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敦煌研究登上国际学术讲坛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了。在国内,则早在二百多年前就已为我国文人和史家所论及。清雍正时汪漋的《游千佛洞》诗中,就曾以“神工劳劈划,匠手巧雕镌”,“大地形容盛、灵光绘画宣”等诗句,备赞敦煌莫高窟艺术。清嘉庆年间的学者徐松,就曾详录敦煌石窟碑文,并辑入其著作《西域水道记》中,成为今人研究敦煌的重要史料。藏经洞发现以后,首先发现敦煌遗书的重要价值者,是我国的金石家叶昌炽。在他录  相似文献   

2.
这是特级教师盛新凤执教的一节展示课。上课伊始.盛老师巧妙地引导学生去比较和发现词与诗的不同,初步了解词的基本特点;接着.让学生把词读通读顺.再依据书本中的注释,用自己的话把词意串联起来:最后,通过扩展想象把词读“胖”,又通过概括提炼把词读“瘦”。就在这由“胖”到“瘦”的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这首词意境的理解和体味。阅读这一教例.将会给我们的诗词教学扣‘开一扇新的视窗。  相似文献   

3.
宋代诗人陆游在75岁高龄时写下一首《示子?》的诗,诗中说道: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诗人从自己长期的创作实践中精炼地概括出艺术是相通的,对于毗邻艺术的学习,一定会提高自身的艺术造诣。艺术如此,教学也是这样。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仿照语文老师让学生写周记的做法,在开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研究中,也尝试着指导学生写数学周记,竟收到了异曲同工之效。万事开头难。刚学写数学周记,学生有许多的思想疑虑,诸如“为什么要写”、“不想写”、“怕写”、“不会写”等等。围绕这些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逐步实施,就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4.
与盛新凤老师仅见过一面,但她温婉的笑容、优雅的举止就像一帧淡雅的水墨画,过目难忘,令我不禁想起李清照的词和徐志摩的诗。在《青海高原一株柳》一课中,盛老师巧妙的引导、深情的朗读与激情的结语完美统一,更让我感叹她的内蕴之丰厚、功底之扎实。人美,课美,“和美语文”的理念更美。美,来自何处? “在一次次对自己的严厉审视中,我努力寻找属于我自己的,属于盛新凤的课堂感受、课堂状态。”哦,从“无视”到“外视”,再到“内视”,盛老师“找到了自己”——“真实的自己”。  相似文献   

5.
一直以来,笔者崇尚“语文课堂是灵魂陶冶的艺术境地”这样的教学理念。因为课堂是师生生命成长的平台——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平台。课堂,作为学生和老师栖居的主要场所,应该充满着浓浓的诗意——涌动着诗的灵性,洋溢着诗的浪漫,弥漫着诗的芳香,勃发着诗的激情.流淌着诗的旋律.演绎着诗的精彩。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的诗与画有着天然的亲近感,都是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形式,具有诗画互证的可行性。诗歌语言与绘画语言都是文本的构成要素,同时作为独立的文化符号又具有自身特定的意义与内涵。尤其是唐代壁画诗,以文字描摹画面,赋予了写实与想象的双重空间;而敦煌壁画,以绘画的物质材料与艺术结构来展现佛寺等场景,同样也赋予了写实与想象的双重空间。《全唐诗》中的壁画诗,蕴涵着能够与敦煌唐代壁画形成映照互鉴的主题思想、物象特征等要素,其中李白壁画诗以及敦煌盛唐壁画中的佛寺题材具有典范性,体现了唐代壁画诗与敦煌唐代壁画之间的互文性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在一次送教活动上,我听到了一堂群文阅读课——《夔州猿声意悠悠》。执教的是丁琰玲老师。她按“猿”这个意象组群,选了五首夔州诗。身为奉节人,学生对于“夔州”二字定然熟悉,但是对于“夔州诗”,可能了解得并不是那么深刻。然而在丁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读了夔州诗,感受到了夔州诗那悠悠的诗意,还学到了读诗的方法。很多时候,我听老师们说,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学生阅读古诗词最大的障碍是他们与诗歌之间的隔膜。确实如此,这也在情理之中。  相似文献   

