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爱迪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家。他仅受过3个月的正式教育,却最终取得了1000多项专利。然而,晚年的爱迪生已不再锐意进取,他曾说过一句令我们目瞪口呆的话:  相似文献   

2.
万方是曹禺的女儿,她说,其实很多都与父亲有关的思想、性情、经历,都在潜移默化间影响着她。万方14岁时,曹禺被定为反  相似文献   

3.
一份此前从未被世人所知并研究过的牛顿手稿,日前在耶路撒冷的一家博物馆中被研究人员发现。让人惊讶的是,这份手稿内容研究的根本不是有关宇宙和地心引力等科学问题,而是有关“圣经密码”和虚幻的神学。尤为耸人听闻的是,在这份秘密手稿上,这位英国最伟大的科学家竟将世界末日定为2060年!牛顿“预言”手稿的发现在英国引发了新一轮的“牛顿热”。  相似文献   

4.
陈独秀晚年政治悲剧的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年陈独秀最后一次从国民党监狱走出来后,虽然高擎抗战救国大旗,为何却被抛弃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门外并被打成“日特汉奸”?陈独秀晚年政治悲剧的造成既与斯大林的全球肃托战略有关,又与国民党政府的图谋以及王明、康生的错误干扰有关,同时也是与他自身的个性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5.
“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晚年的重大悲剧。历史已经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所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那么,这样一场持续十年之久的所谓的“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是通过什么手段和途径发动起来的呢?本文无力对“文化大革命”的全部手段和途径进行全面的探讨和研究,只就其中对“文革”的发动起关键作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牛顿很少在二、三点钟以前睡觉,有时到五、六点,……特别是春天或落叶的时候,他常常几个星期,一直在实验室里,不分昼夜……牛顿的助手谈牛顿  相似文献   

7.
8.
生活在两宋之际动荡年代的一代词宗李清照,是一位经历坎坷极具争议的非凡女子。千年以来研究李清照的学者如云成果丰硕。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李清照与古池阳这一特定地域时空,联系她连遭夫君暴亡、晚年再嫁、百日离异的人生悲剧作深入、具体的考证和探讨获得了一些新的发现,为进一步研究李清照坎坷人生和古池阳(池州)这一地域文化提供一些新的视角、新的史料和新的线索,以正某些差误。  相似文献   

9.
牛顿     
牛顿(Isaac Newton1642—1727)英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图1是德国纪念牛顿诞生350周年的极限片,图2和图3分别是匈牙利和苏联纪念牛顿逝世250周年的邮票和邮戳).1669年担任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讲座教授(图4为英国邮资机戳,戳中的头像为牛顿,邮寄地址Cambridge即剑桥大学所在地剑桥).  相似文献   

10.
牛顿     
地球上的物体,包括人在内,为什么总是向着地心方向下落而不“掉”到空中去呢?为什么行星总是绕着太阳按一定的轨道运行而不飞离太阳,月亮总是绕着地球运动而不飞离地球呢?……首先正确地回答这些问题的是著名的科学家牛顿。伊撒克·牛顿1642年12月25日生于英国林肯郡附近的小村伍尔素普。他自幼身体纤弱,曾在格兰瑟姆文法学校受过教育。他幼年对制造机械玩具比读书更感兴趣。1661年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三年后  相似文献   

11.
牛顿(1642~1727),英国数学家,物理学家。牛顿的主要著作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运用无穷多项方程的分析学》《、流数法和无穷极数》等。他的《普遍的算术》是介于算术与代数之间的著作(1707年出版),书中有“牧草与牛数的问题”,即人们所说的“牛顿问题”。牛顿在数学方面的贡献只是他一生成就中的一小部分,他在物理学、光学、热学、天文学等方面的卓越成就早已将他推上了世界科学巨匠的宝座。牛顿与“牛顿问题”  相似文献   

