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一”是小学语文中书写最简单使用却非常广泛的一个汉字,可谓语言文字中的主要角色。由于“一”的意义复杂多样,它既可以表示数量,表示顺序,又可以表示一定的语气,因而使它的读音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一块(yí)、第一(yī)、一把(yì),看一看(yí)等等,出现了一字多音(也叫音变或变调)的现象。那么,如何确定“一”的准确读音呢? 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以下几条规律: 1.“一”在单念、词句末尾或表示序数“第一”而又省写“第”时,都读它的本音yī(阴平调)。例  相似文献   

2.
“二”和“两”是我们常见常用的数词。虽然它们表示的意义基本相同,但读音不同,用法也不同。 1.“二”可以表示序数,如二哥、二楼、第二等;也可以放在复合数词的中间或末尾,如五十二、一百二十二、二丈二等,而“两”  相似文献   

3.
一、以下一组句子中,只有一句是无误的,将它找出来。 1.“咽”字有三种读音,可以读“yan”,如“咽喉”;可以读“yan”,如“下咽”;也可读“ye”,如“咽峡炎”。 2.“咽”字有三种读音,可以读“yan”,如“咽喉”;可以读“yan”,如“咽唾液”;也可以读“ye”,如“咽头”.  相似文献   

4.
1.语义定音法。根据多音字在某个语境中所表示的意思,由字义确定读音。如杆:在表示较长的木棍这个意思时读gn(栏杆、旗杆等),在表示细小的圆木条或像木条的东西(多作器物的把儿)这个意思和作量词时读gn(秤杆、一杆枪等)。这个方法适用于已经知道多音字的多个读音和相应的意思,要确定出它在某个语境中的读音。 2.语法定义法。不少的多音字,读音不同,词性就不同。这样的多音字,可根据它所处的具体语境中显示出来的词性来确定它的读音。如:“小红用扇子扇风”这句话的前后两个“扇”可分别读shn、shn。因为,“扇”读shn时是名词,读shn是动词。  相似文献   

5.
学习序数词时 ,同学们都知道 ,序数词前要用定冠词the ,因此 ,在面对序数词的试题时 ,同学们毫不犹豫地在序数词前面填了定冠词the ,而正确答案有时是不定冠词a ,这是为什么呢 ?下面谈谈序数冠词前使用冠词的两种情况。1、当序数词表示“顺序”、“第几”时 ,其前要用定冠词the ,这是冠词在序数前的基本用法。例如 :Thesecondlessonisveryinteresting .第二课是非常有趣的。Theywonthefirstplaceinthefootballmatch .他们在足球比赛中获得第一名。2、当序数词表示“又一”、“再一”时 ,其前要用不定冠词a ,这是冠词在序数词前的特殊用法。…  相似文献   

6.
写文章,不少人把它分成几大板块,这样结构的文章条理清晰,脉络分明,极富一种整饬的建筑之美。板块文章的类型很多,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一、序数串珠式就是将序数居中放在板块的段前行,将文章所有板块串接起来。它又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用中文数字“一”“二”“三”……(有时用括号将数字括起来)串接;再一种是用阿拉伯数学“1”“2”“3”……串接;还有一种是用英文缩写的NO.,加上阿拉伯数字组成“NO.1”“NO.2”“NO.3”……来串接。采取这种结构写成的文章,其序数就自然断开了文章的层次,能让人们很轻松地阅读,在极短的时间内了解其内…  相似文献   

7.
我的名字只有一种写法,但是却有几个读法,大家都管我叫多音字,我们的数目还不少呢!我给你举几个例子,你就清楚了。读音不同、意义也不同的多音字:如“重”,读chónɡ,是重复、重新的意思;读zhònɡ,一般表示分量、重视的意思。读音不同、意义相同,但用法上有差别的多音字:如“饮”,有两个读音yǐn和yìn。读音虽然不同,但都可表示“喝”的意思。但在用法上有差别,人喝水就读作yǐn,给牲口喝水就读yìn。单用是一个读音,与别的字组合在一起读音就变的多音字:如“似”,单用读shì,比如“他像睡着了似的”;组成词语后,就要读sì,如相似、类似、…  相似文献   

8.
现代汉语可以用各种语气词表示不同的语气,其中“啊”是最常见的语气词之一。语气词“啊”的读音是轻声“a”,它可以用在句中停顿处或句子的末尾,并且总是附着在其他音节之后,永不独立(独立使用时是叹词)。因受前一音节末尾音素影响,“啊”会发生变读,反映到书面上,就要用不同的字形来表示。  相似文献   

9.
《七根火柴》一文有三句话使用了“粘”字:①他……手指触到了一点粘粘的东西。②果然,在裤袋底部粘着……面粉……⑧……打湿了的头发粘在前额上……“粘”原来有两个读音,一读zhān,一读nián,在读nián的时候有一个异体字“黏”,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已被淘汰了,《语文知识》1993年第7期《“粘”字的读音》一文也如此说。然而1988年  相似文献   

10.
一、读出数学的“昧” 老师在教学中让孩子“读数学”,刚开始孩子们可能觉得很新奇,可是如果永远是那样“读题目”“读要求”“读口诀”……孩子们为了应付老师而读,于是“读”便具有负面效应.在教学中,教师应想办法让读更具有趣味性. 教学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时,“1米”比较长,我就让他们读音拖长点,“1厘米”比较短,我就让他们读音拖短点.孩子们也可以加上自己的节奏,俨然,数学课变成了音乐课,我听着孩子们那稚嫩的童声,觉得是一种享受.  相似文献   

