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茅盾先生说:“‘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模仿’又是学习的最低形式。”学生作文必经模仿,但,模仿是手段,是基础,而不是终极目的。作文训练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抒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培育科学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2.
有这样一个故事:某先生看了一位学生的作文后说:“好,有进步,这才像作文。”过了些时候,看到另一位学生的作文,某先生又说:“太棒了,已经不像是在写作文了。”有学生就问:“老师,‘像作文’好,还是‘不像作文’好?”  相似文献   

3.
杨朝中 《师道》2004,(9):57-57
师道二四年第九期这是一堂有关“联想”的作文指导课。上课的铃声响了。师生相互问好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每天都从教学楼前的水池边经过,你们知道这个水池的造型以及它蕴含的意义吗?”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里顿时叽喳一片。须臾,有大声从座中发出:“它像一个大大的‘8’字,它包含了一路‘发’的意思。”余生皆点头。我不作评论。我知道,这只是一个极其普通而又大众化的联想,我要将学生引向更深处。如是,我又问:“除了像个‘8’字,你们有没有想到别的造型和意义?”课堂里又是一片叽喳。须臾,又陆续有大声从座中响起:“我认为,…  相似文献   

4.
提起作文,相信很多师生对这一场景都不陌生:每到作文课,总见到学生无奈哀叹“又要‘榨文’了”。而老师看到自己辛辛苦苦费时费力改的作文发下去后,很多学生只瞄一下分数就面无表情地塞进抽屉,心里不知是失望还是挫折。看来,要走出作文教学“事倍功半”的困境,还需我们语文教育界共同探索。[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孙世杰先生最近提出,语文教师要“慎用‘下水’文章示范”(见《中国教师报》2003年4月16日)。理由是“有的老师在课堂上所诵读的‘下水’示范作文,由于水平实在有限,对课堂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我读后有些不同的想法,写出来与孙老师商榷。语文教师为什么要“下水”?一般的说法是给学生练习写作“做个样子”。“一个人学习语文从模仿开始,而且一直在模仿,不仅模仿书上念的,也模仿周围一切人说的和写的。教师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吕叔湘《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正因为这样,为学生“下水”是语文教师的神圣职责。著名特级教师于漪…  相似文献   

6.
吴永福 《现代语文》2009,(5):140-140
作文命题,有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及话题作文之分。命题作文及话题作文都是给一些关键词,材料作文则是给材料及图片。而给词语与给材料的不同,或许就在于文字的少与多。文字少,有可能套题。为防套题,除了替换成材料外,还可对关键词有所修饰或限制。比如不是写“季节”,而是写“难忘的季节”或“美好的季节”。再就是在写作要求上有所限制,比如文体上的明确。命题作文本来只要给出关键词即可,但也有加上一些文字的,则文字也起了引导或提示的作用。比如“平常大家关注更多的也许是‘我们’,如果把视线转向‘他们’,你会看到什么,又会想到什么?请以‘他们’为题,写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7.
作文从全命题、半命题、给材料(漫画)发展到话题作文。在立意、选材、文体等方面逐渐开放,写作范围越来越宽,为学生充分发挥写作才能提供的天地越来越广。写好话题作文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认真审题,锁定范围话题作文是一种开放性的作文命题,定了一个写作范围,大大降低了审题的难度,但学生不能认为,话题作文审不审题无所谓。其实,话题作文同样可能出现偏题、跑题现象,要想紧扣题目,要认真审题,正确把握“提示语”,理解话题,打开思路。如:以“绿”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提示语是“:‘绿’是广受人们青睐的色彩,‘绿’被人们赋予众多含义,‘绿’还…  相似文献   

8.
看了周叶萍老师的文章,顿感教学工作任重而道远。周老师在给学生作文打分时,犹豫不定,左右为难,因为她“从文章反映的思想看,觉得似乎又缺了点什么”。于是,又让学生把文章结尾改了一下,结果这样一改,周老师就觉得让她“感到了一种‘善’,一种‘美’,真得感到又有意义了”。  相似文献   

9.
朱玉翠 《教师》2013,(36):33-33
有这样一个故事:某先生看了一位学生的作文后说:“好,有进步,这才像作文。”过了些时候,看到另一位学生的作文.某先生又说:“太棒了,已经不像是在写作文了。”有学生就问:“老师,‘像作文’好,还是‘不像作文’好?”这样的评价搞得学生一头雾水,那么,作为一线教师如何正确评价学生的作文,在教学实践中润物细无声般地引导学生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  相似文献   

10.
周毅 《现代语文》2014,(4):141-142
目前,学生作文似乎陷入一个怪圈:文章大多千篇一律,人云亦云,围绕命题、论点或故事情节重复一些人尽皆知的大道理、叙述一些老生常谈的故事。我们抱怨学生学习压力巨大,没有多少时间去接触社会,感受生活,写作往往就成了无米之炊。然而面对这种现实,我们能否在写作的技巧指导上下功夫,让学生给自己的文章增加一丝亮点呢?何永康教授曾经说过“要想进入‘优秀作文’行列,或者‘准优秀作文行列’,必须有‘亮点’,这是毋庸置疑的。你的作文里即使没有‘太阳’,也要有‘月亮’,没有‘月亮’也要有‘星星’,没有‘星星’,起码也要有一两只小屁股上闪光的‘萤火虫’……”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我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尝试着推行“真快乐”作文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谓“真快乐”作文,就是指在写作教学中坚持“以‘真’为出、发点、以‘快’为过程、以‘乐’为追求目标”的原则,从而使学生实现从“怕作文”到“爱作文”的转变,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写作的快乐。  相似文献   

