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存《大云经》有两种:北凉昙无谶译《大方等无想经》、姚秦竺佛念译《大云无想经》(仅存卷九),《大云经疏》则仅见于敦煌文献S2658、S6502两个抄本。《大云经》之所以被历史学家重视,自然是由于此经与武则天篡唐称帝有关。自从敦煌发现《大云经疏》之后,近百年来中外  相似文献   

2.
在四川营山太蓬山透明岩东西两壁上,发现摩崖佛教刻经3种5方。包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3方,《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和《法华经》各1方,3方《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和《法华经》均为鸠摩罗什译本。这些佛教刻经的镌刻时间为唐宋时期,其中《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为唐代。  相似文献   

3.
一、经部 按照我国传统的图书四部分类体系,经部冠四部之首。 (一)“经”由书籍通称到专指儒家经典 “经”本是书籍通称 “经”字,其初文为“巠”,本义是“经纬”。甲骨文中未见,始见于西周金文,已具“巠”、”经”二形,义为“经营”。到了春秋末年和战国时期,“经”字才有了“经典”的意义。《国语·吴语》有“挟经秉桴”之语,韦昭注:“经,兵书也。”这是用“经”字指称典籍的最早记载。先秦诸子中,用“经”指称各家之书者不乏其例。《墨子》有《经》上、下篇,又有《经说》上、下篇,《韩非子》的《内储说》与《外储说》,在叙述上分“经”、“说”两部分,论点为“经”,例释为“说”,以阐述法治思想。这是法家典籍。可知,当时以“经”名书,并非专指儒家典籍,而是书籍的通称。战国时期的所谓“经”,是指提纲挈领的文字,由于它语义重要而文字简略,所以需要有所谓“说”对其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儒家经典垄断“经”的称号 凡书皆  相似文献   

4.
11月24日上午,国家城建档案工作会议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参加会议的领导有国家档案局经科司副司长王燕民、河南省档案局副局长刘延龙、国家档案局经科司处长姜延溪、国家档案局经科司调研员王红敏、国家档案局经科司副调研员李朝霞。  相似文献   

5.
经 济 领域 问 题 的 专 业性 和 复 杂 性 给经 济 新闻 报 道 带 来一 定 难 度 , 同时 经 济 问 题 涉及 的 领域 也 十分 广泛 ,更 给 新手 们带 来 巨大 的压 力 。往往 是 刚 熟 悉一 种 经 济 问 题后 , 就 要 开 始关 注 另一 种 经 济 现象 。 这 样 就 要求 我 们 要  相似文献   

6.
阐释了羌族释比图经《刷勒日》的内容,并提出了该图经的研究方向,以及抢救与利用这些图经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化遗产》2010,(3):91-102,158
本文作者多年进行的佛经故事传译与中国民间故事演变研究这个课题,已经陆续发表了关于《经律异相》、《生经》、《六度集经》、《贤愚经》、《杂宝藏经》等多部佛经故事的论文。这里以《百喻经》为代表的譬喻经系列中的著名故事,如"猫装圣人"、"雁衔龟"、"展转相杀"、"乡民照镜"、"夫妻打赌不语"等篇和中国同型故事进行比较解析,探讨了它们蜕化为中国民族民间故事的有趣过程及譬喻经故事的构成特色。  相似文献   

8.
《盂兰盆经讲经文》是依托《盂兰盆经》演绎的通俗文学作品,是《盂兰盆经》向盂兰盆节转化中的重要一环,因此敦煌文献中的3件《盂兰盆经讲经文》抄本颇受学者关注。本文复于俄藏敦煌文献中认定《盂兰盆经讲经文》残片2片,并最终确定Дх.12642、Дх.12010、Дх.11862与Дх.10734四号来自同一写卷,可以缀合。同时,就新认定的这2片残片对《盂兰盆经讲经文》的研究、西北方音的考察及《盂兰盆经》的演化的意义略加探讨。  相似文献   

9.
从释道安访经问道,看《综理众经目录》的形成;从僧佑《出三藏记集》的编撰,看《综理众经目录》特点及其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一、《忠经》成书于宋代关于《忠经》的成书年代,一直存在争议。清代学者丁晏根据避讳旧俗,认为《忠经》是唐人马雄所写,理由是书中讳“民”为“人”,讳“治”为“理”,是为唐太宗李世民讳。清代四库馆臣认定《忠经》为宋代之书,其理由见之于《四库全书提要·忠经》:  相似文献   

