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北侗是侗族的一部分,由于地域背景及社会经济背景的差异性导致其形成了与南侗有别的文化形态。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遥感技术对研究区居住建筑、道路、边界、区域等聚落构成要素及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并从自然生态、社会经济、文化与制度三个视角分析了影响北侗聚落空间形态的因素,旨在为进一步探索北侗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以及规律奠定基础,为北侗聚落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南、北侗族作为侗族旗下的两个分支,在民歌音乐风格方面差别显著:南侗民歌平和、含蓄,北侗民歌抒情、直白。这种差异的形成与二者的旋律类型存有紧密联系:南侗民歌的旋律类型仅以小波浪式为主,北侗民歌以跌宕式与小波浪式两种类型为主;南北侗族民歌虽都喜好小波浪式,但二者的小波浪式在音乐发展模式上也不同。而南、北侗族民歌旋律类型的差异正好与彼此所处的文化生态是相互耦合的,也即是说,南、北侗族地区生态文化环境的差异模塑出南北侗族民歌的特性,这一特性在其民歌的旋律类型中得以表现。  相似文献   

3.
在贵州黎平罗里一带流行着一种古老而又神秘的“唠姑娘”习俗。“唠姑娘”即异性青年男女到“花园”对唱山歌之意,其过程较隐蔽,外界难以知晓,它是山歌得以传承的基础。由于罗里位于南侗与北侗之结合部,从形式上看,其山歌之主体应属北侗玩山歌,然而从山歌的风格上看,却又与北侗的玩山歌风格迥异,有其自身独特的风格特征。因此,笔者将其整理成文,旨在为今后作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4.
在贵州黎平罗里一带流行着一种古老而又神秘的“唠姑娘”习俗。“唠姑娘”即异性青年男女到“花园”对唱山歌之意,其过程较隐蔽,外界难以知晓,它是山歌得以传承的基础。由于罗里位于南侗与北侗之结合部,从形式上看,其山歌之主体应属北侗玩山歌,然而从山歌的风格上看,却又与北侗的玩山歌风格迥异,有其自身独特的风格特征。因此,笔者将其整理成文,旨在为今后作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5.
侗族是一个世居于湘、黔、桂地区的土著民族,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侗族以她的勤劳、智慧和富于创造精神,以她的农耕文明和独特文化艺术为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80年代后期兴起的一门研究侗族社会的学科——侗学,其任务就是要研究侗族的历史、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文学、艺术、伦理道德和宗教等等,不仅要展示侗族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更要揭示侗族社会的发展规律,进而引导侗族迈向现代化的轨道,似促进侗族社会的全面发展和繁荣。笔者不揣浅陋,试拟几大专题逐一阐述,以求教于学仁。本文所要阐述的是侗族文化渊源、族源之间的关系问题。 作为研究侗族社会的学科——侗学,对侗族的血缘、文化渊源、族源的研究是回避不了的。尤其对侗族族源的研究更是侗学研究中的一大课题。 对侗族族源的探讨研究,前人和当代不少学者作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发表很多极有参考价值的学术专著和论文,这无疑是侗学研究的一大成果。我们今天要作的工作也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但是,由于不少学者受传统汉学史观的影响,在对侗族族源  相似文献   

6.
凡是在一个民族还是在一个民族的某一社区显示出特殊价值的东西,一定会在该文化中得到充分的表达,肯定是铸成文化惯例或文化习性的重要元素和粘合剂,要理解一种文化,要认识一种文化,就必须理清这一要素在整个文化网络中的渗透力。以侗族大歌为例,从侗族(南侗支系)的“无字传歌声”的行为模式与侗族的生计方式的整合中解读侗族的文化模式。  相似文献   