12.
作文只有从模仿抓起.合乎规律地指导学生进行全方位模仿借鉴训练.凶地制宜地指导学生进行变化写作训练.满怀热情地鼓励、引导学生创新.才能真正做到“谢朝华于以披.启夕秀于未振”,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最终培养出具有创造能力的新时代人才。当下.各种各样的创新作文大赛层出不穷.有些教师也将“创新”堂而皇之地标榜在作文教学的首位.但...  相似文献   

13.
冯萍 《教育文汇》2004,(11):37-37
“从来没有想到当了10多年学生的我,竟然也当起了‘老师’。在‘学生’(同学)的作文本上‘朱批’起来,太有意思了,这一年,我不仅批阅了十几篇作文,更重要的是认认真真地‘精读’了十几篇文章.学到了十几位学生作文的长处……”这是一位学生以“互批”“互评”作文为话题写的作文中的一个片断。  相似文献   

14.
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平凡的生活中蕴涵着人间真情。“呼唤”不就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事情吗?一次我在作文课上一提出:“谁能学学平日里你的爸爸妈妈,还有邻居朋友是怎样喊你的?”这下可捅蚂蜂窝了,学生们纷纷模仿:“‘妮,冷不冷,快烤火吧!’一放学回家,妈妈一边准备饭菜,一边问我。”“‘孬,快点回来吃饭哩!’星期日妈妈总是这样唤我。”“‘娅,给,用吧!’同桌说着把橡皮递给了我。”“‘媛媛,你妈没在家,来我家吃饭吧!’我一放学回家,邻居奶奶就喊我。”……这声声呼唤,喊出了人间的亲情、友情、乡情,喊出新鲜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由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叶圣陶研究会、《中学语文教学》杂志与开明出版社联合举办的"中华‘圣陶杯’中学生作文大赛",迄今已成功举办了18届,在广大中学师生中深受好评,影响日益扩大。近年来,本大赛已列入中国政法大学自主选拔录取本科生招生计划,凡在高中阶段获得一、二等奖的应届高三毕业生均可享有推荐报名资格。为继续宣传叶圣陶先生的作文教学思想,推动课改深入发展,我们决定自2012年7月起继续举办"中华第19届‘圣陶杯’中学生作文大赛",热诚欢迎各中学以及各类中专、中技、职高的师生朋友参加竞赛,创出佳绩。  相似文献   

16.
由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叶圣陶研究会、《中学语文教学》杂志与开明出版社联合举办的"中华‘圣陶杯’中学生作文大赛",迄今已成功举办了18届,在广大中学师生中深受好评,影响日益扩大。近年来,本大赛已列入中国政法大学自主选拔录取本科生招生计划,凡在高中阶段获得一、二等奖的应届高三毕业生均可享有推荐报名资格。为继续宣传叶圣陶先生的作文教学思想,推动课改深入发展,我们决定自2012年7月起继续举办"中华第19届‘圣陶杯’中学生作文大赛",热诚欢迎各中学以及各类中专、中技、职高的师生朋友参加竞赛,创出佳绩。  相似文献   

17.
谢晓燕 《陕西教育》2010,(10):32-32
每每给学生布置作文,大部分学,上都要哀呼一声:“又要‘榨文’!此苦何时才能了”!学生参与习作存在着较为普遍的应付现象,导致习作过程与习作本身的意义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18.
“对中学生作文竞赛.必须坚持‘打假’,千万不能使‘百度’成为学生抄袭的‘摆渡'”.这是在2008年上海中学生作文写作现状研讨会上,与会的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等一批语文教学专家的强烈呼吁。前不久,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中文自修》等举办了“新纪元杯”第21届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首次有近13万篇征文通过网络上传。这种新型传送方式,  相似文献   

19.
为了在语文教育特别是作文教学中进一步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 ,切实贯彻执行《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山西教育 (教学版 )》编辑部发起并组织了“小学生作文大赛”活动。本次大赛从 2 0 0 2年 4月下旬开始 ,到 10月底截稿 ,前后历时 6个多月。这 6个多月 ,对于参赛的师生来说 ,是期盼和等待的 6个多月 ;对于大赛的评委来说 ,是紧张而忙碌的 6个多月。一、大赛的总体情况本次作文大赛的题目是“我想”。这是一个开放型的半命题作文 ,给小学生思考和写作预留了较大的空间。本次大赛共收到来稿 890 0余件。这么多稿件 ,有学生个人寄送的 ,更多…  相似文献   

20.
新课改以来,虽然课堂焕发了生机,学生能畅所欲言,但学生作文水平提高不明显。每到写作文,学生唉声叹气,眉头紧皱,不得已乱写一气,应付了之。’叶圣陶先生曾说:“凡有关作文的事,老师实践越多,经验越丰富,给学生的帮助越大。”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认为师生“同题写作”不失为作文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