11.
台港澳之窗     
台北故宫限量印制《妙法莲花经》 与台北故宫博物院订有出版合约的巨龙文化公司,最近又推出新的出版项目,将深藏于故宫大内的《妙法莲花经》和《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限量印制,供世人流传收藏。《妙法莲花经》从宋代书法家张即之写本,明代刊印。《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包括元代赵孟頫泥金写本,明嘉靖丙辰(卅五年)仇英绘图,明天启七年董其昌写本,明朝线绣袖珍本,明代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目录沿革的历史内在对应着经学发展史.在经学大背景下来审视目录学分类的经、史关系,可以发现经、史两部代表了国家意识形态,经、史处于离王权中心近的位置;而子、集则处于离王权中心较远的地位.还能总结出如下变化规律:但凡在经学正统期,比如汉、唐,目录分类明显重经、史;但凡在经学嬗变期,如宋、明,则经、史、子、集分类都有...  相似文献   

13.
麽经档案作为壮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价值内核。为使麽经档案在发掘利用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结合相关档案部门实际工作情况对其进行态势分析,将麽经内外部中的积极与消极因素相互匹配。最后针对麽经档案中现存的问题,从资源共享与深度发掘、创新发掘利用理念、改善人才队伍、加强宣传资金投入与宣传教育工作等角度入手,从而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当前麽经档案的研究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泰山经石峪摩崖刻经拓本及缩印本是研究该刻经的珍贵文献。本文根据国内著名图书馆及文博单位馆藏,结合近年来民间新发现的拓本及缩印本,对该类文献进行了梳理考叙,填补了此项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15.
陕西凤翔县南郊唐墓M17中出土的绢质汉文陀罗尼经咒绘写本,其主体内容是唐代盛行的《佛说随求得大自在陀罗尼神咒经》。经咒中心和周边的图像对理解唐代密宗真言的构成有着重要的启示性作用。本文对经咒中涉及到的图像进行简单的对比分析,认为经咒中心图像为一头戴虎头冠的披甲执锐武士形象。此类虎头冠图像发轫于西方,向东融汇佛教中的天龙八部思想,进入中土之后,经过了若干次变容和转化,成为具有"护国、护教、护城"战神之力的毗沙门天王形象。这种形象的出现正与凤翔墓地的时代背景相契合。经咒周边为佛教手印、花卉纹等构成的组合图案,以及经咒书写方式的结构—环绕式构图,共同构成了较为完整的密宗曼荼罗坛城的表现形式。此外,凤翔经咒中所表现的密宗思想有可能与墓地杀殉现象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6.
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是抢救和保护东巴经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提出了东巴经数字化保护技术方案中技术措施和技术要求,分析在数字化过程中的风险和防范措施,以确保东巴经典籍文献数字化的质量和要求。  相似文献   

17.
佛学经录在中国古代书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在书目发展过程中出现较早的一种专科目录。本文承《佛学经录的起源及其奠基之作——中国佛经目录学新探之一》(见《图书馆界》1985年第4期),对佛教经录的初步发展和现存最古的佛教经录《出三藏记集》作一探讨。一、佛学经录的初步发展产生佛学经录的社会原因,是人们对日渐增多的佛经典籍有了“纲纪群籍”的需要,而佛学经录  相似文献   

18.
为了深入分析影响和制约湖北经视社会影响力发展的相关因素,寻求提升湖北经视整体社会效益的可能途径和方法,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系专门组织了课题组,开展了《湖北经视社会影响力调查》。  相似文献   

19.
杨亚博 《今传媒》2016,(9):164-165
考察相关记载,我们发现,褚遂良抄录《阴符经》一事疑点重重,其事有无尚不能确断,而对《阴符经》流传之版本比较后则发现,即便褚遂良抄录过《阴符经》,也不可能是现存的大字本,此帖真伪由此可定。另外,综合考察此《大字阴符经》版本出现的时间及相关文献记载,可发现是帖出现的时间极可能比南宋初题名褚遂良的另外两种《阴符经》更晚,其作伪的年代上限不会早于南宋,甚至有可能更晚。  相似文献   

20.
《四川档案》2013,(3):35-35
今年4月,茂县沟口乡的羌族释比老人肖永庆,将一套自己传承下来的羌族释比图经《刷勒日》寄存茂县档案馆永久保存。羌族释比图经《刷勒日》,是羌族释比用于唱经、占卜等的一种图画经典。释比图经,以麻布上沾一层白纸作为画底,用彩色颜料绘画,画卷为折叠式两面绘图,释比在做法事时能够依据图画的提示,看图唱诵相应的释比唱经,图经的内容有祭祀、大葬、婚配、幸运、箭位、蛇神、驱邪、生肖、属相等,反映了羌族游牧、狩猎、农耕、婚丧嫁娶等社会生活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