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完美无缺型很多家长难以容忍自己的孩子犯一点错误,认为这是孩子有了“毛病”,并开始指责,甚至用体罚方式让孩子“长记性”,造成孩子过分紧张、焦虑,没有安全感。有关专家说,对新事物的研究大多是以错误的方式开始的,孩子需要在错误中成长。  相似文献   

2.
<正>如果孩子犯了错误,你会怎么对待?你是不是觉得这是一个最好的教育机会,是不是觉得该让他吃点苦头,让他感觉不好,下次才能长记性,才能表现得更好?麻烦您回忆一下,当您还是孩子的时候,犯了错误,经过老师或父母对您的批评、惩罚之后,您是否认为"啊,老师和父母对我太好了,下次我一定要好好表现"?当你成年以后,如果你犯了一个错误,你的伴侣或领导只会不停地批评你、指责你犯的错误的时候,你会有什么感觉?你会  相似文献   

3.
烫手"山芋"     
"要买新校服的同学快来付钱!"听到老师的话,我顿时愣住了."哎呀!我又忘了." 我是个粗枝大叶的女孩,这样的错误不知犯过多少次了.平时,妈妈的唠叨、老师的批评也没少听,可我就是不长记性.有时向同学借借还能蒙混过关,但今天要交的校服费一百多元呢,这个数目肯定是借不到的.唉!只能硬着头皮向老师承认错误了.  相似文献   

4.
我儿子很棒,自立性很强,学习成绩也不错……可是他有一个坏毛病,就是经常犯同样的错误.当他犯了错误后,开始我可以给他耐心地讲,他答应得似乎都很好.可是,一旦当我面对他再三强调后还犯的错误时,总是压制不了自己的火气,对孩子一通打骂,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5.
诚实是一个人最基本最重要的道德品质之一。孩子能不能说真话,敢不敢说真话,取决于教育者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孩子撒谎几乎都是为了掩盖自己的"错误",因为往往在犯了错误之后要受到惩罚——老师的批评、家长的数落或者打骂。孩子为了逃避这些惩罚,就不敢承认自己犯的错误,也就是不说真话。作  相似文献   

6.
这一点大家都明白,可是,大家还是希望姜老师能松一点。比如,做错了语文作业,只要订正过来就可以了。做错了数学作业,是没这么便宜的。姜老师规定要订正三遍,题目也是要抄三遍的。"这样才能让你们长记性,不再犯相同的错误。"姜老师这样说。侯天打开本子,心里暗暗叫苦。错了两道半题目的人正是他。更让侯天叫苦连天的,是姜老师用  相似文献   

7.
<正>诚实是一个人最基本最重要的道德品质之一。孩子能不能说真话,敢不敢说真话,取决于教育者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孩子撒谎几乎都是为了掩盖自己的"错误",因为往往在犯了错误之后要受到惩罚——老师的批评、家长的数落或者打骂。孩子为了逃避这些惩罚,就不敢承认自己犯的错误,也就是不说真话。作  相似文献   

8.
耿长花 《小学生》2013,(10):19-19
哲学家黑格尔先生说得好,"错误本身乃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正确很有可能只是一种模仿,可错误却绝对不是一种经历,真实而自然。它是通往正确和成功的必经之路。在数学教学中,认可学生的错误,允许学生出错。承认教育的差异性,肯定会有差生的存在。因此,任何人也会有错误出现,关键在于让孩子意识到错误,找到原因,以后避免犯同样的错误。有时,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纯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以纠正,而必须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我们能做的、能做好的就是帮学生进行有意义的"自我否定"。滴水不漏、难容错误的  相似文献   

9.
我们总是一厢情愿地希望孩子能沿着我们预想的方向成长,尽量不出差错,不惹麻烦,不调皮捣蛋,能分清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或者在做出了淘气的事情之后能长记性,犯过的错误不会再犯。然而,事实上孩子很难有如此高度的自律。他们会不停地弄出一些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恶作剧,甚至一而再、再而三地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没完没了地重复同一个错误。  相似文献   

10.
拿了那根针     
刘长柏 《家教世界》2008,(11):45-45
一直以来,儿子那"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毛病让我深恶痛绝,想尽办法却又无法改变。为了让他"长记性",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每次批评,他的"罪状"我都能如数家珍,直到他没了脾性,不敢出言狡辩。可是,这种"批斗"会开了几年,儿子的小错不断仍是最令我伤脑筋的事。面对这个屡教不改的小滑头,我真是怒  相似文献   