8.
一、推敲学习语文,自然离不开字、词、句、段、篇的学习,这是语文教学之本。窦老师执教古诗《游园不值》便紧紧抓住了这个根本,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视字、词、句的学习。她教学生理解字、词、句的意思,不是简单地就词解词,就句论句,而是让学生反复“推敲”。所谓“推敲”,其用意自然不同于一般的理解,它需要学生用心地思考、比较、品悟,这是一个思维和情感都必须积极活动的过程。窦老师在上课伊始,以贾岛的诗《题李凝幽居》引入“推敲”的典故,告诉学生学习古诗应当好好地推敲诗里字词句的意思。接着,在教学《游园不值》时,窦老师时时处处注意引领学生推敲该诗用词的精妙。如学习“应怜屐齿印苍苔”中的“印”,窦老师让学生比较为什么会是“印”,而不是“踩”;学习“怜”字,窦老师向学生讲述了叶绍翁在写这首诗时考虑是用“怜”还是用“嫌”的故事;学习“小扣”一词,窦老师让学生模拟“小扣”是怎样扣;学习“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一句,窦老师让学生探究“满”和“一”是什么关系,并用陆游的诗《题临安初霁》中的“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中的“遮”与“关”相比较,体会“关”的妙用。窦老师解读字词,不只是停留在对字词意思简单的解读上,而是将字...  相似文献   

9.
一、音乐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真正学好语文,除了“精力自致”以外,还与教师的教学艺术、方法引导(或学生的兴趣)有关。著名作家魏巍在《我的老师》一文中写到,他还能背诵蔡云芝老师用歌唱的音调教他们的诗:圆天盖着大海,黑水托着孤舟,远看不见山,那天边只有云头,也看不见树,那水上只有海鸥……魏巍在若干年后都还背得这首诗,忘不了这位老师。这除了老师的慈爱,热情、公平等等以外,我想还因为老师用歌唱的音调让学生感到新奇,使整个课堂充满生机、活力,把学生带入音乐的殿堂,感受美妙的旋律给身心带来的快乐…  相似文献   

10.
有幸观看了特级教师盛新凤老师执教的《去年的树》一课(以下简称“新版”),感觉与她在两年前执教的版本(以下简称“旧版”)有所不同。新版教学中,盛老师在更好地探索实践新课标理念上又有了新的飞跃——更好地显现出语文课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的巨大魅力。现就盛老师的两处改版谈谈语文  相似文献   

11.
敦煌研究登上国际学术讲坛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了。在国内,则早在二百多年前就已为我国文人和史家所论及。清雍正时汪漋的《游千佛洞》诗中,就曾以“神工劳劈划,匠手巧雕镌”,“大地形容盛、灵光绘画宣”等诗句,备赞敦煌莫高窟艺术。清嘉庆年间的学者徐松,就曾详录敦煌石窟碑文,并辑入其著作《西域水道记》中,成为今人研究敦煌的重要史料。藏经洞发现以后,首先发现敦煌遗书的重要价值者,是我国的金石家叶昌炽。在他录著的《语石》中,不仅录述莫高窟碑石,且对石室遗书作了颇为独到的阐述。自帝国主义分子劫掠藏经洞文物后,我国学者作了大量艰苦的工作。有的远渡重洋到欧洲抄录资  相似文献   

12.
歌德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听了著名教师王老师教学《一夜的工作》(九义教材第十一册)后,着实令人感动。学生之所以把课文读得入情入境,感人肺腑,是因为王老师会让学生用“两只眼睛”读课文,用“一只眼睛”阅读文本,知道文章字面要表达的内容,用“另一只眼睛”读文本,就是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思考,用心真切地感受文本,引导学生用心灵与文本进行对话,读懂文本“背后”的意思。涵养深厚的王老师在这节课上,让学生用“两只眼睛”读课文,给我们做出了极好的典范,姑且择其部分简析。课伊始,王老师激情范读了宋小明崇敬和怀念周总理的诗——《你是这样的人》后,对学生说:“用心读诗,看看课文什么地方触动了你。”让学生自由朗读,在读中体会,并在读后谈出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在初读课文时,让学生边读边感受。“读完这篇课文,你能用哪个词语来概括你的感受?”学生认真地读了课文后,感悟到了“伟大、一心为民、劳苦、简朴、敬爱、忙碌”等词,王老师不是就此作罢,而是又分别用下面语言与学生交流:“为什么你想到了用伟大?”“全文731个字,为什么用了劳苦而没用辛苦?”“简朴这个词看似简朴,但很不简朴?”“认真,把...  相似文献   

