行动,家长不放心;出门找伙伴玩,家长也不放心。成人的羽翼遮住了孩子天性所向往的自由天空,孩子几乎失去了与外界沟通的机会,他们旺盛的求知欲逐渐被家长的无知和溺爱所扼杀。  相似文献   

17.
任宁 《学前教育》2007,(1X):23-23
<正> 器乐学习是技巧性学习,如同学习武术、体操、书法、绘画一样,要经过反复练习方能出真功,也才能真正体味到音乐所带来的快乐。"功到自然成"是每位家长都明白的道理,但好玩、好动是孩子们的天性,任你怎样讲道理都难敌得过玩具、游戏、动画片对孩子的诱惑。这使许多家长感到头痛:强迫孩子练琴吧,惟恐孩子的琴技非但没见长,脾气和磨洋工的坏习惯却养成了;由着孩子的性情  相似文献   

18.
南镇桃 《学周刊C版》2014,(1):215-215
最近几年来,学前教育出现了小学化的倾向并日益加剧,形势非常严峻。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如果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内容和方式中规中矩,向小学化靠拢,就会给他们的心理与生理造成一定的影响,其后果是不可估量的。他们所能接受的教育是以游戏的方式进行的,如果很早就让孩子学习,给他们制定一些学习任务,他们肯定会反感,觉得生活得很压抑。在家庭生活中,家长给孩子制定了太多的规矩,在望子成龙的心理催发下将孩子与其他孩子进行比较,这样也会让孩子的逆反心理逐步滋生,长此以往,就会使孩子的情绪不稳定,不爱与其他孩子接触,他们活泼的天性也会在家长的期盼下被摧残。  相似文献   

19.
自到幼儿园任教,就将幼儿的安全教育放在首位。因为这是一日工作正常开展的保证,也是家长特别关注的问题。可是幼儿园的孩子天性活泼、好动,什么都想去亲自尝试,但他们的年龄小,各方面的能力又比较差,缺乏生活经验,因此,常常会发生安全小事故,家长很是不满。所以,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成为幼儿教师钻研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正>我们常常听到家长这样评价自己的孩子:"我的孩子做什么都没劲,只要玩起游戏来一头是劲。"大自然的一声虫鸣,会引发他们寻找;小鸟的翅膀被折断,他们会像大人一样给小鸟包扎、喂食。好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是与生俱来的,是自然赋予的,非人力所能控制的,只有顺应孩子天性的发展,才能挖掘孩子的潜力。如何给孩子提供适宜游戏,使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呢?一、游戏材料应源于生活,源于自然游戏是自然赋予幼儿的,孩子生下不久便会玩游戏。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