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家勇 《教育文汇》2014,(14):32-32
一位老师教学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22课《猴子种果树》一文。第一课时后段,她侧重进行写字教学,主要教学2个生字:浇和拔。她范写之后,又指导学生了解这两个字的结构,要求注意笔划、间架,并带领学生“书空”,然后启发学生对“浇”字进行“生字开花”。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低年级课文后面的习题,大致是按“我会认”、“我会写”、“读一读”、“我会读”、“读读说说”这样的顺序安排的。在教学中,如何将习题训练渗透到教学过程中,防止走过场,把它落到实处,培养学生的能力?下面谈谈我的做法。一、运用“我会认”培养学生的识字辨别能力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识字少,对一些初学生字不易辨别。我在教学中,由浅入深,一步一步启发,要求学生对本课的生字不但会认,而且认准、记牢。如《小白兔和小灰兔》这篇课文,有8个生字,我是这样引导的:先出示“我会认”读字卡。让学生主动拼读,我…  相似文献   

3.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初冬季节自然界的一些景色,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是怎样运用确切的词语描写景物的。 3.能正确、流利、有表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秋天过去了,天气渐渐冷了。这时候什么季节到来了?说说在这个季节里你见到的自然景象。 1.板书课题:30.初冬读课题中的生字。初chu。正音。“初”是什么意思?(表示起头、开始。例:“初学”、“初中”。) “初冬”是什么时候?(冬天刚刚开始。) (说明:课题中的生字开始教为宜,这样便于学生掌握课文主要内容。既要教生字,又要教生  相似文献   

4.
教低年级的语文课,常有这样的感受:课堂上教师花了不少力气进行生字书写的指导,学生也练了很多遍。可效果就是不明显,学生写的字仍然进步不大。该怎样改进生字教学,提高书写指导的质量?笔者最近观摩了一节识字课——“丁丁冬冬学识字”,深受启发。  相似文献   

5.
上学期我们重视了词汇教学,在启发工作、初步了解课文、生字新词教学、分析课文、朗读指导、复述以及布置作业等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都渗透了词汇教学的因素。一、在启发谈话之后,初步了解课文之前进行词汇教学。这时所教学的词汇有两种:一种是专门名词,如“斯大林的学生时代”一课里的“约瑟夫”“高加索”“毡帽”等;一种是比较艰深的词,如“脏手受屈”一课中的“委屈”。这些词在启发谈话之后教懂学生,可使学生减少初步了解课文的障碍。为了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我们教学这些词是联系课文进行的。如王世镇老师教“约瑟夫”“高加索”,就联系课文告诉学生:“约瑟夫是斯大林的名字”,“斯大林小时候就是在高加索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是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常要求学生“把话说完整”。例如,老师问:“这一课我们学了几个生字?”学生答:“十一个。”老师便说要“把话说完整”,然后重新找人回答,直到答出“这一课我们学习了十一个生字”,才算符合要求。这个要求有无必要呢?  相似文献   

7.
邢莉 《小学语文》2007,(11):35-38
一、教学实录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以前学过的字宝宝。(出示生字“称”。生认读生字。)这个字我们在学习《称象》一课时见过,那么,这个字呢?(出示生字“赞”。生认读生字。)[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那天语文课,我讲的是《开国大典》这篇课文。在初读课文之后,我引导学生认读课后生字,并让他们尝试着给这些生字组词。结果发现,对于“泽”字,多数学生组的词都是“毛泽东”“光泽”“色泽”。由于这个“泽”字是出现在毛泽东名字里的,所以对这个单字的基本意义,学生并不熟悉。  相似文献   

9.
对于生字,一般都要求学生达到“四会”。对于这“四会”是分步达到,还是一步完成?我们认为,应该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出发。根据生字的不同情况,在学生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分步地达到“四会”要求。根据这个要求,新的语文课本中,安排了两类生字:一类要求掌握;一类第一次见面,只要求按照拼音读准字音不要求掌握,等到第二次在课文中出现时,再要求掌握。  相似文献   

10.
听了很多低年级语文课,我感到“搭桥”工作十分重要。所谓“搭桥”,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为回答问题不准确、不完整的学生做诱导,启发工作,以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比较注意做“搭桥”工作,使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例如教学《小猴子下山》一课,在学习“掰”这个生字时,老师让一个学生说说怎么记“掰”字,那个学生说:“掰”字是左中右结构,左边是手字变形,右边是个手字,中间是个分字,合起来就念掰’把一个东西掰成几半几的掰。老师又问:“书上说小猴子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就顺手掰了一个。掰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这个学生回答不上来了。老师没有马上让他坐下,而是启发说:“在这里还是  相似文献   

