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传统的中小学语教学,忽视学生的地位和权力,忽视能力、个性特长的培养。新时代需要创新人才,为适应新世纪人才的培养,必须剔除传统的中小学语教学弊端。语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教学应富有创新内涵,其听、说、读、写的要求,都富含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培养的因素。只要教师抓住契机,精心设计,周祥运算,积极挖掘学生的潜力,学生不仅能提高语言字的运用能力,而且能发展思维能力,激活创造力。  相似文献   

2.
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中,造型基础课程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艺术设计专业而言,造型基础课程训练是以启发学生以创造性思维为中心,以扎实的基本功为标准,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造型基础,同时,造型基础课程能够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提高学生扎实的基础功底。  相似文献   

3.
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发展学生创造力的基础,也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在初中《Moodle国学经典》课程中通过辩论活动设计,实现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和发展。本文在介绍Moodle环境下辩论式学习活动设计的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说明学生在小组中通过辩论互动,实现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吕敏玲 《考试周刊》2011,(48):110-111
摘要:新的课程改革倡导“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应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本文对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课的课堂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学思维,学创造”是专为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旨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活动课程。“学思维,学创造”活动课程以活动为载体,以思维训练为手段,以创造力发展为核心。该课题有其设计理念、活动内容、训练原则和实施要求。  相似文献   

6.
对青少年来说,物理学科可以揭示大千世界的奥秘,使他们憧憬未来,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所以,它应该是学生最为钟情的一门学科,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它成为了令许多学生头疼的课程。  相似文献   

7.
从一定意义上说,语文课就是能力课,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把"在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活想象力和创造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这就更迫切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把培养学生创造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那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结合近些年来的经验,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8.
所谓创意教学,就是指教师依据一定的原理,通过有创意的设计,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或策略,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维能力为目标的课程实施过程.笔者有幸聆听了全国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吴凡老师执教的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滑轮"一课,感到受益匪浅,最突出的感受就是吴老师通过创意教学,不仅使学生轻松地掌握了知识,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9.
美术课程是职业学院开设的一门非常重要的素质教育课程,它也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与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美术教学中,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开发学生的绘画潜能,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等多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当前职业学院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型艺术人才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立足于创新教育中美术教学的重要意义.着重从情境创设、优选教学内容以及实地考察等方面展开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作文课程改革中必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本文从多向思维训练,挖掘潜在力;逆向思维训练,增强思辩力;隐向思维训练,培养洞察力;侧向思维训练,发挥想象力;思维综合训练,发展创造力等方面对作文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作了艺术探讨.  相似文献   

11.
周立平 《天津教育》2021,(11):65-67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与学关系的转变,教师与学生的变化,成为创新教学模式的主要出发点。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中,“让学引思”的引入,要求教师让渡学习主动权,启发学生思考,而这对于优化教师教学行为,让学生获得学习主动权,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从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出发,简要分析“让学引思”的基本内容,并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际对“让学引思”的实践方法进行简要探究。  相似文献   

12.
论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思维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的思维方式是教育教学这一特定的社会实践方式在教师主体中的内化,教育的发展变革决定着教师思维方式的变革。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表现在课程、教学和学校文化层面的改革趋势日益加强,传统的教师思维方式逐渐暴露出抽象、二元对立等问题,已不能和社会实践的发展相适应,这就要求教师思维方式也作出转变和提升。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转变和提升思维方式,必须注重教学过程、注重创造、注重学生个性等。  相似文献   

13.
批判性思维培养对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对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评价是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采用"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倾向测量表"和"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技能测试"对一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调查评价,发现学生广泛具有良好甚至较强的批判性思维技能,但有超过26%的受调查学生不具备批判性思维倾向或气质。因此,建设"双一流"高校在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尤其是批判性思维倾向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据此提出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教的方式在逐渐改变,学生也改变了学习的方式,但是无论如何,化学学科究其根本是考查学生思维过程的学科,而教师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教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基于此,针对化学课程的特点,利用"三多课堂"模式,对初中化学教学中使用"三多课堂"的问题进行初步探究,以期进一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综合分析的能力,真正实现教育教学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5.
Thinking Science is a 2-year program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teachers and thinking lessons for students in junior high school science classes. This paper presents research on the effects of Thinking Science on students’ levels of cognition in Australia. The research is timely, with a general capability focused on critical thinking in the newly implemented F-10 curriculum in Australia. The design of the research was a quasi-experiment with pre- and post-intervention cognitive tests conducted with participating students (n?=?655) from nine cohorts in seven high schools. Findings showed significant cognitive gains compared with an age-matched control group over the length of the program. Noteworthy is a correlation between baseline cognitive score and school Index of Community Socio-Educational Advantage (ICSEA). We argue that the teaching of thinking be brought into the mainstream arena of educational discourse and that the principles from evidence-based programs such as Thinking Science be universally adopted.  相似文献   

16.
开设“逻辑与思维”,并不只是为中学生增加一门培养思维方式、训练思维技能的课程,而是承载着提升思维素养和增强思想政治素质等多维教育使命。展开而言,其一,它承载着适应现代科学发展的使命,现代科学以演绎和归纳为思维利器,适应并开展现代科学研究必须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其二,它承载着维护经济稳健发展的使命,保障经济活动的持续繁荣必须自觉地把握经济发展的逻辑;其三,它承载着促进社会理性化的使命,适宜的民主和健全的法治从来都是遵规则、重论证、讲逻辑的;其四,它承载着推进文化发展的使命,满足人们多元性精神需要的多样性文化,只有在相互尊重、充分讲理的基础上才能达到理解与包容。“逻辑与思维”教育所承载的多维使命,反映在这门课程的教育教学中就是要达至其核心素养——科学精神的养成。  相似文献   

17.
研究性学习与数学教学的有机渗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渡性的教学大纲提出,数学教学在初中增加“探究性活动”、高中增加“研究性课题”。新大纲的颁布向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将研究性学习有机地渗入教学之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意识,这是中学教学目前待解决的问题。以趣引学、以趣激智是较为有效的方法,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旨要。  相似文献   

18.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数学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是"问题解决"的基础,是培养数学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前提要求。数学发散性思维作为用学科自身的品质陶冶人、启迪人、充实人。"问题解决"是人的高级数学思维。高级思维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充分享受思维的快乐,可以让思维自由飞翔。本文就初中数学发散思维的培养谈几点体会,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设置开放性试题、发挥学科优势等教学策略,着力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发散性思维能力,实现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9.
针对游戏进入中小学课堂教学出现的困难和障碍,提出了构建面向中小学生的基于游戏化学习的网络课程。分门别类地详细介绍了此类课程的设计理念和特点:一是基于游戏化学习的课程;二是面向中小学生的网络课程;三是大学和中小学共同开设课程,同时针对每种特点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随后,开发了"农场狂想曲科学探究网络课程",并开展了准实验研究,探讨了游戏化网络课程的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20.
赵建英 《天津教育》2021,(6):141-142
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与尝试,凸显出生本智慧,在多维互动中带给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本文以该理念为研究核心,定位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就该理念与当前小学音乐教学的契合度展开分析,发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符合新课程标准对小学音乐提出的新要求,也满足小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特征。深度挖掘该教育理念的内涵,从音乐课程设计、实践活动等角度出发,搭建一个完整的小学音乐教学创新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