11.
如何"聆听"     
有人说:听人说话谁不会,除非他是聋子.其实不然,听,是一个正常人所具有的本能,但你是否会听,那就是你的能力表现了.也许善于"聆听"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如同一个班的同学听同一位老师上课,他们听课的效果就不一样,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的聆听能力有差别.同样,作为教师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下面谈谈"聆听"技巧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个非常马虎的人,考试经常犯一些不该犯的错误,因此,我的成绩总是不太好。一次语文考试,我考前复习了很久,就是为了这次考试能考个好成绩。可是……开始写作文了。"咦,‘眼镜’怎么写呢?""眼镜"不会写,于是我写下了"眼睛"两个字。我戴"眼睛"了  相似文献   

13.
黄怡 《中文自修》2011,(4):40-41
"吃一堑,长一智",聪明的人,是不会重复犯同样的错误的,"吃一堑,长一智",可以作为我们向中考高分冲刺的行动指南。"吃一堑,长一智",可以在自己平时的检测中积累经验教训,也可以在前几届学兄们"吃一堑"的基础上来"长一智"。这样,就是"别人吃一  相似文献   

14.
陈安东 《新作文》2004,(7):36-36
生活中,几乎所有的人都不止一次地出过差错,犯过错误,绝大多数人能从中吸取经验接受教训,有的人甚至从中挖掘出令世人惊羡的成就。凡是犯过错的人,大都能感受到错误的美丽,并可能一生都在感激那美丽的错误。生命就是在不断的差错中成长并成熟的。  相似文献   

15.
每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都会出现一些偏差,难免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经历挫折。学生的成长过程就是改正错误,战胜挫折的过程。严厉的训斥也许能刺激醒人的灵魂,但多半留下伤痕,信赖与关爱同样也能激活灵魂,且如春雨滋润,细密无声却唤醒勃勃生机。话语能够深入人心,就会产生共鸣,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注意说话的技巧,有时候委婉比暴风骤雨来得更有震撼感。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有足够的宽容精神允许学生犯错误,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帮助犯错误的学生改正错误。  相似文献   

16.
别用橡皮     
周浩是我儿子的同班同学,学习成绩在全年级一直数一数二,在同学们中有“东方不败”之称,而且他的品行也非常好,多次被评为省、市“三好学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这孩子简直把我们这些当家长的羡慕得舌头都长长了。在一次家长会上,周浩的父亲介绍了他的教子经验,归纳起来竟然只有四个字:别用橡皮。他说周浩不是神童,天资并不出众。上小学时做作业时常出错,错了就用橡皮擦掉重写,可孩子特不长记性,再做作业还犯同样的错误。老周磨破了嘴,操碎了心,但孩子一点感觉也没有,还嫌他哐罗嗦,结果是不该忘的照忘,不该错的照错。后来…  相似文献   

17.
徐洁 《成才之路》2012,(21):15-I0012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最觉得气馁以及最大的难题,就是不管自己如何强调,很多学生同样的题目或知识点错误还是一犯再犯。这就如同一个人经常在同一个地方摔几次跤,主要原因其实就是不及时吸取教训、分析原因,学生的这种表现,则是因为忽略了做题后的反思、整理和归纳。  相似文献   

18.
以前,我是一个"没脸见人"的人。说"没脸见人",其实就是害怕家里来熟悉的人,不敢向他们问好。每当有亲戚来,我就立马一溜烟地冲回房中,关上房门,做到"与世隔绝"。实在没法子了,我才勉勉强强低着头走出去,那样子真像一个犯了错误的孩子。  相似文献   

19.
<正>"人非圣贤,熟能无过。"特别是小学生,犯错误是很正常的现象,但小学生不能像成年人一样,能接受"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老师如果总是正面批评教育,往往会使其产生逆反心理,和老师对着干,所以老师要想办法避免这种现象。在多年的教学中,我总结了一点经验,即指桑赞槐和旁敲侧击。一、"指桑"、"赞槐""指桑"、"赞槐"就是发现一个同学犯了错误,不要直接去批评他,而是表扬他身边同学身上这个方面的优点,这样不仅能使犯错误的同学受到潜移默化的影  相似文献   

20.
刘文东 《班主任》2004,(11):20-20
我们经常看到这种现象:学生犯了错误,老师找其"谈心",说上一大堆的道理,说得学生不住地点头说"是……对……".乍看,"谈心"起到了效果,可实际情况呢?过不了多久,学生又会犯同样的错误.于是,老师再找他来"谈心",如此反复.老师抱怨学生难教,而学生也越来越反感老师的这种所谓"谈心",两者都感到疲惫不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