11.
一、充分利用直接教学,指导自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首先要花一定时间教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复式班课头多,直接教学时间少,教师必须充分利用直接教学时间,依据教材,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会“自学”。1.在内容上明确重点。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明确重点、难点所在。复式班更需要这样做。如:教学《狐假虎威》一课的生字时,教师要抓住“假”、“威”、“纳”三个比较难理解的生字重点教学。讲“纳”字时,先让学生看字典中“纳”字的三条注解,然后读书上的句子(森林里的野猪  相似文献   

12.
1.二册教材中出现的多音字 ,该怎样处理 ,是否都要教 ?如果多音字的某个音在要求学会的生字中已经出现过 ,后面出现这个多音字的另外一个音 ,教师就应该提示这个字是多音字 ,要求学生掌握该字的不同读音。如 ,前面学了“花落知多少”的“少”,后面学“少先队员”的“少”时 ,“少”的两个读音就都应该让学生掌握。但是 ,如果前面“花落知多少”的“少”不是要求学会的字 ,后面学“少先队员”的“少”时 ,就不必让学生掌握“少”的另外发音。2 .二册教材中的生字 ,该让学生学习哪些偏旁 ,没有明确指出。是否除了一册学过的偏旁外 ,二册生字中…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堂二年级的语文课,内容属“归类识字”,即由熟字带出两个加上了表义形旁的生字,每个生字组一个词语,每个词语造一个句子。如:zhizhi 直值(值日)同学们做值日很认真。zhi 植(植树)老师带领我们去后山植树。在传统的该类型识字教学中,教师一般会在复习熟字后,直接出示生字,让学生将生字与熟字比较,再根据字义去分析、理解生字为何加上那样一个形旁,以此帮助学生记住生字字形。这个过程即“识字”的过程,教学目的是迅速、准确识记生字。这堂课,教师采用的方式则不同。首先只出示生字字音,不直接出现生字字形…  相似文献   

14.
孩子上小学了,每天回家预习语文学科,都要用很长的时间,其中在“圈出生字读一读”这个环节花费的时间尤多.作为教师,我们也不难发现,各个版本的教案往往无一例外都有这样的描述——“圈出生字读一读”.广大一线教师,也习惯把“圈出生字读一读”当作识字教学过程的一句口头禅,并付诸自己的教学实践.走近学生,看看“圈出生字读一读”是否省时高效?依我看,教师指导不到位,效果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15.
目标预设:1.能认读本课14个生字,理解部分词语在语境中的意思。2.能在教师引导下,个性化阅读、理解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基本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3.感受水乡小镇恬静的意境和欣欣向荣的气氛。教学过程:一、集中出现本课生字,要求学生自主整体认读。1.引领学生介绍认字途径,强化生活识字方法。课堂现场预想:师:同学们,黑板上这些字,虽然是生字,但老师相信,有很多你们其实早就认识了。生:街上“永和豆浆店”的“浆”字就是这个“浆”。生:我们上数学课时用到过这个“尺”字。生:我们班“王雅莹”的“莹”就是这个“莹”。2.鼓励学…  相似文献   

16.
九义六年制小学语文教学指要──第六册第三单元一、单元教学目标1.学会37个生字,正确理解新出现的词语,弄清句与句的联系,读懂课文内容,能用“普通”、“物产丰富”、“偶尔”、“虽然……却……”等词语造句。2.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提...  相似文献   

17.
陈玉萍 《成才之路》2009,(19):45-45
一、学记生字时为学生开设“自助餐” 传统的生字教学总离不开“读音、析形、释义”这三部曲。千篇一律地对学生进行模式化的灌输,学生则被动地感知和记忆,毫无兴趣可言。倘若开设“自助餐”,让学生挑选自己喜爱的“食物”,效果会迥然不同。有位教师在教学“万、翔、鸽、城、伟”这几个生字时  相似文献   

18.
教学要求:1.学会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本课的重点词语和句子.会用生字“午、空、明、记”口头组词.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那只白鹤找到了鱼,懂得另外两只白鹤找不到鱼的原因,启发学生遇事要开动脑筋,注意事物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肖南针 《江西教育》2000,(10):35-35
五年制小学课本一至四册要求学生掌握的生字约有1250个,其中形声字约占百分之九十。所以充分利用分析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教识字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识字效果。在教学中依据形声字的特点,启发儿童认识形旁和声旁,并知道一些形旁的意义。如:三点水旁“氵”与水有关;二点水旁“冫”与冰冻寒冷有关;月字旁“月”与皮肤,光明有关;竖心旁“忄”和心字底“心”与心理活动和人的情感有关,双人旁“彳”多与行动有关。如教学“壁”字,我先问:“同学们,看谁开动脑筋,怎样记住这个字?”一学生说:“这个字是学过的‘辟邪’的‘辟’字再…  相似文献   

20.
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向导”、“果然”和方位词“附近”、“路边”、“旁边”等。2.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谈课文。知道列宁怎样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找到养蜂人的。启发学生遇事要动脑筋,多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时间:2课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