7.
凡是在一个民族还是在一个民族的某一社区显示出特殊价值的东西,一定会在该文化中得到充分的表达,肯定是铸成文化惯例或文化习性的重要元素和粘合剂,要理解一种文化,要认识一种文化,就必须理清这一要素在整个文化网络中的渗透力。以侗族大歌为例,从侗族(南侗支系)的“无字传歌声”的行为模式与侗族的生计方式的整合中解读侗族的文化模式。  相似文献   

8.
“补拉”文化体现了侗族原始文化的残存。当今侗族社会有两种独特的社会组织:一是“补拉”,二是“款”。“补拉”,侗语为“Pu4la;k10”,即“父亲与儿子”之义,是当今侗族社会基层普遍在在的一种组织,每个“补拉”户数二三十户至一百户不等。它以父系血缘关系为基础,相传有共同的祖先,执行内部禁止通婚等习惯法。在侗族,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独立于“补拉”而存在。“敷”组织与林拉组织相近似,三五个或十几个相邻的村寨或补拉组成一个“款”,与补拉的文化内涵有许多相似之处,我们把二者统摄于“补拉文化”中。侗族众多的文化事…  相似文献   

9.
侗族是我国56个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湘、黔、桂三省交界地区,与其它兄弟民族一样,也有自己悠久的民族文明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对我们进行民族档案学的研究有着较高的价值。侗族档案,是指自古以来侗族社会组织及其成员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的作为历史记录留存下来的信息载体。侗族档案工作,就是对侗族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和开发利用。对侗族档案史料的收集整理,不仅使民族档案学这一门分支学科更加充实和完善,而且对于进一步研究侗族历史,弘扬侗族文化,发展侗族旅游事业,振兴侗族地区经济,都将起到促进和推动的作用。 一、侗族历史文化发展背景 侗族历史文化的渊源最早可以上溯至唐宋时期。侗族的族源经历了四个阶段:古汉藏民族的形成一古百越民族一古汉民族一古侗水族。真正代表侗族形成是唐宋时期,“古侗水族”形成之后,经过几个世纪的历史演变,创造了山地泽生式威斯顿耕作文化。到公元9世纪,古侗水族的势力日益壮大,逐渐由梧州一带向西进入都柳江上游地区(今贵州从江、榕江、黎于等地区),向北大量涌入“五溪”地区(即今湖南新晃、芷江、会同、沅陵、洪江、靖州,贵州天柱、  相似文献   

10.
村落公共空间是村民交往的重要场所,凝结着村民的共同记忆,其空间布局及物质构成深受地域文化的影响。本文基于社会文化角度,从“点、线、面”三种物质形态分类要素去解析皇都侗文化村公共空间特征,探究物质空间表征背后的社会文化逻辑,研究结果表明:(1)公共空间向心性特征显著,鼓楼在物质和精神层面都占据着侗寨空间及侗族文化的中心位置;(2)侗族村寨小众公共空间活力弱,小众公共空间从属于大众公共空间;(3)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文明的冲击以及乡村旅游的发展,侗族村寨公共空间有了明显的世俗化趋势;(4)文化内涵是影响侗族村寨公共空间活力的重要因素,具有深厚民族文化底蕴的传统公共空间依然深受村民的喜爱。  相似文献   

