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激发表达欲望,让学生有话想写 作文教学难,首先难在学生没有原始的,基本的想它、爱它的欲望、冲动和兴趣;其次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觉得没有什么可写。所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显得尤为重要。作文教学要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将作文表达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中,或让学生走进生活,去感受生活,让学生充分参与在活动和生活之中,有了激情,有了感受,有了材料,这样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想写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2.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的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要不失时机地运用新颖独特、灵活多变的方法,开拓学生的思维,让一个个静静的汉字都活起来,让学生的想像在识字教学中“轻舞飞扬”。那么,在识字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想像力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原形启迪,唤起想像中国汉字源于象形字,虽然这些象形字已由过去简单的图形演变为今天明朗的线条,但我们仍可以用原形启迪,唤起学生的想像。比如在教“月”…  相似文献   

3.
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河山"。目前,注重思维训练,强化创新意识,让学生写出富有自主化,个性化的文章,已成为作文创新的呼唤。写作是一种思维与情感的艺术性、创造性劳动。必须要通过观察去获取资料,继而让学生运用想像、构思和一定的表达技巧去安排材料才使之成文的。观察、想像、构思都离不开思维。因此,要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就必须注重思维训练。  相似文献   

4.
作为语文教师,我深感作文教学工作的艰巨.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作文呢?我觉得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解决学生"想写"的问题 实践证明,作文教学必须要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将作文表达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中,或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当学生有了激情,有了感受,有了材料,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相似文献   

5.
选编篇幅短小、通俗易懂、富有童趣、充满想像、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现代诗歌作为教学内容是苏教版江苏教育出版社编写出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显著特点之一。这些诗歌词藻华丽,琅琅上口,能让儿童感受语言文字的音韵美。这些诗歌意境优美,富有情趣,能让儿童产生亲近生活的亲切感。这些诗歌的内容也与儿童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并留给儿童无限的遐想空间,能启迪学生的智慧,触发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6.
应试教育造成了现在的高中生与社会生活脱节,感受不到五彩缤纷的生活,使得他们的作文"幼稚病"很严重。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让学生回归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点燃学生写作的激情,让作文能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感受。  相似文献   

7.
<正>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新理念,笔者认为,上《品德与社会》课时,师生需要真正互动,感受鲜活的教育,在体验中闪烁思维,在思辨中获得真知。因此,教师必须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个性特点,科学运用各种策略,努力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一.自主提问——启发学生锻造生活钥匙新课标提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原来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  相似文献   

8.
一、感受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要想让学生写出新鲜的文章,就要丰富学生生活;让学生充分享受生活,就必须十分注重学生感受生活的过程,让他们情绪饱满地投入生活.“如布置教室、设计黑板报、组织班队活动、编辑手抄报、参加文体表演、语数竞赛、参观科技展、公园花展等等,让学生思维、动手、观察、发言、自由活动.当学生在一起创作并感受到充满激情的学校生活时,生活也馈赠给他们写作的素材和灵感.……  相似文献   

9.
一、广拓视野 ,唤起想像作文教学要注意开拓学生的视野 ,丰富学生的生活。如组织学生郊游、参观、访问等社会实践活动 ,学生在脑中储存的表象越多 ,他们的想像就越丰富、越开阔 ,创造性思维就越能得到发展。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中 ,要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想像、思考。如学生站在山顶上 ,视野非常开阔 ,他们看到了平时很少看到的景象 ,通过自己的观察、想像 ,便能写出自己当时身临其境的感受。有一位同学曾在习作中写道 :“我们站在戴云山之巅 ,看 ,四周是连绵起伏的山岭 ,山山相连 ,仿佛和天相接 ;山岭上那一簇簇美丽的山花点缀着山野…  相似文献   

