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鼎湖山听泉》这篇课文的文笔细腻、清晰,语句优美、流畅,是学生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好材料。本课学习的重点是背诵第四、五自然段,通过想象感受泉声的美妙。教学前,我们认真钻研教材,围绕这一重点,理清了教  相似文献   

2.
现状之一:学生体会肤浅,我还有什么办法呢? 课例片段呈现一: (教师引导学生品味《鼎湖山听泉》一文中“夜晚聆听、辨识、品味泉声”的部分。) 师:作者白天由于行程较紧,不能停留下来细细品味,只能走马听泉,而夜晚,山静泉响,却能让作者有充足的时间用心欣赏这泉声的美妙,自由读第8节,看看重点写了几种泉声?用笔画下来。  相似文献   

3.
古人云:“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 得烟云而秀媚。”作家谢大光具有发现美的眼光。他以细腻的笔触记叙了游览鼎湖山时的所见、所闻、所感,重点介绍了鼎湖山奇妙的泉声和听泉的美妙感受。如何让学生置身于这样的情境中呢?于老师教学《鼎湖山听泉》提供了范例,给予我们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4.
鼎湖山听泉     
万籁俱寂的晚上,一切似乎都已沉睡,但在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宝石"的鼎湖山上,却有泉水如歌如诗,不绝于耳。大自然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她借鼎湖山清纯悦耳、欢快活泼的泉声演奏出一曲曲美妙动听的乐声,让人满心欢悦。当然,这些乐曲只有用心聆听、品味才能听出来。作者就是用心聆听、品味鼎湖山的泉声,才深深地喜爱了它,使这泉声汩汩地流进了他的心田,流进了你我的心田。  相似文献   

5.
一、教师激情导入1.师:同学们,老师今天让大家听一段声音,大家想不想听?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感受。2.播放音频,出示问题:你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  相似文献   

6.
一、感知感受,明确目标要想明确学生在课文中学到什么, 怎么去学,教师应首先要对教学内容感知感受,才能确定教学目标和妥当的教学方法,才能引导学生去感知感受。为此,我一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什么?二读课文,理解作者为什么写这些?三读课文,知道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四读课文,想想我有什么感受?五读课文,掌握教学重点、难点、疑点、情智切入点,教与学的方法……例子是说理的依据,认知目标不是例子,而是作者意图阐述的道理。因此,本课的认知目标:认识事物间有必然的联系。通过阅读,领会到作者通过因果、连锁、相承、总分等逻辑关系来构思组篇,说…  相似文献   

7.
<正>一、创设情境,初感“美妙”(师播放《森林狂想曲》,引导学生听音乐、猜声音。)师:刚刚我们听到了许多声音,这些声音都来自大自然。听了这些声音,你有什么感受?生:好听、温柔、美妙、有趣。师:是啊,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出示句子,“美妙”标红。)带着你们美妙的感受一起读一读。  相似文献   

8.
师:作者第二次去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情景是什么?请同学们读课文的第12自然段。 (放鸟叫录音,配合大榕树上鸟儿活动的录像)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看到了大榕树上有许多鸟在活动;听到了这  相似文献   

9.
一、进入文章情境在语文教学中,我注重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与课文中的人物同悲同喜,历经一次次情感体验,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在初读课文后,学生们说出了自己的体会:“这篇文章太感人了,这对父子真了不起!”我借机道:“读了这篇文章,我们就对这对父子佩服得五体投地,觉得他们真了不起。如果,我们是这次地震的幸存者,是当时这一幕的目击人,我们的感受会怎么样呢?”然后,我便假设一个情境:“如果你是救火队长,如果你是路人,如果你是警察,如果你是其他孩子的父母,你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回…  相似文献   

10.
笔者听了六七位教师执教《林海》一课 ,觉得一则板书颇有新意。在简笔画的基础上 ,教师如下板书 :亲切  舒服亲切   舒服亲切    舒服师 :课文学完了 ,你们看着板书 ,有什么发现 ?生 :“亲切、舒服”四个字为什么越写越大 ?师 :这个问题问得好 ,你领悟了吗 ?生“亲切、舒服”越写越大 ,是作者的感受一次比一次深。生 :作者老舍先生刚走进大兴安岭 ,第一次听到这悦耳的名字 ,心中感到亲切、舒服。走进大兴安岭 ,看到大兴安岭美得并不空洞 ,心中更加感到亲切、舒服。看到人与山融为一体 ,感受到大兴安岭具有兴国安邦的作用 ,作者对大…  相似文献   