11.
侗语是侗族的灵魂与血脉,是侗族最重要的社会特征和交际工具,是维系侗族同胞共同心理素质的主要文化因素。特别是在今天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它不可避免地向现代文明靠拢,并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2.
侗戏是侗族传统的戏曲剧种,侗戏不仅是侗族的一种文艺形式,更是侗族的一种风俗。侗戏主要在传统节日、喜庆节日演出,与其多彩的民俗风情相统一。随着社会环境与人们生活需求的改变,侗戏的演出类型由单一型向民俗型、晚会型、展演型、旅游产品型、录像型等多种类型发展,体现其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侗戏是侗族传统的戏曲剧种,侗戏不仅是侗族的一种文艺形式,更是侗族的一种风俗。侗戏主要在传统节日、喜庆节日演出,与其多彩的民俗风情相统一。随着社会环境与人们生活需求的改变,侗戏的演出类型由单一型向民俗型、晚会型、展演型、旅游产品型、录像型等多种类型发展,体现其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侗款文化是我国侗族地区的特色文化。侗款文化的核心侗款在本质上是民间法、习惯法,能够起到社会控制的作用。侗族款文化虽然包含了很多积极因子,但是由于民间法、习惯法本身与现代法治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因而侗族款文化与现代法治之间并不完全吻合,两者之间存在习惯法与国家法冲突的一切表征。当然,这种冲突与矛盾并非不能化解。如果能够有效地化解两者的矛盾冲突,则能够进一步发挥侗族款文化的积极意义,与现代法治形成互补作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法治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侗族居住地古属样柯夜郎地,传统文明的主要标识表现在两方面:其一,自称“干”的分“佬侗”、“绞侗”和“坦侗”三大部族支系的民族融合为统一的族群生命共同体;其二,在原始认知的始初即创建了“原生性”与“建构性”互为动因的标举民族主体意识及主体精神的古俗文化。和较早时期被称之为传统残留物(rcmnants)一样,侗族古俗文化的精神特质体现在:一是至今仍在“既是文化的也是社会的基础上存活着”;二是不断创造出“那些无法用主流文化(dominant culture)来证实或表达的经验、意义或价值”的且“与残留文化相对立的”“新生性文化(emergent culture)”。已然符号化了的“侗不离酸”遗俗即是例证。分析认为,特定意义上,图符化了“侗不离酸”习俗,以“阐释性的符号”方式,表明一个族群集体对“细脖子阳人来到这世上”的处身状态.作“不知吾所以然而然”的领悟,即在存在论意义上,对“人之缘在”和族群自我生存环境“生成性”作哲学性思考。而这正是侗族古俗文化在强调习俗性的基础上选择创生性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傅安辉 《凯里学院学报》2013,(4):F0002-F0002
侗年是侗族的传统年节,是侗族家人团圆、祭祖、庆贺丰收的日子,同时又是侗族文化大展示的节日,承载着侗族许多历史文化信息。2011年侗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为了保护侗年文化,宣传侗年文化,交流侗年文化保护工作经验,探讨侗民政府主办、榕江县人民政府和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及黔东南州文体广电局承办的贵州省侗年文化保护工作经验交流会  相似文献   

17.
<正>目前,在侗学探讨中,对侗族来源的争论较为激烈,成为侗学研究的热门话题。归结起来,不外乎“土著”与“外来”之争,在“外来”说中又有“江西”说、“梧州”说、“福州”说及“洞庭”说之别,莫衷一是,争论纷纷。本文拟对此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建立中国通道侗文化旅游区的资源条件及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侗族是我国最大的少数民族之一,湖南省是侗族主要聚居区之一,通道侗族自治县是湖南省最早建立的侗民族区域自治政权,侗族人民的民族建筑、民族刺绣和民族文化,在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的一席。建立通道侗文化旅游区,开发侗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对于振兴当地民族经济,帮助其脱贫致富,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民间,侗戏是特色的戏种,其在审美的方面有着比较鲜明的特色,侗戏的身上承载着整个侗族的文化和传统。基于此,本文由侗戏的基础表演形式以及习俗等方面对侗戏进行一些深入的探索与研究,体现了侗戏的思想内容以及艺术特色上展现出来的文化艺术特征,让人们更加了解侗戏,对侗戏的魅力能更好的把握。并且可以本文的探讨和研究中看出侗戏在很大程度上充实和提高了所有侗族人民的精神文化,促进了民族的团结,增强了民族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侗乡和谐之宝——侗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湖北拥有多万人口的侗族,在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一直保持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和谐局面。而维系这一扣谐社会的主要规范就是侗款,侗款是侗族人人所遵守的一套特殊的行为规范和行政法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