13.
“一位参赛教师拿着一个盛了半杯水的透明圆柱形玻璃杯走进教室,上课了,该教师拿起杯子喝了一口,下面的评委老师和学生都很惊诧,怎么公开课上老师还喝水?正当人们惊诧时,老师把杯子放平,说:“同学们,看看我杯子里的水平面什么形状?”学生说:“圆形.”老师把杯子倾斜,“现在水面是什么形状?”学生说:“椭圆.”至此,学生们才恍然大悟.原来今天讲椭圆,而且椭圆是用倾斜的平面  相似文献   

14.
本刊第六期的“卷首语”《烛光集》刊出后,很多读者来信,对天津实验中学贺军老师的诗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同时又对“写在学生课外笔记上的小诗”这一形式感到新奇。为此,我们特将贺老师为《烛光集》这本集子所写的前言摘要发表,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贺军老师对学生的热爱,对事业的追求,以及他本身所具有的诗般的灵气。我们还同时选登他为《烛光集》出版而写的《烛红情深——为〈烛光集〉题诗(代序)》及几首写在学生课外笔记上的诗。但愿这组诗文,能使读者从中获得启迪和灵感,同时也希望更多的老师成为“卷首语”的作者。  相似文献   

15.
本刊第六期的“卷首语”《烛光集》刊出后,很多读者来信,对天津实验中学贺军老师的诗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同时又对“写在学生课外笔记上的小诗”这一形式感到新奇。为此,我们特将贺老师为《烛光集》这本集子所写的前言摘要发表,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贺军老师对学生的热爱,对事业的追求,以及他本身所具有的诗般的灵气。我们还同时选登他为《烛光集》出版而写的《烛红情深——为〈烛光集〉题诗(代序)》及几首写在学生课外笔记上的诗。但愿这组诗文,能使读者从中获得启迪和灵感,同时也希望更多的老师成为“卷首语”的作者。  相似文献   

16.
本刊第六期的“卷首语”《烛光集》刊出后,很多读者来信,对天津实验中学贺军老师的诗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同时又对“写在学生课外笔记上的小诗”这一形式感到新奇。为此,我们特将贺老师为《烛光集》这本集子所写的前言摘要发表,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贺军老师对学生的热爱,对事业的追求,以及他本身所具有的诗般的灵气。我们还同时选登他为《烛光集》出版而写的《烛红情深——为〈烛光集〉题诗(代序)》及几首写在学生课外笔记上的诗。但愿这组诗文,能使读者从中获得启迪和灵感,同时也希望更多的老师成为“卷首语”的作者。  相似文献   

17.
本刊第六期的“卷首语”《烛光集》刊出后,很多读者来信,对天津实验中学贺军老师的诗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同时又对“写在学生课外笔记上的小诗”这一形式感到新奇。为此,我们特将贺老师为《烛光集》这本集子所写的前言摘要发表,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贺军老师对学生的热爱,对事业的追求,以及他本身所具有的诗般的灵气。我们还同时选登他为《烛光集》出版而写的《烛红情深——为〈烛光集〉题诗(代序)》及几首写在学生课外笔记上的诗。但愿这组诗文,能使读者从中获得启迪和灵感,同时也希望更多的老师成为“卷首语”的作者。  相似文献   

18.
在隆回县大水田,你也许会看到这样的景象:老师领着学生们在地里挥汗如雨地播种玉米、豆子;学生们裹着一身泥在田里观察禾苗生长情况;孩子们用竹篮子盛着梨、桃在集市上大声叫卖。请不要以为是师生们“不务正业”,这是中心学校在劳动技术教育上的一个新的举措——向田间地头要“绿色证书”。  相似文献   

19.
一提到英语作业,很多老师就会想到“听说读写”,传统的英语作业也通常从这几个方面布置.但千篇一律的作业形式和内容常常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于是“作业”成了很多老师和学生的“痛”——老师必须布置,学生不想完成. 2014年我校申报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普教重点自筹课题《儿童本位观照下艺术英语的校本实践研究》.“艺术英语”是指把学生喜欢的艺术形式(音乐、美术、表演等)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巧妙地融入英语教学,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英语教学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20.
《望庐山瀑布》一诗中的“遥看瀑布挂前川”一句,教学参考书这样解释:“远远望去,瀑布象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高挂在山前。”用“白练”来形容瀑布较准确。但学生容易把“白练”理解为“白色的项链”和“白色的链子”。产生这样的误解老师又要对“练”字解释,“练——白绢”。这样不如把“白练”直接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