11.
现状之一:学生体会肤浅,我还有什么办法呢? 课例片段呈现一: (教师引导学生品味<鼎湖山听泉>一文中"夜晚聆听、辨识、品味泉声"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这里先向大家大略展示文质兼美的传统课文《桂林山水》的两种迥然相异的教法。教法一:1.读课文,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2.给课文分段,写出每段的段落大意。3.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桂林的山又有什么特征?找到有关的句子读一读。4.课文是用什么方法写山水特点的?山美与水美是怎么组合在一起的呢?为什么说桂林山水甲天下?5.作者把桂林山水写得这么美,是为了说明什么?教法二:1.读通课文,知道课文大致的内容。2.品读课文,体味言语表达的精妙。(1)分别品读写“漓江的水”、“桂林的山”的语句,找出那些写得特别吸引人的句子,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而后…  相似文献   

13.
我在讲《枫桥夜泊》这首诗时,提问学生:“在这首诗中,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同学们纷纷发言,这时一个平时纪律涣散,又不爱学习的同学坐在位子上喊了一句“听到了猪叫声”。随即教室里一片哄笑,课堂气氛一下混乱起来。面对此情景我真想把这个说话的同学臭骂一顿,定他一个无理取闹、扰乱课堂的罪名。然而看到他低着头、红着脸,尴尬地坐在那里的样子,我意识到他不是成心的,于是灵机一动:“这位同学听到了猪叫声,而不是作者听到了。我们能不能想一下在那儿?什么时候能听到猪叫声?谁能帮助这位同学编一首含有猪叫声的诗呢?”这问题一提出,…  相似文献   

14.
《避雨》是小语第七册第二组教材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情节简单,语言朴实无华,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我们在教学中要紧扣教材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思路,逐步培养学生喜欢观察和思维的习惯。一、理清文章脉络,探索作者思维路子在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全文的基础上出示思考题:作者什么时候,到什么地方去,遇到了什么事情?他看到、听到些什么,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依据这个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弄懂课文,理情脉络,  相似文献   

15.
《赶海》是苏教版语文第六册的一篇课文。教学时,笔者紧扣“语气词”这一主线展开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教学片断】同学们,你们读词语就读得这么有趣了,那赶海肯定就更有趣了。“我”和舅舅来到海边,会看到什么,又会听到什么呢?(让学生充分发言)  相似文献   

16.
教学片段:师:(初读课文后)读课文时有没有遇到难题?看看谁是今天的问题专家?生:我想知道“奇妙”是什么意思?师:(板书:奇妙)谁来说说?生:我知道。我可以用分解法来解释,“奇”就是奇怪的意思,“妙”是美妙的意思。也就是“奇怪美妙”的意思。生:不对。我觉得“奇”应该是奇特的意思。生:不对。我觉得是“稀奇”的意思。(场面有点乱,几种意见相持不下。)师:大家讨论得这么热烈,说明这个问题提得不错。大家找找“奇妙”躲在课文的哪个地方?找出有关句子来读一读。生:在第一节。(生读句子)生:在最后一节也有。(生读句子)师:谁能根据课文内容用…  相似文献   

17.
《别了,我爱的中国》洋溢着浓厚的爱国热情。教学时应通过朗读训练、引导学生体会感情,品评语言文字的艺术魁力。 一、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初读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不受语速快慢、声音大小等限制。教学时先引导学生看课后问题:1、船渐渐地离岸了,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情怎样?2、船慢慢地向前驶着,作者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感情怎样?3、作者为什么离开中国?他的希望和誓言是什么?  相似文献   

18.
一、看图激趣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挂图。(1)你在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想告诉大家吗?(2同学们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犤设计意图犦让学生初步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美好,激发学习兴趣。二、初读感知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倾听,注意听清字的发音。2.学生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3.同学互读互查。同桌可每人读一遍课文,互相交流评价读课文情况。看“朋”、“生”、“娘”等重点字是否发音准确,课文是否读通读顺。4.小组讨论:你读懂了什么?犤设计意图犦用优美的音乐,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初步…  相似文献   

19.
<正>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第三自然段,积累喜欢的语句。2.联系生活经验、想象画面,感受课文中描写声音的词句的生动,体会大自然声音的美妙,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3.借助声音收集卡,仿照课文,围绕听到过的声音写几句话。教学过程:活动一:整体感知,承接“美妙”师:上节课我们走进课文,寻找到了哪几位音乐家和歌手呢?请你说一说。  相似文献   

20.
第一板块:感受黄河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黄河给大家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板书:黄河) 2.学生交流,教师小结:我们可以用文中这样几个词语进行概括——(出示词语)黄河滚滚激流汹涌万马奔腾波浪滔滔惊涛骇浪浊浪排空3.大声地读读这些词语,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又仿佛听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