11.
“哪”字有四个读音:nǎ、něi、né、na。《詹天佑》一文中,“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这几个“哪”字都读nǎ。疑问词,“哪里”就是什么地方的意思,表示要求在所问范围中有所确定。《挑山工》一文中,挑山工说:“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这里也读nǎ,表示反问,意思是没有近道。nà这个读音在课文中最多、最常见。《飞夺泸定桥》一文中,敌人看到了红四团的火  相似文献   

12.
窍门一:据义辨音。我们知道,意思不同,其读音也会不同;理解了一个字的意义,其读音也就一目了然了。这样的多音字,在我们高三总复习阶段应该列表予以归纳。我积累了一些,以飨同学,也希望你在此基础上再积累一些如何?比如:“角”,在表示坚硬的东西或嘴角义时读“jiǎo”(如牛角、角钢、角尺、口角流涎),在表示竞争、争吵义时读“jué”(如角斗、角逐、发生口角);“曲”,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语文的加标点练习中,会碰到给序数加标点的问题,我翻阅有关资料,总结下面几种加法:一、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序数的停顿,后面加间隔号(即小圆点)。间隔号加在阿拉伯数字的右下方。如:引号有三种用法:1.表示引用的部分;2.表示特定的称谓或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3.表示讽刺或否定。以上“1”、“2”、“3”序数后用的是间隔号(·)。二、用简写中文数字表示序数的停顿,后面加顿号(、)。如:小学生守则  相似文献   

14.
这学期备《白杨礼赞》一课时,对“朴质”一词,我查了《现代汉语词典》,发现“朴质”有两种读音,有两种释义。一、读pǔzhí(过去一般都读这个音),词义是“朴实直率”;二、读pǔzhì,词义是“纯真而没经过修饰的。”读音不同而意义也不同。那么,在课文中应读哪个音呢? 我根据“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象加过人工似的,……丫枝一律向上,……也象加过人工似的”(着重号系引者加)。“象加过人工似的”,说明它好象是天然生成的本性。因此,我引导学生仔细体会两个“象加过人工似的”句  相似文献   

15.
煞、霎、刹     
在表示时间上,“霎、刹、煞”这三个词极易混淆,一些同学常将它们误用。现作辨析。“霎”,读作shà。它的本义是小雨,现代汉语中已不使用这个义项了。现多用来形容时间短暂,如“霎时”“、霎那间”“、一霎”等。“煞”,有两个读音:shà和shā。读前一个音时,作副词用,如“煞有介事”、“煞费苦心”等。读后一个音时,基本意义是“收束”,如“煞尾”“、煞紧”等。“刹”,也有两个读音,读作chà和shā。读前一个音时,表示极短暂的时间,如“一刹那”“、刹那”。佛教的寺庙也叫作刹(chà),如“古刹”等。读shā时,是“止住(车、机器)等”,如“…  相似文献   

16.
电视台最近几个月来,每晚在播出节目之前的介绍和播完节目之后的结束语中,都使用“今晚”和“晚上”这个指时间的词。有—位播音员常常把“今天晚上的节目……”,不恰当的读成“今天晚上(shǎng)的……”,轻读“晚”宇,却有意强调了“上”字,这样很容易给听者造成误解,似乎除了晚上的节目,还有“晚下”的节目;显然,这种读法,不合语音规范和人们的接受习惯。 轻声——有时也称“轻读”,是普通话里的一种语音现象,也是人们长期沿用约定俗成的习惯,它在辨别词义、区别词性等方面,具有相当的作用。如“东西”“人家”“自然”这类词,读音并重或读轻声,其词义则立改。如,(“·”表示重读,“△”表示轻声):  相似文献   

17.
了·嘹·潦     
“了”是中文中一个语气词,用得极广。它还是个时态助词“读着书”和“读了书”,前者表示正在读,而后者是读完了。它跟在动词后边,同“得、不”连用,又可表示可能或不可能。比如,“做得了”是可以做;“来不了”是不可能来;“受不了”是不可能忍受住……“了”还有完结、完毕、结束之意,例如,“了结”、  相似文献   

18.
巧读文言文     
其实,学习文言文并不难,只要掌握了“读”的技巧,就能轻松闯过初中文言文学习的难关。一、读课文它是学习文言文的第一步。诵读是积累语言、形成语感的重要途径。通过诵读,可以学会读正字音,读正断句,读辨虚词,读出语气,从而正确理解文意。1.读正字音。因为文言文里有通假字,诵读可以帮助你记住通假字的正确读音,从而帮助你准确理解它的意义,进而准确理解文意。比如:(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句中的“说”读yuè,不读“说话”的说(shuō),与“悦”音相同,意思是“愉快”。(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句中“是知也…  相似文献   

19.
“da”和te”这里指的是古定母字“大”字在闻喜方言中的两个读音。闻喜方言中古浊上、浊去字多读阳平,“大”字也不例外,无论读da还是读te,声调都是阳平,调值为213。“大”字在闻喜方言中什么情况下读da,什么情况下读te,什么情况下既可以读da,又可以读te,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通过对“大”字不同读音适用范围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5的认识’是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第9页的数学内容。教学时,要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使学生对5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一、搞清基数和序数自然数既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即基数),又可以表示事物的次序是第几(序数)。在教学5的认识时,可通过观察教材中的图画,引导学生搞清基数和序数的联系和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