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审美能力是语感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语感常常左右着语文审美教育的质量和效率。朗读是培养听读能力最重要的教学形式,是提高语感的重要途径,它能发展学生的审美素质,使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作品的语言美、结构美,领略到文章中的意境美,体会出人物的情感美。情感朗读对于增强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情感朗读是架设审美感知的桥梁语文的审美感知来源于大脑对于作品由表及里的认识、理解和品味。朗读时,眼睛感知文字,耳朵听到声音,口耳相传,目视口诵,传达到人的中枢神经,大大强化了对审美对象的理解。由此,心通其…  相似文献   

2.
加强朗读培养学生语感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语感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语言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学习语文基础知识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基础条件,但传授知识不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而是深化、强化学生语感能力的手段。学生语感能力存在着个别差异,对作品语言文字的感受、感知准确、敏锐、强烈与否,是学生语感能力高低的标志,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阅读主体对语言的体味和领悟。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只有在朗读过程中,达到“口诵心惟”,通过朗读,潜移默化,让学生在朗读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即在感知和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借助想象和联想,经过形象思维,产生语感,更好地体味语言文字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气势、韵味和语言美。  相似文献   

3.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在朗读中整体感知,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朗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是一种化无声语言为有声语言的艺术,它既是语感的,又是技能的;既是文学的,又是审美的。它让学生认知文字、感知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发展语感。  相似文献   

4.
<正>阅读中的感悟是指对语言内涵的体味和对语言形式的深层理解。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应注重对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强调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学生的理解和体验,使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维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大多数教师只注意知识的讲解,很少注意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每篇课文都有许多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结合点,教师该如何针对课文特点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呢?一、反复朗读无论是一节课,还是一篇课文的教学,朗读的方式一定要灵活多样,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才能使学生产生浓厚而稳定的阅读兴趣,同时活跃课堂气氛。正如高林生老师所说的:"阅读课还是以读为主旋律,这是没  相似文献   

5.
王瑾 《文教资料》2010,(27):48-49
语感,是一个人对语言的直觉的感知判断.也就是对作品的语言文字敏锐而丰富的感知和正确丰富的理解力。语文教学要抓语言,语言教学要抓语感。语感教学要抓朗读。语感在朗读中表现为对语言符号的感受深度和运用有声语言表达的能力,朗读教学就要在理解和表达方面培养学生获取对语言文字敏锐的语感能力。在朗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拓展晕生的思维.而且可以陶冶举生的情操。  相似文献   

6.
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有助于审美教育,因而必须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李袁峰 《教师》2010,(20):41-4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训练是最为重要,同时也是最容易忽略的训练。《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因此,朗读作为阅读教学中一项重要的能力,只有通过反复训练,才能将书面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充分发挥朗读对语言感知、理解、运用、积累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语感。  相似文献   

8.
朗读,是理解积累语言的有效方法,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朗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而且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朗读是培养学生自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之一,是实现语文教学改革要求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郎志红 《考试周刊》2010,(13):57-58
朗读是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情境、体味语言情感、理解语言蕴味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语言的感受力、领悟力、品评力、表现力的有效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朗读越来越体现出独特的训练价值,并被不断地得到强化。那么如何有效地提高低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呢?  相似文献   

10.
<正>朗读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审美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多给学生精选材料,让学生大胆朗读,在朗读中有意识地培养语感,培养他们整体感知,细节感悟的能力,同时在朗读中感受作者的情感。好的朗读教学既能让学生感受语文的语言美,同时也能让学生更轻易接受所学知识,事半而功倍。语言美是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关键落实之处,积极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通过有声语言的描述,使之作用于学生的听觉、视觉和心理。朗读也使其无限地激  相似文献   

11.
朗读是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情境、体味语言情感、理解语言蕴味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学生语言的感受力、领悟力、品评力、表现力的有效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朗读越来越体现出独特的训练价值,并被不断地得到强化。那么如何有效地提高低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呢?  相似文献   

12.
朗读是人们学习语言、驾驭语言、运用语言的重要方法,是书面语言向口头语言的复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新课标对朗读的总要求.语文教学中,通过示范指导,感受课文;创设情境,感悟语境;技巧训练,感想语句;审美体验,感知全文,才能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与作者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情感美,理解文章的深层意蕴,最终在感悟性朗读中发展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3.
阅读中的感悟是指对语言内涵的体味和对语言形式的深层理解.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应注重对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强调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学生的理解和体验,使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维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大多数教师只注意知识的讲解,很少注意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每篇课文都有许多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结合点,教师该如何针对课文特点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呢?  相似文献   

14.
杨瑾 《考试周刊》2014,(91):50-50
<正>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和训练提高他们的朗读技巧,有利于发展其语言,促进其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并且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受到审美教育。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让学生把优美的语言文字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呢?我把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分成三个阶段:初读通读、理解内涵、感知品味。下面我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的体会及积累的经验,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朗读训练浅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一、培养审美感受能力,视觉、听觉是审美感知的两种主要官能。朱光潜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文学作品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也源于作品的语言,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语言的剖析,让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和思想美。也可以运用朗读,使学生的审美感知的指向隐含于审美对象的美,激发起审美主体心理上的喜、怒、哀、乐的情绪反应,让学生体会到审美的音乐美、语言美、情感美。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中人物或景物的形象美进行剖析,让学生感知美。  相似文献   

16.
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有助于审美教育,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17.
<正>0引言朗读是一门有声的语言艺术,是还原语言形象,培养学生领悟力、感受力的有效手段,同时又是体味语言情感的重要方法之一。小学语文是进行朗读教学指导的基础阶段,朗读教学是促进学生读好语文、学好语文、感受语言情境的重要途径。由于汉语语言丰富,对于生活阅历不同、理解不同与辨识能力不同的人来说,在朗读中对于语义的理解与感情体会也有所差异。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必须要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朗读,在读中培养学生的  相似文献   

18.
<正>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就应该带领学生在优美的语言文字中感知、认识整个世界,丰富他们的语言积累和内心体验,使他们热爱美好的生活,同时尊重他们独特的感受。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朗读能力则是实现这一教育目的的很好途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要丰富学生的内心体验,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我们必须加强朗读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使学生在读中发展思维、积  相似文献   

19.
朗读,既是语文学习中的各项知识基础的集中体现,又是让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随着语文课改的逐步深入,新课程标准特别把课内外的朗读列入了课程目标,由此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和习惯。因此,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朗读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朗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小学低年级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通过激发阅读兴趣、理解朗读内涵、指导感情朗读、关注个性朗读、多种方法练读、多种形式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