12.
浮力这一章既是初二物理的重点,也是难点.所以学好浮力这部分内容是至关重要的.在此有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1牛顿水产生10牛顿的浮力”,通过它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浮力这个概念,同时可以引起学习物理的兴趣.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公式F_浮=ρ_液gV_排可知,浮力F_浮的大小是由作为载体的液体的密度ρ_液和被物体所排开的液体的体积V_排(即物体浸在液面下方这部分的体积)所决定的,而跟液体的重量无关;跟物体浸没时物体在液体内所处的深度无关等等.学生对于浮力跟深度无关这一点通过演示实验都比较容易接受,而对于浮力跟液体的重量无关都感到难以理解,往往要同阿基米德定律中所说的“浮力等于物  相似文献   

13.
唐茂荣 《小读者》2010,(12):40-41
1643年1月4日.在英格兰林肯郡格兰瑟姆小镇沃尔索普的一个自耕农家庭里.牛顿诞生了。牛顿是一个早产儿.出生时只有三磅重.接生婆和他的亲人都担心他能否活下来。谁也没有料到这个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家伙成为了一位震古烁今的科学巨人.  相似文献   

14.
1717年3月20日,伟大的科学家牛顿逝世。在他84岁离开人世时,为他抬棺材的是两位公爵、三位伯爵以及大法官。伏尔泰是这样描述的:“他是像一位深受自己的臣民爱戴的国王一样被安葬的,在他之前,是  相似文献   

15.
牛顿的宿舍     
听从英国留学回来的朋友说,英国剑桥大学仍保留着当年牛顿就学时住的宿舍,推窗可见一棵苹果树,据说就是砸在牛顿头上那个著名苹果繁衍的后代。经常有人慕名而来参观。但让人意外的是,剑桥大学并没有顺水推舟,把这里改建成为一个收费参观景点,现在还是学生宿舍,惟一不同的就是能住进去的都是最优秀的学生。想那百年老屋,设施陈旧,舒适肯定是说不上的,可学生们都以能人住为荣耀。这也是每年刚入校新生和许多游客们的必来瞻仰之地,去剑桥大学却没去看过牛顿小屋和那棵著名的苹果树,就像到过北京却没看过长城一样。  相似文献   

16.
同学们,相信大家都知道牛顿这位大科学家吧,就是他发现了地球的万有引力。大家想不想知道其中的故事呢?现在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  相似文献   

17.
五四运动中一句著名口号即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五四”当天,学生游行到赵家楼曹宅,曹汝霖躲了起来。学生误把当时在曹宅的章宗祥当成曹汝霖,痛打章氏一顿,并放火烧了曹宅,此即火烧赵家楼事件。  相似文献   

18.
晚年的选择     
彭翔 《老年教育》2008,(3):23-23
有的人步入晚年,觉得已经功成名就,可以无所事事、尽情享受了;而有的人却把晚年看作生命征途的新阶段,老有所学,老有所为,晚年变乐年。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选择,在科学巨匠牛顿和爱因斯坦的晚年得到了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9.
晚年的欣慰     
她从学生的目光里走来,从清脆的铃声中走来,身上积满厚厚的粉尘,学生们喊她老师,心里却唤着母亲。教鞭,牵动着满教室的视线,黑板,写满了她的岁月,写满了她的才华和慈爱。她常把课堂比作一叶小舟,在知识的大海航行;常把黑板比作一幅特殊的荧光屏,能探索太空的奥妙,能辐射天际能解剖银河与火星。在人面前,她从不提起自己,她的千言万语都离不了她的学生,学生是她的欣慰和骄傲。她退休了,走出教室走下了讲坛。为了填补心头上的欠缺,为了献出最后的余热,她在自家小屋里办起了一个小小的图书室。她坐在孩子们天真的笑声里,坐在孩子们灵动的眼神里,…  相似文献   

20.
晚年的胡适     
《中文自学指导》2011,(6):F0002-F00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