10.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让儿童在学习中快乐地生活,也能在生活中快乐地学习,这就使得老师在课前要积极地去挖掘生活资源,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让抽象变为具体,让无味变为生动,让畏惧变为亲切,真正体现素质教育。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激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更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的内容就是要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在日常作文教学中,我深切地体会到要想写好作文,首先要体验生活,因为“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丰富学生的生活有两条途径:一条是直接途径,让学生亲自实践,感受大自然奇妙无穷的美及投身其间的乐趣,感受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和爱心;另一条是间接途径,通过阅读书籍、听广播、看电视等来感受作品的意境,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学生遇到新鲜事,增长新知识,触发了新感受,就会尝试着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想法。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把自己的体会感受用文字来表达好呢?  相似文献   

12.
想像是创新的翅膀,有了想像,就有了新的灵感,学生思维必会活跃跳跃、辐射发散,千姿百态的创新情景纷至沓来.放飞美术想像,就是让学生在美术之中展开想像的翅膀,打开学生的思维之门,想像意境、想像意志与精神等,从而激活创新思维,完成一次次生动的审美再创造.  相似文献   

13.
有一作文题:“冬天,雪融化了……”请就此展开联想、想像,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这是颇具思考张力与思维弹性的文题,让学生依设定情景展开联想,想像雪融化了,春天来了。“春天在哪里?”用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审视品味人生,便会蓄积丰富的审美情感,捕捉和感受那生机勃勃的春天。  相似文献   

14.
想像是创新的翅膀,有了想像,就有了新的灵感,学生思维必会活跃跳跃、辐射发散,千姿百态的创新情景纷至沓来。放飞美术想像,就是让学生在美术之中展开想像的翅膀,打开学生的思维之门,想像意境、想像意志与精神等,从而激活创新思维,完成一次次生动的审美再创造。  相似文献   

15.
想像力是发散性思维活动的表现。爱因斯坦认为:“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人类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文学作品的创造中,要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必须借助于想像力,没有想像就没有文学。想像力丰富的人,写作时视野开阔,文思泉涌,妙笔生花,能写出立意新颖。生动感人的文章。不少学生由于缺乏想像能力,文章思路狭窄,行文呆板,语言无味。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经常性地进行想像性作文训练,努力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让学生插上想像的翅膀,大胆构思,驰骋想像,“给思想…  相似文献   

16.
孟存芳 《文教资料》2013,(17):51-52
现在初中生一写作文就无话可说,这与他们缺少生活体验有关。作者在这方面做了尝试,一个星期都没有布置语文家庭作业,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没有语文作业的感受,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不再矫揉造作,而是信手拈来。要想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就必须让学生多观察生活,多体验生活。体验是表达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有了丰富的体验,有了激情,才会有表达的欲望,才能一吐为快。写作经验告诉我们,只有深刻体验过才能更好地表达。  相似文献   

17.
要想让学生写出富有童真的作文,就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趋势展开作文教学。教学中可引导学生以童心体验,感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用童言表达喜好,抒发内心的真实感受;抒发个性特点,再现童趣生活。  相似文献   

18.
习作是儿童表情达意、书写真我、洋溢灵性、激发悟性、张扬个性的生命活动。《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故作为儿童作文的教学者,要努力让小学生习作教学回归儿童本位,彰显学生作文的儿童天性。一、让习作与生活无缝链接回归儿童本位的习作课堂,就必须努力做到关注儿童生活,尊重每一个能够激发儿童表现欲望的  相似文献   

19.
人对语言的感受是在参与听、看、读中产生和升华的。要表达某种思想感情,同样需要先去参与相关的生活,因为参与最易于产生深厚的感受,有感受才要表达,无感受则无从谈起表达的需要。同理,儿童作文起步训练,最根本的命脉就是让儿童亲自去感受生活,感受事物。近年来笔者在研究“儿童兴趣作文训练”的探索中,设计的直接感受性训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里仅举几例:  相似文献   

20.
张晓萍 《教师》2013,(12):50-51
写作,是高度个性化的行为。传统作文教学的弊病之一,便是对儿童语言个性化的消解。创设宽松和谐的写作环境,使作文教学趣味化、真实化、个性化,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和知识实际。作文要写得具体,观察必须细致;作文要写得真切,必须发自内心;作文要彰显个性,思维必须新颖。笔者从兴趣、观察、思维等方面谈了如何激励学生爱上写作,让作文灵动有趣,让他们在写作的海洋中尽情驰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